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三重境界 天地、社会与心灵清明(2)
薰衣草
古希腊美学家说,悲剧是通过撕破美好的价值,使人们看到冲突与悲情,使受众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也就是说,悲剧使人获得的,是一次情感体验上的净化与升华,那么,清明祭扫呢,它的最终效果也是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因为在天地清明的日子里,通过一定的仪式活动,人们面对亡故的先人,表达敬意与伤怀,它对每一个人的心灵的陶冶是任何其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面对先人,你会发现生命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你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内心,你会意识到责任与使命。中国人重视祭祀的仪式,其深刻的原因正在这里。
清明应该有三重涵义,一是天地自然的“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二是心灵境界的清明,人们通过祭扫,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与“清明”。第三,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却是“政治清明”。
春秋战国之时,晋文公重耳当政前曾被迫害流亡,是介子推在他饥饿濒亡之时,割股肉救了重耳,当晋文公希望报恩,试图让归隐山林中的介子推入朝为臣之时,这位舍命救主者却与母亲坚辞不受其报,晋文公只得命令部下放火烧山,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介子推与母亲出山,但最终母子俩却抱木被焚,只在山洞中留下一首给晋文公的诗篇: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