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圣殿—祠堂(3)

乙未

祠堂与族谱、族田。族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用来“溯本源,厚人心,序长幼,敦雍睦”的谱牒,具有“定世系,辨昭穆”、“明世次,别亲疏”的作用,被视为各家各姓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

族谱亦称家谱,即姓氏谱本,主要记录同族族脉世系,同时还记录姓氏堂号祠联、族规家训和历代名贤的勋绩,昭示本姓的族源和族范家风,以明晰各家历代世系,熏染后人。因其作用与祠堂一样,故客家人向来注重将其与祠堂相提并论,特别重视修谱牒、建祠堂。

旧时,宗祠、族谱、族田是一个家族的三大支柱,三者紧密关联,互为作用,其中族田为修谱建祠和族内活动提供经济来源。如笔者老家梁化圩镇秀利周屋,原早祖先在境内大和洞村购置有不少族田用于出租,本族按每年每家轮流代理征收族田“蒸尝”,并负责这年的祭祖修祠和族房一些事务的经济支出。据父母说,1947年轮到我家收“蒸尝”,父亲带着几个帮手,拿着大杆司马称,挑着箩担下乡收租稻谷(即收“蒸尝”)。这一年,秀利祖屋族房各项活动所需费用,亦由我家负责从收到的“蒸尝”中付出。

解放后,族田被取消,“文革”中宗祠、族谱又被损毁,上世纪80年代以来,境内民间恢复了修谱建祠,境内不少姓氏人家的祖祠得到了修葺或重建,族谱亦相应得到补编或重修。

修祠编谱费用,多为民间族人集资出资。据说,惠东沿海有一个姓氏,花上亿元用于本村修祠编谱,资金乃本地民间企业家乐捐。由此可见,民间对修祠编谱是十分的重视。

蒸尝万古,爼豆千秋。宗祠祭典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十分重视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缅怀宗功祖德,祈求祖灵荫佑,并以族训家风为导引,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全体家族成员联系起来,起着维系、团结家族的作用,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岭南客家人祭祀祖先,主要有两种形式:宗祠祭祀和祖墓祭祀。宗祠、祖墓是寄托哀思,认祖归宗的地方,一年四时八节的家族祭祀,是聚人心,获取个人归属感的活动。

祠堂祭祀。祭祀祖先是祠堂的首要功能。境内祠堂祭祀习俗主要有:每年拜山扫墓时祭拜、祖诞祭拜、“祠堂转火”祭拜、结婚添丁祭拜、春节等传统重要节日祭拜以及日常的初一、十五简单祭拜等等。其中“祠堂转火”祭拜和每年的祖诞及扫墓前的祭拜,尤为隆重。

祖墓祭祀。祖墓祭祀又叫墓茔祭祀,祭拜祖墓(含阴城祭拜)境内又称拜山、铲地、扫墓。每年的清明或农历八月的拜山祭祖,均祠、墓同拜,先拜祠堂,后拜墓茔(阴城),不管族房公祭,抑或户宅家祭,均沿此习。祭拜大都同日进行,也有错开时段。如境内周氏仁德公裔孙的大众祭拜,每年清明都集中组织到五华祭拜仁德公祖墓,冬至则集中组织到惠东石陂祠堂祭拜祖先神位。

祖诞祭祀。境内祠堂每年均举行祖诞祭拜仪式,尤以“逢五逢十”周年为甚。如梁化马安岭周法瑄公庙,乃入粤周氏始祖仁德公七世孙周法瑄公祠堂,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为周法瑄公诞辰,凡惠东、惠阳、惠州的七世祖仙公的裔孙,都在周法瑄公庙(祠)举行庆诞活动,对七世仙公顶礼膜拜。五华也在当地同时举行庆诞活动(周法瑄公墓在五华),而且五华为纪念七世仙公而形成的“下坝迎灯”民间习俗,还荣获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祠堂转火。所谓“祠堂转火”,意即宗祠经过重建或修缮后举行的隆重祭典。有说是宗祠凡三十年或六十年“转火”一次,也叫“升龙转火”。“转火”祭祀庆典,家家户户上灯笼,挂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