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入关后十个皇帝(2)

小蕊郎

6、清宣宗(绵宁)

清宣宗(绵宁)年号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卒于北京圆明园,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清宣宗(绵宁)是号称清代最节俭的皇帝,穿的龙袍都带补丁。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

道光皇帝才智平庸,徒以俭德著称。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使他寝食不安。他想严厉禁烟,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国来自何方,不知殖民主义为何物。平素无知人之明,临危无应变之策,以至战守茫然,毫无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顿足叹息,结果忍辱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签定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

道光帝柄政30年。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正是他一生的悲剧所在。

7、清文宗(奕宁)

清文宗(奕宁)年号咸丰,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1851年登基,在位11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卒于避暑山庄,终年68岁。

清咸丰皇帝即位时,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紫荆山前金田村爆发。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法联军之役,迫使咸丰逃往热河承德。咸丰在位11年,民怨沸腾,并不任战,“大局糜烂,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志高才疏的咸丰帝陷于祖宗的框框之中,终未能跨过这一门槛,带者无穷的忧虑,壮士未酬离开了世间。

8、清穆宗(载淳)

清穆宗(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号同治,1862年登基,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于北京养心殿,只有19岁。庙号“穆宗”。

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也办了一些所谓的“洋务新政”。但这些与同治皇帝都没多大关系。当时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载淳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亲政两年后,死于天花。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慈禧的独生子。

9、清德宗(载恬)

清德宗(载恬)年号光绪,1875年登基,在位34年,卒于北京瀛台,终年38岁。是清朝皇帝中最主张变法的皇帝。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10、清宣统皇帝(溥仪)

清宣统皇帝(溥仪)年号宣统,1909年登基,在位3年,卒于北京,终年61岁。清宣统皇帝(溥仪)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解放了太监。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宣统帝即位三年,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清庭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日军战败后被服,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委员。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阳光的暖冬
  • 趣闻 华荣
  • 趣闻 文雯酱
  • 趣闻 翠冬君
  • 趣闻 梓彤郎
  • 趣闻 蔷薇沐香
  • 趣闻 静珊桑
  • 趣闻 暮成雪
  • 趣闻 海宾
  • 趣闻 神傲冥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