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包公祠
佩珍君
开封包公祠是专为纪念我国北宋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它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历史先贤。
开封包公祠占地1公顷多,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中,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与位于包公东湖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清官,他一生爱国爱民、不畏权贵、执法如山,人们颂称他为“包公”、“包青天”。来到开封,包公祠是必去的一个景点,在这里可以走近包拯,了解这位历史先贤的传奇一生。包公祠正门为仿宋建筑,歇山顶,地面离正门有1米多高,11个台阶,两只大红灯笼高悬着,前面的门柱上挂着一幅涂金对联:“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走上石阶,看到门旁木柱上也有一幅对联:“公心著在竹帛千秋共颂赤胆,正气披之管弦百姓皆呼青天”。两幅对联高度赞誉了包拯在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走过包公祠的大门,向前约百米左侧即是包公祠的二门。门头悬挂着一块写有“德昭古今”四字的匾额,表明了历代人民对包拯清正无私的无限敬仰,也是对包拯最好诠释和写照。出于对包拯多年的顶礼膜拜,在我走进包公祠的时候,心中不禁陡生一种的冲动。我甚至忘却了自己正头顶着炎热的阳光,身上冒着丝丝细汗,任凭悠悠的遐思牵引,忘情地走进这道庄重古朴威严雄浑的大门。
大门内是一座石墙照壁,照壁的作用是遮挡人们的视线,不让门外的人直视庭院,使庭院更显曲折幽深。民间传说中,照壁可以阻止不会转弯的小鬼和煞气进入宅院,保佑家人吉祥平安。但是,包公祠这种色调灰青、图案简洁明了的照壁却不多见,这使得包公祠更加的庄严肃穆。
包公祠的中院安静幽雅,花香四溢,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东边碑亭中立有明朝重修包公祠的《包孝肃公祠记》石碑,碑文说:“开封府故有宋包孝肃公祠,盖祀其知开封时功也”,意思是开封府在宋朝就有包孝肃公的祠堂,是用来纪念包拯担任开封知府时的功绩的。西边亭子石碑上刻的是河南大学教授于安澜先生写的《重建包公祠记》,这些都是后人对包拯深切怀念的最好见证。
正对着照壁的是包公祠的二殿,殿檐下悬挂着“峭直清廉”的匾额。房柱上挂着“峭直传今古,清廉著史乘”的对联。殿内展出的是有关包拯的正史资料。包拯是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享年64岁。包拯少年家贫,28岁取进士,历任知县、知府、监察御史、转运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御使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谥号“孝肃”。
在印象中,包拯是面如黑炭,高大威猛,额头上还有个月牙的形象。在史料中看到一幅包拯手捧牙笏、身着官服的全身画像,画像线条清晰如新,人物神情生动,它逼真地再现了包拯当年的风度和仪容。黑脸包拯是戏剧家们按照包公刚毅的性格,用黑色脸谱来展示他铁面无私的形象,久而久之,黑面威猛的形象就牢牢的树立在人们心中了。这幅画像是清代石刻的完整拓片,它是清朝光绪年间,粤东督学徐琪道经合肥包拯的后代家中,看到一张珍藏的包拯画像后,便把画像镌刻到石上,供后人观瞻纪念。
殿内展出的大多是历代的石刻拓片,在《开封府题名记》碑拓片上,记载着北宋时期,183位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包拯为第93任,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包拯在开封府任职共一年零四个月。拓片上还有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等有名的历史人物,但唯独包拯的名字模糊不清。这是千百年来,参观碑刻的人总要情不自禁地触摸包拯的名字,天长日久,竟在碑上摸出了一道深深的指痕。南宋时有人记述:“开封府尹题名,独包孝肃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这反映出包拯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齐山”二字的石刻拓片是包拯在任池州知州时,亲笔留下的真迹,字迹至今仍清晰可辩。
走过二殿,我进入了包公祠的后院,在这座青烟袅袅、清心雅致的院子里坐落着大殿和东、西配殿,这一院落是包公祠的主要建筑。这是一组气势宏伟、风格凝重典雅的典型的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古色古香的殿堂厅阁,翠环绿绕,据说这些建筑是仿照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开封府模样建造的,青砖绿瓦,浓墨彩绘,让人顿时有一种穿越时空,回到往古的感觉。
在东配殿的大门外檐下悬挂着“铁面无私”的匾额,内檐下则挂着“执法如山”的匾额,廊柱上挂着“启正门群奸丧胆,断关节万姓开颜”的对联。这座配殿是包公祠的蜡像馆,以蜡像和壁画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展示了有关包拯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
蜡像馆中最让人熟知的便是著名的《铡美案》了,这组蜡像形神具备,栩栩如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故事讲述了穷儒陈世美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宋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刺客欲将秦香莲母子杀害。刺客不忍下手只好自尽,秦香莲走投无路,只得投告于包拯。包拯苦心劝释,然陈世美终不听,包拯命秦香莲当堂对质,而陈世美竟下绝手,欲害其妻。在公堂之上,秦香莲带女拖儿,满面悲愤、声泪俱下,内心充满了绝望、仇恨和渴望。
包拯愤极,欲将陈世美动以铡刑时,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她们手指包拯,盛气凌人,以权压法,企图救下驸马。可陈世美看到有皇权撑腰,虽被拿下却仍不服气。但包拯不畏权贵,执法如山,手托乌纱帽,宁肯丢官罢职,也要把陈世美送上龙头铡,铡杀忘恩负义,杀妻灭子的驸马陈世美,替秦香莲母子伸张正义。在这可以看到三口铡刀,相传是仁宗皇帝赐给包拯的,龙头铡专铡皇亲国戚,虎头铡专铡文武百官,狗头铡专铡寻常百姓。因陈世美是当朝驸马,只能用龙头铡行刑。
西配殿的檐下悬挂着“白简凝霜”的匾额,廊柱上挂有“欲奉箴铭上三疏,思除弊政陈七章”的对联。西配殿以模型和壁画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包拯的历史故事及清德美政。这些壁画表现的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如:“端州掷砚”、“陈州放粮”、“国法无亲”、“怒铡亲侄”、“出使契丹”等,故事曲折生动,集中反映了包拯居官清廉、爱国忧民、铁面无私的高贵品质。除壁画故事外,还展示了宋代的官轿、官船等工具,包拯的官服以及开封府模型等。
大殿是包公祠的正殿,这里是祭祀包拯的正堂。正殿檐下悬挂着“公正廉明”的匾额,大门前侧走廊的木柱上也有一幅对联:“正气塞乾坤事属公私须有别,丹心照日月人归善恶自分明”。从对联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大义凛然、正气冲天的包拯跃然眼前,包拯上报朝廷,下安百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人们心中已经全然定型,成为一个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清官廉吏的化身。
在大殿内“正大光明”的匾额下,是包拯蟒袍冠戴、端庄肃穆的铜像,包拯端坐在方背靠椅上,劲正如松,巍然如山。他方面阔额,长髯飘胸,有凛凛不可予夺的威严风仪。他双眉微蹙,若视若思,常怀以悠悠报国为民的忠正心胸。只见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稳自然的虎威中,似乎又能让人感到一种呼之欲起的动势和力威,令人肃然起敬。
细看包拯坐像,似乎觉得包拯的帽翅比一般的宋代官帽上的帽翅要长一些。据传,宋仁宗对包拯非常器重,每天视朝时都想见到包拯商议朝政,可包拯的个头较矮,文武百官朝拜时,皇帝很难一眼见到,便特意嘉奉给包拯较长的帽翅。仁宗皇帝对包拯的恩宠不仅在生前,包拯死后他还亲自前往包家吊唁,并停朝一天,以示衰悼。
大殿两侧陈列着反映包拯真实生平和清廉品德的文物典籍。两侧的墙上有四幅彩陶壁画,壁画分别是:“不畏权贵”、“体恤民情”、“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形象地表现了包拯为官一世,淡泊一生,坚守廉洁操行,永葆奉公的清官本色。
流连包公祠一个多时辰,浮思连篇,感慨良多。包拯近千年来就活在黎民百姓的心中,他已成为一种图腾、一种崇拜、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一种希望、一种寄托。而我们需要的也正是他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依、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是清明廉洁、执法如山、为民做主、为公平正义请命的精神。不论时间的推移,不论王朝的更替、不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改变,不论天下谁主沉浮,这精神已经突破了阶级、社会、历史的局限,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精神、一种代代相传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