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海菜腔(2)

湛蓝郎

彝族海菜腔形成

石屏彝族海菜腔的形成源于“吃火草烟”活动。“吃火草烟”这种风俗,是彝族青年独特的恋爱方式。在月明星稀之夜,常常由一个寨子的男青年先选好玩场,然后带上烟筒、四弦和食品,邀约另一寨子的女青年参加。男女青年聚集于寨外选好的场地中,燃起篝火,装烟逗乐,尽情唱跳玩乐。男女之间互唱曲子、侃白话,要求较严格,必须做到字正腔圆,对答如流,若女方输了,必须给男方装烟点火,若男方输了,会被看不起倍受冷落。其中主唱者用真声演唱实词,假声演唱虚词,使之更富抒咏性,其忽高忽低,或张或弛的音色对比,让音乐高潮迭起,悦耳动听,获得美感。在演唱过程中,主唱者与伴唱者之间,或低吟迥唱,或纵情高歌,绵绵不倦的对歌,通宵达旦,许多青年就是在这里倾露感情,最后结成姻缘的。

当然在劳动时,在山野湖滨,歌手们为了抒发心中的情怀,也会进行即兴演唱。自古就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说法,海菜腔的演唱,出于心性,激于真情,有时站在船头“拉”一腔,会唱得鱼儿冒出水;有时站在山头“喝”一声,也会唱得鸟儿飞出林。因此,彝族海菜腔,都是歌手们触景生情而又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总是出口成章,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才华和智慧。如笔者在小他腊村采访时,当地歌手自编自唱的:“一进公园亮堂堂,四方宾客来唱腔,歌唱石屏大变化,全县人民奔小康。”这一细腻的表现手法,也就形成了彝族人的歌唱风格。彝族人认为,人的美不在外表,只有能歌善舞,能编善唱,才最具有美感。所以口齿伶俐,对答如流,四弦演奏技艺娴熟者,尽管无标致的身材,出众的容貌,却倍受青睐和爱幕,被称为“曲子师傅”、“四弦老板”。

可见,歌声是人民心声的自我流露,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歌,都是该民族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民族风情的一面镜子。

彝族海菜腔发展

彝族民歌源于劳动,传播于民间。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发展着。因地而异,各具浓郁的地区特点。海菜腔以其动听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即性发挥,顺口而出,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是彝族人民培育出来的民族艺术之花。

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明代石屏人袁润曾在军队中供职,后隐居故里,他常进山游玩,听樵夫唱海菜腔,写下五律《礼社渔歌》:

礼社渔家乐,风清晚泊舟。

歌怜喉舌巧,出爱水天秋。

G乃波纹碎,轻肠月影浮。

鱼羹常一饱,不似把人忧。

清初的石屏文人胡瀛,趁月游异龙湖,当即吟道:“香稻花轻玉露稠,月明渔话满船头。小蛮打桨冥蒙里,海菜腔夹醒睡鸥”。

民国年间,石屏的彝家妇女走西头到思茅、普洱一带背运东西,一路上唱海菜腔,跳烟盒舞,劳逸结合,以解困乏。民国《石屏县志》四十卷《奕志》中载:"夷人妇至思茅地,为人负茶至普洱",每唱"胧匆"调为嬉,又名"跳胧匆"(按:烟盒舞民间也称为"跳胧匆")。

这些史料中对海菜腔的有关记载,说明了海菜腔渊远流长,是彝族民众传统的歌舞艺术形式。它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1]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耗叔
  • 趣闻 嘉美子
  • 趣闻 洪杰酱
  • 趣闻 学博子
  • 趣闻 世杰
  • 趣闻 玉曼君
  • 趣闻 沈静氏
  • 趣闻 德丽酱
  • 趣闻 一曲墨白
  • 趣闻 梅风氏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