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古城(2)
紫南桑
景区景点
长汀城,如金瓯安放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山谷斗绝的盆地中。四周沃野平畴,城内卧龙山,一峰突起,不与群峰相连。而依山沿河修筑的古城墙,把半个卧龙山圈进城内,构成了挂壁城池,形成城内有山,山中有城的独特格局。那汀江更像一条飘逸的白练,穿城而过。这样,山城枕山临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汀江之畔。宋朝汀州太守陈轩将之形象地描述为:“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长汀山清水秀,龙山白云、朝斗烟霞、云骧风月、霹雳丹灶、拜相青山、宝珠晴岚、苍玉古洞、通济瀑泉等八景,和汀江龙门、官坊奇洞、岿龙凌空、大悲观日、东华翠嶂、虎忙天池、龙嶂云峰、叶花古庵、西岭松涛、乌石龙潭、丽礁虹辍、白沤映碧等十二胜,素享盛名。
长汀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四千年前,这里是古越族人休养生息的地方。全县现有二百多处新石器遗址。在大量出土的石器和陶器中,西周的陶印拍、商周的陶尊、唐代的多角盖罐、宋代的陶谷仓等,都属国家文物宝库中的珍品。
汀州,作为以客家先民为主设置的州,在大唐盛世中诞生。从那时起一直到清代,长汀一直成为州、郡、路、府的所在地,成为历代闽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福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
客家人创建了汀州,也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走进长汀,只要留意一下这里的建筑、饮食、民风,就不难感受以它独特的魅力。
云骧阁,是典型的南方古代楼阁建筑。它建于唐大力年间,集奇山、碧水、古木、桥梁、楼阁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当时汀州先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类似这样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在长汀几乎抬眼就见,随处可及。唐、宋、明、清的古城门,气势恢宏的文庙,雕梁画栋的天后宫,金碧辉煌的庙宇,奇特的双阴塔,唐宋古街区……让人目不睱接,流连忘返。
长汀的传统民居建筑是客家建筑文化的另一特色,它继承了中原的宗族府第式的建筑风格,沿中轴线两边展开,层层递进,前后左右对称,布局严谨。这种民居规模大的可容纳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居住。有的前设门楼,后有闺阁绣花楼,并建有"美人靠"弧形栏座椅,十分典雅别致。这类客家民居建筑,以长汀围屋最为典型,它和客家土楼一样,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
除了汀州试院、府学、汀州府文庙、朱子祠外,罕见的汀州古井"双阴塔"为世之一绝。此塔是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府学阴塔"的合称。碑文记载,汀州人建造"双阴塔",并不是用饮食,目的在于"以镇文风"。一千多年过去了,双阴塔依然常年井水不枯,清澈见底,一如汀州人才辈出,源源不断。他们中杰出代表如元朝名将罗良,辅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刘国轩,清代海内名士黎士弘,画坛巨匠上官周,近代名士、"真诗人"(陈毅语)江庸……他们使长汀熠熠生辉。
长汀被誉为客家的首府,而绕城而过的汀江更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要想了解客家人,当然就要从长汀出发了。很遗憾的是长汀的部分人只识得保护“汀州试院”等一些的近代史闻名的建筑,却不会保护民宅建筑(要想学习的话,大理、丽江是他们学习的例子)。
唐代古城门三元阁现在被“保护”得非常好。古城门图片里的样子已不复存在。
古城门的四周古建筑已清拆一空。附近竞建成崭新的3层商住铺,还强行修了一条黑水环流的护城河,还有金水桥,听说是学习“天安门城楼的”……
沿着古城南大街行走,街上深沉的青砖围墙,门面破落的雕梁,屋顶上青瓦层叠,高低参差,都不时竞相显现着这座古城往惜的辉煌。
走进那门面破旧的紫云公祠,映入眼里于精堪的石雕门洞下是那两扇还残留“加冠”、“晋爵”字样的门扇,那七进厅的布局,显示着惜日主人的豪气;而倒于地下的木雕梁柱,屏风门扇又显出当今主人的无奈。生活的清苦,更令主人家吴长富对于倒下的珍贵物品无闲理采。
而富有代表性的赖氏坦园公祠、陈氏宗祠等等不是空置破烂,就是给好几户人家分开割让来居住着,而类似的建筑在长汀古城不下几十间,遥想当时车水马龙,商家云集是一派如何繁盛的景象。
在长汀的建设街更是古街一条,那里有一颗600年的老铁树,还有多间木雕工艺品店,走过其中阵阵的木香甚为诱人,更令人醉心于汀州的古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