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文化名村 朱家峪(2)

学成子

九大景观

圣水灵泉

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岁次辛丑初秋。井口处,石砌拱形,内墙有碑志,朱士豸撰写。昔日,泉水涌流,草木蕃盛,百鸟争鸣;山峰奇秀,云雾飞渡,如置身于仙境。圣水灵泉,已列入济南市郊风景区名泉。

立交古桥

立交桥位于古村老槐树西下侧,共分东西两座,相距约十米。东桥建于康熙九年(1670年),西桥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今三百余年。东西两座立交古桥,相距约十余米。上下行人,通车运输,十分方便。桥身全用小型青石叠砌而成,历尽风雨雪霜,未曾损坏,依然原貌。被专家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危阁连云

原名文昌阁,考魁星楼碑志,系山阴朱霞所设计、创建。文昌阁上建阁楼,下筑阁洞,造型古雅、宏伟而壮观。楼洞一体,全用大青方石筑成,历尽沧桑,坚不可摧。

文峰独秀

文峰山,拔地而起,外形独特,形如“金”字塔,遍山塔柏,数百年来,郁郁葱葱。山下,泉水涌流,水质特好,泉边老人寿域九十,故取名“长寿泉”。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多次报道,已闻名于外。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关帝小庙

位于旧村双井北,修筑于一北墙中,考其墙碑,建于清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1808)。小庙三面尽用大青石扣砌而成,坐北面南。关帝日日夜夜面对路人,阅尽人间沧桑——真善美——假恶丑——历历在目。 帝在这里是主风水的,因为山东时常旱涝,所以关帝在这里是祈求风调雨顺.至于阅尽人间沧桑,是杜撰之辞,子虚乌有也.

朱氏家祠

位于旧村北首东侧,创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领袖朱士杰、朱秉忠和朱秉刚。墙碑载“历时既近周甲祠屋剥蚀……”复修于民国廿六年(1937)荷月。

朱氏家祠共分里外两院,堂前院中原有名木四株,现只存高大百年桧柏一棵,依然生机勃发。旧时,每年正月初一早晨,朱氏后人聚祠堂内祭祖,“入堂思敬,肃然致衰”,“非敢谓光前裕后,实不忘报本追远”以此激励后人,不断进取,再创辉煌。 现已饲门紧锁,里面同步的一人.据村民介绍,现在他们也是无法进入的.

女子学堂

民国廿一年(1932)本村教育先师朱连拔(字麟书)积极操办,大力支持开明人士朱连弟等人,创办女子学堂(官屋为教室),设一个班,学生廿余人,孙吉祥(女)为先生。 现在已成为小商店,为游人服务.

东山长流泉

在官庄乡朱家峪村东、泉子岭东坡崖壁上,南北并列两个形态相同的石洞,洞壁两侧有龙头伸出水自龙口泻出,流入深1.5米的方池。平时细水长流,雨季时流势甚旺。因四季水流不断,故人称“长流泉”。

此泉共分南北两方水池,紧紧相依。南池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仲春,北池建于民国十年(1921)三月。在南池南北两面石墙上,各有一石雕龙头,相对而视。每当开泉季节,清凉的泉水,从龙口喷涌而出,注入方池,清澈见底,甘甜爽口。

坛井七折

又名坛井七孔桥,位于旧村东南首,文峰山东北脚下。从无碑碣记载,无从考证其修建年月。坛井口小、肚大,状若坛。井水系文峰山下潜流涌出,甘甜适口,从未干涸。在坛井北东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曲折相连,纵横交织。在坛井北、东、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纵横交错,曲折相连。坛井与七桥,相依为伴。昔日,绿柳下,石桥边,洗衣村姑,四时不断。

内容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