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吕村战鼓(2)
你懂她也懂
小女子敲响大战鼓
在吕村战鼓舞最兴盛的时候,吕村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鼓。可是,频繁的战乱和困苦的生活,让老百姓渐渐失去了对战鼓舞的兴趣。
解放前,在吕村镇吕村集村,只剩下了12面鼓,还被分成了3支鼓队。而且,得胜鼓也成了地主老财的工具,安阳民艺:吕村战鼓他们规定只能在寺庙竣工、天旱祈雨、辟邪免灾、春节迎神时才可以击鼓。尤其是大年三十的迎神活动,他们要求鼓队要整夜走街串巷,前面击鼓敲锣,老百姓要在后面紧紧跟随,而且家家门前都要摆设香案,准备供品。鼓队所到之处,必须鞭炮齐鸣,此所谓“迎神”。
如此愚弄百姓还嫌不足,地主们还常常利用鼓队之间的斗殴来取乐。在大年三十的迎神活动中,3支鼓队在路上相遇,就会在鼓乐表演上一较高低。本来纯属击鼓较量,可是地主们往往会挑拨离间,教唆鼓手们互相斗殴。
年复一年,原本简单的击鼓表演变成了乡民斗殴的导火索。穷苦子弟一番械斗,打得头破血流,地主老财们却乐开了怀。得胜鼓成了地主老财们取乐的工具,打鼓的人越来越少,吕村战鼓舞渐渐销声匿迹。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吕村集村的支书南太生购买了一些鼓,号召村中的青壮年重新开始练习击鼓,吕村战鼓舞才又开始登上舞台。此后,南太生又把鼓手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战鼓舞团。
现在,吕村战鼓舞团的成员基本上以女性为主,可是在十多年前,当地还流传着“女人不挂鼓”的风俗,打鼓的都是清一色的大老爷儿们。
女人打鼓这件事发生在第一届殷商国际文化节时。当时由于大会主办方要求的参演人数较多,吕村战鼓舞团的人员不够。眼看表演的时间越来越近,可是男鼓手还都在外地打工,来不及赶回。这可急坏了村支书南太生,怎么才能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呢?
南太生蹲在自家的院子里,一边吸烟一边琢磨。突然,自己的四女儿从外面跑了进来。南太生眼前一亮,想到可以动员村里的女人上台表演。可是当时农村人思想还不够开放,以前从没有女人打鼓,现在让女人出来抛头露面,一定会受到阻拦。况且,又有谁家的女子会参加打鼓呢?
正在南太生为难之际,他的四女儿南志红主动请缨,找来自己的二十多个同学和朋友参加鼓队的排练。最终吕村战鼓舞团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这些当时才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就成了吕村战鼓舞团的第一批女队员。
回忆起当年顶着压力参加表演时的感受,南志红说:“我们那时候年龄小,不怕别人的风言风语,硬着头皮就上了。说实话,当时的压力确实挺大的,总有些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今的吕村集村,战鼓舞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农闲时主要的娱乐活动。不管男女老少,谁都能舞上那么一段儿。正应了当地的那句老话:“喝了吕村水儿,谁还不会敲两槌儿?”
如今的吕村战鼓享誉四方,可是又有谁能想到,手握鼓槌的竟是一群巾帼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