天津手工业民俗(4)
霞赩
油漆匠
油漆匠,是用油漆涂刷木、竹、藤等器物的工匠。旧时,涂刷器物用天然漆,俗称“大漆”。操作时,一般可用天然丝蘸漆反复搓,油漆层数越多,光洁度越高;也可用棕榈刷子刷,棕榈刷现用现削,被称作“漆栓”。木器漆好后,四周支起蘸有水的蒲席,使之阴干。
如今,人们使用的大多是人造合成漆,以毛刷或机械化喷漆的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刷法。旧时,油漆匠承担最多的活计是油漆棺材。那时,天津时兴为60岁开外的老人备柏木棺材。棺材做好后,每年都要请油漆匠油一遍漆。年头越久,油漆层数就越多,其封闭性就越好。这一风俗到20世纪60年代才失去传承。
剃头匠
剃头匠,是专门为人剃头、刮脸的匠人。剃头匠的出现,是随清朝政府迫使汉人剃头的政策应运而生的。旧时,剃头匠肩挑担子,边走边拨动着唤头(即一个由两条弧形金属组成的响器)。担子的一头是小炉子和铜盆,另一头是装有推子、剪子、刀子等工具的箱子,工具箱侧面插着一面小三角旗,它象征着皇上的圣旨。剃头匠多出自宝坻县,因该地经常闹水灾,收成不好时,农民就到东北、北京等地学剃头手艺,逐渐形成一种时尚。
剃头行业很讲究礼节,当出家人来剃头,不能说“剃头”或“推头”,要说“请师傅下山落发”。剃头时也与给一般身份的人剃头不同,要遵守“前僧后道”规矩,即给僧人剃头要从前到后一次剃通,俗称“开天门”;给道士剃头则是从后向前一次剃通。剃头业行话很多,把剃短头、光头称作“打老沫”;剃长发称作“耪草”;刮脸称作“勾盘儿”;刮胡子称作“打辣子”。剃头行业讲究职业道德,剃头匠不能喝酒,不能吃葱、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物。民间忌讳正月剃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俗谚。所以每逢正月,是剃头行业最惨淡的日子,一般都要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剃头,取抬头兴旺之吉利。
修脚工
修脚工,是在浴池为浴客治疗脚疾的匠人。修脚行业在天津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源于一陈姓搓澡工。民间传说某一天,有位浴客行走艰难,陈氏上前询问,一看浴客脚上有一层厚厚的脚垫,于是拿起剪子帮他剪,又用刀子削,浴客感到很舒服,从此每隔一段时间就来找陈氏修脚。
陈氏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找他修脚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修脚技术使浴池的买卖十分兴旺。于是,陈氏招收了很多徒弟,修脚渐渐成为一个职业。后来,修脚工把陈氏尊为祖师,供奉陈氏牌位,徒工拜师也要在陈氏牌位前烧香叩头。修脚工具是名称和用途不同的小刀。如:片刀是起皮的刀;抢刀是抢薄指甲的;轻子是劈指甲的;窄条子是剜指甲缝的。除了十几种小刀外,还有小锉等工具。修脚工要懂医学常识及外科手术知识。在修脚的同时,兼治一些诸如脚上的鸡眼、刺猴、粉瘤等疾病。旧时,修脚工地位低贱,被社会歧视,因而大多都是穷人家的男孩子,多为祖传,且传儿不传女(因为旧中国女子不能进浴池)。
修脚行业行话很多,给顾客修脚谓之“铲闷子”;修脚时要刮脚称之“褪勾”;搓澡谓之“垫板儿”,如果搓完了,就说“回首”,而忌说“完”字。回首是付小费之意。现在,这些行话已不存在,修脚工已被社会所承认和尊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职业。
人力车夫
人力车夫,是指旧时在街头随时被乘客雇佣的拉车人,俗称“拉胶皮的”。由于天津商贸业比较发达,人力车夫很多。最早主要是为侨居市内的外国人服务,故民间俗称其“拉洋车的”。由于人力车在大街小巷通行自如,轻便快捷,很快成为流行的客运工具,渐渐淘汰了原来载客的独轮车和轿子。至清末民初,人力车行和个体自营逐步增多,出现了自发的团体组织,形成了散车和包车的租用方式,散车大都聚集在街头巷尾,或在人力车停车处,等待乘客随时雇用;包车是专为某户使用,以一个月为期,按月付钱,俗称“包月”。
搬运工
搬运工,是指旧时在码头为客商装卸搬运货物的劳动者。天津是水旱码头和商业贸易城市,也是华北漕运、海运、盐运中心和出入京师的必经之地。旧时,城市内商贾云集,舟车辐辏,各类商品货物均需装运起卸。大约在清初,出现脚行,搬运工主要聚集在城里和针市街、河东粮店街及海河沿岸、盐坨地区等码头和繁华地区。天津开埠以后,商务汇集,贸易繁盛,搬运工人数与日俱增,一时期,脚行还得到官府的承认,“四口脚行”就是当时官办脚行之一。
旧时,在天津水运码头和要道口,都有成批的搬运工蹲在地上等待招雇,他们到处打听着有无生意可做,因此有句“散脚行滥搭搁”的俗话,“搭搁”是天津方言,有“聊”的意思。除上述列举到的工匠外,还有许多,诸如皮匠、石匠、修表工、刻字匠、裁缝、弹棉花工、钉马掌的、修锁配钥匙的等等。此外,还有各种民间手工工艺工匠。旧时,民间手工工艺种类繁多,主要有年画、泥塑、风筝、砖刻、木雕、剪纸以及各种民间玩具,这些都被称作“特种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