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江元宵节习俗
夜未央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元宵节。自唐代开始,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三元”,所以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传统习俗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耍灯进入高潮,各类花灯齐聚,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所以元宵节又称“花灯节”。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把桃江人淳朴、友好、喜好热闹、热爱生活的乡情、乡风表现得淋漓尽致。
元宵节的第一件事是“吃元宵”。做元宵团子大都用糯米为主料。过去用擂钵或石磨将糯米和水磨成浆,然后压干水做团子,如今用磨粉机或打浆机碎料,省力多了。元宵团子有“生糊坨”和“熟糊坨”之分,生糊坨的元宵是用生米粉掺水做成,做熟糊坨的元宵,先用甑把米粉蒸熟成为米粑,再用熟米粑做元宵。用生粉做元宵,元宵外表要滚上一层干粉,叫做“打粘粉”,以免元宵放在一起彼此相粘。不管做什么元宵,里边都要有馅。过去一般用炒香的芝麻拌红砂糖做馅,这种馅的元宵吃起来香甜可口。如今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初八开始,市面上元宵摊子遍街都是。市面上的元宵有莲子馅、红枣馅、桂圆馅、桂花馅、五仁馅、橘子馅、菠萝馅、草莓馅、哈密瓜馅、豆沙馅、巧克力馅、肉松馅、葱爆牛肉馅、蔬菜馅等等,名目很多。
相传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唐代,元宵团子象征中华国土完整,百姓合家欢乐,所以当时人们称元宵为“唐圆”。
元宵节的第二件事是“张灯饰”。相传元宵节张灯始于汉代,当时汉明帝推崇佛教,下令上元节凡宫廷寺院一律“挂灯表佛”,后推广到民间,成为重大节日。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十三为“上灯”,商店集市挂出各种彩灯供人选购,细貌人家和经济拮据的人家则自制花灯。先用竹篾制好骨架,然后糊上皮纸,再外饰彩色剪纸,安上举把、底座,底座中央插上蜡烛,花灯即成。花灯形状各异,有绣球灯、四方灯、八方灯、鼓形灯、柱形灯、梯形灯、锥形灯、鱼形灯、蟹形灯、虾形灯、五角星灯等等。
正月十四为“试灯”,这一天,各家打扫卫生张灯结彩为正月十五闹元宵做准备。正月十五为“正灯”。桃江历来有“年三十夜里的火,十五夜里的灯”的说法,十五这一天场面最热闹,夜帷刚降,各家就把张挂起来的大小彩灯里的蜡烛全部点亮,灯体通明,五光十色,煞是好看。如今城乡几乎家家住上了楼房,元宵节这天,每家楼下台阶、楼上走廊、楼顶天沟上都成排点上蜡烛,室内室外开满电灯,夜晚烛灯相辉,宛若白昼,这时候,呈现在视野的,是一派“繁灯夺霁华”的壮美景象。
元宵节的第三件事是“闹元宵”。元宵节这天下午五、六点时分,各家主人纷纷持香烛钱纸鞭炮上祖坟山点烛放鞭炮祭拜先人,叫做“送亮”。送完亮回来用油浸黄草纸条或稻草把子在屋前屋后空坪隙地、菜土田间烧火,叫做“照虫蚁”。边烧边祈祷说:“照死虫蚁,照死虫蚁......”据说照了虫蚁的地方当年虫蚁可大大减少。元宵节这一天人们最感兴趣的是看耍灯、耍狮子、耍猫(虎)、耍龙等民俗节目。一支灯队大约由二三十人组成,人人化妆揩脸,手举灯笼、道具,敲锣打鼓,另有不少孩童闲汉也举灯加入其中,队伍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好不热闹。耍灯先由领队通报主东灯来了,灯一到,主东便开大门燃放鞭炮热情迎接。
灯进屋的头一件事是耍狮子。狮子由两人合耍,道具由狮头和狮被组成。狮子在鞭炮声喔吙声中咆哮着进堂屋,一通滚地绣球后便入主卧室、其他房间、屋舍四周、牛栏猪牢驱瘟退煞去了,紧紧跟进的节目是丑角三花子发白。发白大都是以顺口溜的形式给主东拜年、赞美或劝勉主东,言辞大都风趣滑稽。随后由旦角、丑角们上演地花鼓、刘海戏金蟾、渔翁戏蚌、推车跑马、银虾闹海、鲤鱼跳龙门等节目,且歌且舞,翩跹如蝶,妙趣横生。末了灯队全体合唱:
“花鼓毑打得快又快,恭请主家莫见怪。莫怪莫怪真莫怪唻,主家新年发大财......”
唱毕,由主东打发红包送灯到下一户人家。
耍猫的节目与耍灯不同,耍灯采用横式结构,将表面上不相关联的若干故事平列起来构成节目的全部;耍猫采用纵式结构,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递进式展开故事情节。在形式上,耍灯侧重以曲艺表现节目内容,耍猫侧重以武打推进故事情节。
再说耍龙。桃江地方的龙多为布龙,传统的龙分三节,各自独立,龙脑壳张口吐舌,两目圆鼓,头上两角坚挺,颔下长须飘拂。腰股筒的骨架为竹木混合结构,共九节,也有十节以上的,每节安有一个举把。骨架由龙衣包裹,龙衣黄底,上饰彩鳞。龙耍什么节目主要靠龙珠指令,节目有黄龙穿洞、白龙出洞、二龙戏珠、过龙桥、翻江倒海、海底捞月等。
正月十六为“下灯”。过去民间农闲外出耍灯、耍狮、耍猫、耍龙,“三分赚钱,七分赚呷”,演出从正月初二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演出时间长的一直持续到月底才收兵打道回府。如今大家富裕了,耍灯、耍狮、耍猫、耍龙作为娱乐活动,旨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