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江迷信与禁忌习俗
凯康子
解放后至七十年代,迷信与禁忌逐渐减少。大体情形是,近城镇地区减少得多,边远山区减少得少;在知识分子、干部身上减少得多,在文盲、农村妇女身上减少得少。但80年代以后,这些迷信与禁忌又有重新抬头趋势。
迷信
插草标:大人背不满周岁的小孩出远门,往往在背带后面插上柚子叶或青竹叶,认为可驱邪保平安。
背护身符:小孩体弱多病,多请师公画符一张或数张用布缝成四方形或三角形的扁袋,让孩子背在身上。或写一张“福德星君保平安”字样的纸符,背在小孩身上或贴在床头,以保平安。
立“将军箭”:小孩身体不安,经过算命或问灵童婆,有的人就请来道师,到三岔路口,竖起一块高一尺多,宽一尺左右的石碑。碑上刻“将军箭”字样,标明路线及方向。认为这样修阴功可以求得神灵保祜小孩安康。
拜契保祜:生育儿女少的人,认为自己“命苦”,往往企求别人和自然物保祜,即拜契。
一般是通过灵童婆或算命先生指点,拜某种“属命”的人或石头、树木、土堆、水等为父母,并以这些人或自然物给小孩冠名,叫小孩为土保、木保、水保或土生、木生、水生、火生等。
拜契人凡节日都送礼物去给父母,并在那里吃“保命饭”。拜契自然物的,节日去供祭,企望它们保祜小孩健康成长,赐予多子多福。
赎魂:小孩吵闹不安,心神不定,有些父母认为小孩丢了魂,往往带着香纸炮和猪肉、鸡,以及小孩的衣服,到社王、土地公、巫婆处去祭祀。在烧纸时,要将衣服在燃着的火上旋转三下,再带回来给小孩穿。带回的猪肉让小孩吃。巫婆还给一杯赎魂茶带回给小孩喝。
认为这样就把“丢”了的魂招赎回来。
泼水饭:小孩生病发烧,呕吐,一些父母认为是“撞了鬼”、“中了邪”,往往由老人在天黑时,拿香纸到村前路口烧,连同一碗水饭(饭中冲水、加些辣椒、火炭)泼撒,给“野鬼”受用,并将碗扑在路口,回家时还要一路连续呼唤病孩的名字,叫病孩魂魄回来!
吹“犯”眼:大人或小孩眼睛突然发热肿痛,一些人认为是犯了“煞”,便叫家人口含清水向患者的眼睛喷去,认为可“解煞”止痛。
打油锅:有些人家常年有人生病,灾难连年不断,认为邪气入了家,就请师公来“打油锅”用一铁锅,内装斤多清油,将油烧沸点燃,一人架起火锅在房里走,师公拿着法剑随后边舞边唱“驱邪歌”,不时将手中拿的青竹叶沾上水,撒在油锅里,让油头“蓬”地熊熊烧起。这样从房里往屋外驱撵,认为能把邪气妖风驱出屋外。然后又将油锅倒扣在门外,压住邪气。
倒药渣:有些久病不愈,家人把病者服剩的中草药渣,趁无人看见时倒在路上,让过路人踩踏。认为这样可托过路者把病带走。
祈雨:遇到旱年,村民备酒肉、香烛纸炮祭祀天神或庙神祈雨。
抽签问卜:有些人相信一个人的生死,遭遇是其命运好坏决定的。为知道自己的命运就去抽签、问卜、看相面、批八字、打流年,预测自己的前途。
禁忌
忌听老鸦叫,认为老鸦叫必有祸事。忌听猫头鹰叫,称猫头鹰为哭鸟,认为它一叫就要死人。
忌见蛇打花,见蛇打花认为有祸事,因此立刻把蛇打死,未把蛇打死的,目睹者要用茅草捆扎两颗小石头置于社王边,表明自己见过蛇打花,乞求社王宽恕。
忌母鸡啼鸣,认为母鸡象公鸡般啼鸣是凶兆,立即杀掉,并将鸡头连同尾毛系作一团挂于竹、木棍上插在路旁。
早上忌煮夹生饭,煮了夹生饭就不出门远行。
忌眼皮跳,认为眼皮跳会有祸事。
忌入产妇房,尤其是男人不得入产妇房。忌拿灯往“产地”上面过,以防婴儿的灵魂见光受惊,免除小灾小难。
客家人忌说孩子长得胖,要说“象狗样”,忌说孩子吃得多,要说“喂猫样”。
平时探望病人或新年向长辈拜年都必须在上午。
男人忌在晒过女人衣裤的竹竿下行走。
已出嫁的女忌在娘家香火堂上烧香;忌登娘家楼上;娘家未择日入新房的忌入内;娘家村里安龙打醮未满一个月忌回娘家走亲。女婿在岳家忌与妻子同宿一床。
至亲好友同在一月内举办喜事或丧事,忌互相往来吃酒。(摄影:文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