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胜“边屯文化”
起运君
云南省永胜县,有金沙江自北向西再向南环绕,是滇西北的重要关隘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滇西北的历史文化重镇和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永胜山川秀美,沃土丰饶,资源丰富。境内有江、河、湖泊、高山、盆地、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金江环绕,群山巍立,丘陵纵横,河谷迂回,坝子平展。光热水土资源及生物资源垂直差异明显,水平分布复杂,具有立体气候、立体资源的特点。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形成了“江边酷暑高山寒,一层平坝一层天”、“一日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结合自然与历史的多种因素分析,永胜自明代以来的历史文化,从总体上来看,是一种紧紧依托于农耕生产、体现农耕文明的农耕文化。永胜农耕文明的辉煌,与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明朝洪武年间实施的“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即“洪武调卫”,调派大量军户、民户进入永胜屯田戍守,开创了永胜农耕文明史的新纪元。据可考史料分析,自明代以后,永胜地方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并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文化传统的永胜“边屯文化”。
澜沧卫城是边屯文化的历史框架
两汉前后,永胜一带的部族已从游牧发展为农耕,军事、农业、贸易、冶铸等活动已有相当规模。南诏时期,从青海、川藏结合部、滇西等地迁移来了许多部族,如僰、寻丁、阿昌、罗落、“施顺二部”、傈僳等,构成了当地居民的多元成分。明初,朱元璋采取“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调派大量军户、民户到永胜屯田戍边,因此,永胜的多数汉族的家谱都称祖先是“洪武调卫”来的。
郡县的设置,与当时当地民族、人口、社会制度、自然地理、经济条件、军事斗争有着直接关系,各个时期的设置不同,形式也不一样。具有两千多年农耕文明史、多民族杂居的永胜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永胜为遂久县地,属越嶲郡;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改属云南郡。唐贞元十一年(795年),南诏置北方赕。两宋大理国时设善巨郡。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称北胜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升为北胜府。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降府为州。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正统六年(1441年),升北胜为直隶州。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升为永北府,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降为永北直隶厅。1913年再降为永北县,1933年更名为永胜县。
明代设置的澜沧卫,在永胜的边屯文化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现在的永胜县城,历史记载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当时系云南布政使司及云南都指挥使司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要地,是统辖北胜、永宁、蒗蕖等州军民,控制金沙江、澜沧江上游土司的“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治所,故名澜沧卫城。该城周围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全用砖石砌成;设四门,门上有楼,城脚有河,通四濠,是滇西北历史悠久、规模最大、街道整齐、设备完善的古城,历代均为永北(永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该城的名称也有不同,如北胜州城、永北府城、永北直隶厅城等。据相关记载,澜沧卫城的建设是仿长安城的样式,棋盘格局,四道城门,五纵六横,有十字街、钟鼓楼、辕门(据说辕门代表中央权威)和大小教场。这座城在后来曾屡遭兵戎,但一直保存下来。今天,古城换新颜,但整座城的棋盘格局依然存在。
民族融合是边屯文化的重要前提
永胜“他留人”是民族融合的一个极好证据。他留山是历史上永胜通往巴蜀的必经之地,也是马帮从县城出发刚好一站路程的宿营之地。在他留山半坡,历史上曾有一座他留古城堡,既是驿站又是一个战略要塞。他留人除语言属彝语支系(与小凉山的彝族语言也不太相通)外,生活习俗、文化遗存等则不大相同,他们代代相传,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洪武调卫”来的。对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留“营盘村墓群”可以成为佐证。
根据他留山的墓碑、族谱、传说记载,他留人应为“洪武调卫”迁徙而来的一支军民,来时是360户伍,曾游牧或游耕于南至永胜县程海湖周边,北至宁蒗县战河,东至四川两盐(盐边、盐源县),西至永胜县城北他尔波忍峰(又名他鲁补子山,意为他留人的放羊山)的广阔地域内,明朝初期与洪武调卫的中原汉族将士一道参与修筑澜沧卫城,曾居住在永胜县城关坝南华乡柳树塘一带。他留古城堡一度曾是滇川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达到极盛,建有10余条街道,集政治、交通、经贸、军事、文教于一体。康熙时“驻左营马步战守兵二十名”,雍正年间建“他留义学馆”,乾隆时号为“他留夷,他留村”,道光时号“他留古道”,咸丰时设他留酋长为千户长。因清咸丰、同治年间(约1861年)战乱,他留古城堡被毁,他留人四处逃散,最终散居他留山等地。
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他留人的史料是明正德《云南志》中所附的地图,记载为“他鲁”,推测为因族名而为地名,但在书中未见其他相关记载。在以后的明代云南方志的地图中仍可见到“他鲁”一词出现,但仍不见其他记载。永胜县仅存的两部古代地方志书乾隆《永北府志》、《永北直隶厅志》中有“他留夷,他留村”等相关零碎记载,无具体内容。
据北京大学教授宋豫秦等专家学者考证,他留人民族构成中包含有明朝“洪武调卫”而来的中原汉族将士成分,据他留坟林碑文记载这些汉族主要来自“湖广、江西、三淮”等地,其余大部分成分为土著,应为当时来到这里的汉族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的后裔,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他留人至今在饮食、服饰、住宅、祭祀、婚俗、宗教、丧葬等方面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文化习俗。
毛氏宗祠是边屯文化的经典集萃
大批的军队来到永胜实行军屯,既带来了包含宗祠文化的儒家文化,也带来了中原的农耕文明,在后来的民族融合中,汉族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通商通婚。在今天的永胜民谚中有“夷娘汉老子”之说,正是反映了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的情况。自明朝“洪武调卫”前后,从中原内地迁来了一批批军民,他们不仅保持了家乡的文化和技艺,也保持了从家乡带来的语音,他们的口音都属于湖南方言。至今,带有明显湘楚音腔的永胜方言,仍保留着许多古音古语。
在永胜程海坝子南端的山边,有个村子叫毛家湾,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世与渊源。这里的毛氏与湖南韶山的毛氏同宗同源,是韶山毛氏的发祥地。从毛泽东上溯20代,毛氏的祖先毛太华就曾定居在这里。如今毛家湾的毛氏宗祠,供奉着毛氏共同的祖先。《韶山毛氏族谱》中有这样记载:“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而始祖太华公位下,书载元至正年间,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娶妻育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携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官楚,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后清一、清四复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韶山,开种铁陂等处,编为民籍。”这一记载说明,韶山的毛氏是永胜的毛氏迁徙发展而形成的。永胜的毛氏发展到今天,已有数个村落、2000余人,是毛太华次子、三子之后裔。
清驿古镇是边屯文化的建筑遗存
永胜清水驿是明清以来设置的重要驿站之一,也是永胜边屯文化的一个缩影。清水驿距澜沧卫城60里,因有可以关闭的南北阁楼寨门以控制要道,又能坚壁固守,形同城堡,习惯上简称“清驿”。 明清时期的清驿形成商贸集镇,一条长达两公里的街道由南到北贯通全驿,街道两旁铺面相连,儒学、义学、私塾、官驿、官仓、寺庙齐备。现存的30余处明清古建筑,仍记述着当年的繁华。小巷曲径通幽,多个“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古民居院落保存至今,精雕细刻、描金绘彩,大方文雅。
明朝古建筑群之一的瑞光寺,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规模气势不凡,结构古朴严谨。东岳庙是清驿寺庙中的重要建筑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组建筑,是清驿古镇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雕栏石砌、斗拱飞檐、彩梁画栋、气势巍峨。
此外,梓里街也是边屯文化保留完好的居民点。这里是永胜、华坪通往丽江、鹤庆的要津,故名上江渡,从前以溜索、木船渡人。光绪二年(1876年),鹤庆蒋宗汉捐资倡修铁索桥,光绪五年建成,行人称便,形成集市。
尚文重教是边屯文化的人文传统
长期以来,永胜人一直对文化、教育推崇备至,尚文重教成为最典型的人文特征和价值尺度。《永北直隶厅志·学校志》中这样说:“自有唐诏天下,郡县皆立学宫,其继往开来,正人心而维风俗者,莫切于此……永郡虽地处边隅,而人文蔚起,郁郁济济,代不乏人,凡庙貌之巍峨,胶庠之造就,实有兴于未艾者,于以见圣朝久道化为之治,俾后之君子登孔子之堂,深仰止之思,兴起正无已也。”这段话虽然空泛,但相信不是应时附会之作。据史料不完全统计,从14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永胜除儒学宫外,还设有新义学馆14处,培养出的人才有300余人在全国各地任职,其中有举人51名、进士8名。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和普及程度,可见一斑,仅清驿一地,在明清科举中,永北府殿试中进士七名,清驿即占四名,时乡村小市举贡生员之多,为滇西北之冠,被誉为“文风之地”。
乡村地名是边屯文化的明显地标
今永胜县城所在地永北镇,就是明代的澜沧卫城。永北镇所属的马房乡,因明清时官府的军马曾在这里放养,故名。现在的三川镇金官,就因明初澜沧卫的金鸣时屯田于此,故名。三川镇的梁官,就是明初澜沧卫梁从仁屯田于此,故名。其他多处带有“伍”字的地名,如梁官的中州西北田地称高选伍、周甫伍、段锦伍、谭相伍、邵勇伍、汤诏伍、翟斗伍、王三锡伍、李时伍等名,都是明朝年间澜沧卫屯伍官姓名。现在梁官的马军村,因明时澜沧卫在此设置骑兵前营,故称前马军、远马军;程海的马军为骑兵后营,故称后马军、近马军。永胜的很多村名都是以当时驻屯的军官姓命名的,其它如前所、后所、中所、左所、右所、松官村、谭官村、刘官村、文官村、满官村、陈官村、东马场、西马场等地名,也与明代屯田有关。
具有代表性的乡村集镇有金江古渡。此渡因濒临金沙江而得名。以古渡成集市,沿江聚落呈线形。自唐宋始,即为南诏、大理通川古津。明朝至民国,先后在此设过金沙江堡、金沙江巡检司、金江知事厅、金江汛、金江县佐、警察分局、糖捐局等军政警税行政机构。
结 语
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农耕文明的一度辉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共同繁荣,千百年来的传承和发展,交流与促进,为“边屯文化”注入了源源不绝的生机与活力。边屯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是耕读传家,时至今日,永胜的农业仍然居于领先地位,所辖涛源乡是水稻专家袁隆平的实验基地,水稻单产、百亩产、千亩产都刷新了世界纪录,现正在进行万亩实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标志,其发展和繁荣程度,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边屯文化是永胜各族人民独具特色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珍贵精神资源。虽然过去的辉煌已成为久远的历史,但现实的传承和未来的发展仍然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