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别称典故
戊寅
中医,顾名思义是指中国医学,即相对西医而言的称谓,但真正的含义也不完全如此。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之前,我国没有“中医”这个称谓,中医有其独特且丰富的内涵,除中医之外,对中医从医者的称谓还有歧黄、青囊、杏林、橘井、坐堂,等等。
1、中医
医虽分中西(标准称呼是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但中医的“中”并不是相对西医的“西”而言的。负阴抱阳,知白守黑,知雄守雌,不偏不倚,兼容并蓄,谓之“中”。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字的真正含意。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阳通,致中和。
2、堂――“坐堂医”
凡是历史悠久的中药店都称作“堂”,比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宁波的寿仁堂、济南的宏剂堂、沈阳的天益堂、贵阳的同济堂等。这个名称从何而来呢?它是出自名医张仲景。
汉献帝建安中期,张仲景被调任长沙太守,当时这里瘟疫流行,死人很多,他很痛心,工作之余,就在他的“办公室”接诊病人,自称“坐堂医生”,以表示自己藐视功名、为民治病的决心。
后人为了学习这位名医的高尚品德,就沿用这个名称,一些行医者也把自己的中药店叫“某某堂”,意为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救死扶伤。
3、杏林
我们常常看到有人赠送给某某中医师的锦旗或者匾上这么写着:“誉满杏林”或“杏林春满”,这是为何呢?
《三国志・卷四十九》记载了这个典故的来历:相传三国名医董奉,隐居江西庐山期间,对众多慕名而来求医的百姓,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求被治愈者种植杏树作为纪念,患重病而被治愈者种5株,轻病治愈者种1株。数年后,被他治愈者不计其数,种得杏树数十万株,蔚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读书看病,很是惬意。
杏熟以后,来购买者一律不收钱,只用米交换。他得了米,就用这些米救济山上山下穷困百姓。董奉死后,庐山的百姓们非常怀念他,就把他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称之为“誉满杏林”。杏林也就成了医界的尊称,相沿至今,久传不衰。
4、药葫芦――悬壶
过去,正宗的中药店门前都挂着一个药葫芦,很多人不明白是何意思,其实这也有一段来历。
《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坊》里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相传汉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带闹瘟疫,死了许多人,无法医治。有一天,一个老人在一条巷子里开了一个小小中药店,门前挂了一个药葫芦,里面盛了药丸,专治这种瘟疫。凡是来求医者,老人就从药葫芦里摸出一粒药丸,让患者用温开水冲服,就这样,喝了他的药的人,一个一个都好了起来。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便在许多地方传开了。悬壶济世之说,也源于此。
当时,有一位管理街市的小官叫费长房。他见此老行医卖药,治病很神,有心学习,便留意观察,只见老者白天卖药,晚上就跳入壶中。费长房想此老翁定非凡人,于是百般亲近他,希望能学得医术。后来老者传授给他各种治病方法,费长房从此以老者为榜样,悬壶行医济世。日后郎中行医常腰悬葫芦,或在诊所门前高挂葫芦,有些中药店也常以之作为标记。
5、岐黄
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其实《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6、青囊
明代沈绎诗曰:“白发至亲唯最审,青囊传业有儿孙。”这里所谓的青囊是指药囊。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名医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曾将一个装满医书的青囊送给看守他的狱吏,以谢其酒食供奉的厚意。华佗死后,这一青囊使他的一部分医术流传于世,故后世也称医术为“青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