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传说 宋帝留下的宋井(2)
觅雁子
相传,宋帝昺、陆秀夫君臣感到在这里建行宫地盘太小,就召海面上的几个小屿前来拼凑,可是,帝昺焚香口谕后,现在称为官屿的当即撞波破浪靠近大陆,而现在叫作乌屿的,宋帝口谕多次,它都原地不动,不予理采,宋帝嘉奖近来的为“官屿”,责骂不动的是乌心肝。从此以后,官屿草木蓬勃,苍绿翠碧,乌屿上石乌土黑,全屿光秃秃。
“赤米堆白米堆”与宋井挨连在一起。尽管是落难朝庭,也必有君臣战将千员,粮食成了大问题,不要说米粮,就是薯叶也珍视为“护国菜”。“小米螺”也是佳品美味,所以陆国师出了个主意,把这里的沙子变成米。他收拢了两堆沙子,然后设坛焚香,念咒作法,在再过一天就变成大米的前一天夜里,来了一个等待丈夫出海打鱼归来的孕妇。沙子变米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蛤虫九上枷”,则是在现在的宋帝昺、陆国师、张世杰等的石雕像前,有一个小水池,池里放着几个与别处不同的蛤虫九(就是小青蛙),脖子上都有一道白圈,传说是宋帝昺的御笔圈的。当年,宋帝昺在太子楼里歇息,夜深人困,宋帝想安睡,可是无法入眠,因为外面蛤虫九喔喔哇哇地叫个不停,无奈,宋帝起床,命卫士抓来蛤虫九,用御笔画圈卡了它的喉咙,从此,太子楼周边的蛤虫九叫起来只有低微的咿咿声,不会哇哇叫,所以岛民有句俗话,“太子楼蛤虫九,会咿唔喔”。
“金银石窟”则离宋井只几百米。有几磊大石组合,石缝长着一株榕树。相传,大石里有大窟,藏存着许多金银财宝。那时,君臣知此处无法久居,只好收拾撤离。为了简装行走,把大量金银宝贝贮藏在这个石窟里,封好,石面刻有咒文。宋帝国师几位主要君臣,都知咒文,读完石开,金银便可随取。潮涨潮落,这里来了一个挑小担的卖货郎,他路过这里,读起咒文来,大石渐渐裂开,现出珠光宝器的光华,卖货郎捺不住喜悦,舍下担子,钻进去取金银财宝,因为咒文没有读完,大石合拢,那卖货郎被夹在石窟里,只留条拖在背后的辫子在外边,这条辫子后来变成一株榕树。如今,大石依然,歪斜凿迹还在,只是不成文字,榕树已经长大,绿树成荫,随着大石,守卫着无数财宝。
物换星移、似水流年,神奇的宋井每天都迎来一拨拨的各地游客,甘甜的井水供应着好奇的旅人饮食,一处处观景,一个个轶闻,让人回味,令人发笑。
700多年过去,物依然,事在传,我们不是考古专家,没有必要研究宋帝昺是否驻跸这里。但一处处景点一桩桩故事,就像陈年老酒,散发着令人陶醉的浓香。这里用得上王纪平的一首诗:
海边井水味甘甜,地下泉清本正常。
百姓同情怜宋帝,至今传说遍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