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舞阳城隍庙
长恨歌
“城隍”,有的地方又称为“城隍爷”,传说中守护城池的神。“城”原指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资料显示,城隍为《周宫》八神之一,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以及城壕。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又正式规定各府州县设城隍神并加以祭祀。
舞阳城隍庙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舞阳县城西大街,距漯河市45公里,是游乐、参拜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景区始建于公元1311年,再修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城隍庙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拜殿、威灵殿、寝宫、前有东西厢房,后有东西耳房,院内古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是我国北方地区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隍庙建筑,景区有拜殿、威灵殿、钟鼓楼等。拜殿它可以说是古建筑群中的精品,整个建筑采用木框架结构,由十六根木柱支撑,其中雕梁画栋、四周上饰以斗拱,在拜殿内陈列的这些石块叫画像石,它们出土于汉代的墓中,是汉代大墓上的建筑材料。
威灵殿一殿内供奉的主神为城隍神,又叫城隍爷,身着官服的城隍爷正襟危坐俯视着芸芸众生,他怒目圆睁,在有灭尽天下一切邪恶之势,城隍爷左侧站立的为阴间主管户籍之神——阴司;右侧为拘捕死者灵魂之神——判官。钟鼓楼是寺庙内僧道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乐器。同时,也用来为城市的居民报时辰,就是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景区内有“一步两眼井”清代大铁炮、开元寺山门、钟鼓楼、地藏殿、大悲阁及舞阳文化陈列等景观。
据《舞阳县志》及碑刻记载,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达鲁花赤(元官职名)按摊不花为祭祀城隍神而建庙,故名。明洪武九年开始大规模兴建,之后明、清屡经修葺扩建。1927年~1937年,舞阳县农民招待所、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舞阳县青年救国会设于此。抗日战争时期范文澜、姚雪垠、吴祖贻先后在此开展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全县召开大会、培训干部的场所,称作“西部会”。1984年,县政府把这些古代建筑移交文物部门管理,并不断进行维修,现为舞阳县博物馆所在。
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群众多把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城隍庙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只有县治以上层级的城市才能设有官方的城隍庙。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建于元代的舞阳城隍到底奉的是哪位英雄或名臣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祭拜刘邦的大将纪信。楚汉相争时,刘邦曾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汉军粮绝,为保刘邦,纪信献计:自己假扮刘邦诈降。刘邦用其计,趁纪信假扮汉王乘黄幄出东门诈降之际,自带数十骑从西门出走。项羽发现中计后,迁怒于纪信,将其烧死。后人感其忠烈,奉其为城隍,世代敬仰。另外一种说法是祭拜“舞阳侯”樊哙为城隍爷。樊哙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鸿门宴中如若没有樊哙闯帐谴责项羽,刘邦的事业几乎失败。
石碑石雕背后的文化意义
由大殿出来,不多时便来到汉画像石以及石碑展示长廊。石碑展示长廊展示着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各处搜集到的石碑及石雕,记载着一些历史事件、善人善事。其中在辛安镇康庄村发现的三个八仙人石雕,石雕之上人物形态小巧精致。康耀辉告诉记者,这些石雕是他在下乡调研时发现并收集的。遗憾的是,八仙人石雕原有两对四个,由于其他原因,只收集到三个。
走过石碑展长廊,便来到汉画像石展示长廊,展览内容主要是舞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汉代画像石是汉代人们用以建造冥宅大墓的建筑材料。当时的人们坚信人的灵魂如果得到某种引领和帮助的话,就会顺利升入极乐世界。那些画像石中的朱雀、龙、虎等神邸都是升仙工具,是墓主人渴望死后灵魂不灭的体现。
随着汉代经济的发展,厚葬习俗成风,古人便把生前崇拜和喜爱之物刻于砖石,搬入享堂,以继续享受生前之乐。舞阳县出土的画像石题材有“四神图案”“常青树”“材官厥张”“应龙食鱼”“拥盾、执彗门吏”“斗兽”及水族动物图案。这些作品质料优良,绘画逼真,反映了汉代雕刻大师的聪明才智。
走出展厅,便来到具有元、明风格的古建筑开元寺内,原建筑有山门、拜殿、地藏殿、钟鼓楼、大悲阁、阎君殿等,现仅存大殿、拜殿各五间。民国时,寺内佛像拆除,设开元中学。新中国成立后,设豫西行政干部学校。1956年县机械厂搬入。1984年元月,收归县文物部门管理。
开元寺碑石已经无存。据《舞阳县志》及碑刻记载,开元寺始建于唐,后历代重修,大殿进深三间,面阔五间,为悬山顶,前檐下施斗拱十四朵,前金柱为四根唐代深浮雕盘龙青石柱气势宏伟。殿宇内塑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三尊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