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明节习俗
才哲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 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扫墓:
泉州民间约定俗成以清明节前、节后各10天为扫墓期。扫墓,泉州人称为“巡风水”、“上墓”。清明节期间,在外子孙归家祭祖,一家亲属扶老携幼,随带果盒祭品,相偕上坟扫墓。到达墓地,大家动手斩荆棘,除杂草,培墓土,开排水沟,填平洼坑,描红墓碑,修整墓园停当,即陈上祭品,焚香点烛,献纸钱,按辈分大小依次行礼致敬,表达对先人的悼念。
清明粿:
清明节前数天,泉州城郊农家大多忙于蒸制清明粿。清明粿有两种:一种以糯米粉揉成薄粿皮,炒小麦磨粉调糖水做馅,名叫“麦馅粿”;另一种甘薯干磨粉加糯米浆揉成粿皮,豌豆沙或绿豆沙加糖为馅,叫“豆馅粿”。两种粿坯都搓成小皮球状,抹上食用油,外用高粱叶包裹,蒸透即成。这种农家应时食品,可用于清明节祭祖和扫墓供品,也可充做点心或馈赠亲友的节日礼品。清明粿不必动锅加热,即可食用充饥,这也许是古代寒食的遗风吧。
嫩饼菜:
清明节一大早,泉州家家户户忙于厨事,蒸炒炸炖,鱼肉鸡鸭,厅堂祖先供桌上摆满丰盛的肴馔,其中大多备有嫩饼菜。嫩饼菜这种泉州特有的风味菜肴,它寓意包金包银、招财进宝,对家庭未来寄以美好的祝福。
泉州嫩饼菜类似春卷,但内涵比春卷来得丰富多彩。其饼皮称之为嫩饼皮,一种是面粉加水揉韧,擀成直径15—20厘米的圆形薄饼坯,放入烤炉烤制而成,名曰“润饼”(近几十年来少见了);另一种是将精面粉加水反复搅打成质韧的温面团,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锅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纸的饼皮,名曰“拭饼”。嫩饼菜的主料通常用胡萝卜、冬笋、青豌豆、豆腐干、包菜、球菜、猪肉、墨鱼、煎鸡蛋(切丝),蚝或蚝煎、虾仁等,分盘上席,或重油炒成大杂烩;辅料有油爆米粉丝、油焙海苔、糖拌炒花生末、麻蓼、葱白、蒜白、芫荽等佐食。食时以薄饼皮包裹馅料和辅料,卷成圆筒状,双手握着就食。节日全家人围席共餐,各自动手动口,别有一番情趣。
清明祭祀与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怯,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闽南侨乡对于清明节十分重视,旅居海外侨胞,对家乡的清明,七月半和年兜(除夕)这三个重要节日必须汇寄家费,以资备办节日所需开支。在家中备办丰盛的五味筵碗孝敬厅中祖先神位、厝主和地基主等,而菜肴之中,必备有“润饼菜”所需的各种配料。孝敬祖先于中午在自家厅中进行,照例焚香点烛,烧金放炮,祭祀礼毕,撤去菜肴,一家人共同进餐,而主要的食谱是“润饼菜”,把各种菜肴一齐倒入锅中拌和加热,然后摊开薄饼,抹上辣酱及加入浒苔、花生末及菜肴,然后人手一卷,双手捧起。细嚼慢咽,别有风味。
吃完“润饼菜”,一家人除老病及婴孩外,都一齐参加扫墓,各家各户,都准备了果合、香、金纸、烛、鞭炮和一大叠五色纸钱,此外是朱漆红颜料。原来所用朱漆,因原料难取,现均用红色漆代用,同时带了毛笔,一家人浩浩荡荡,往坟地土进发。
到了墓地,先用锄头把墓地周围杂草锄净,清理墓埕。于是一家人分别动手,有人用红笔把墓牌石上的祖宗名号描红,有的焚香点烛,摆上果合,而小孩最喜欢在墓上献纸钱。所谓纸钱,是用薄的色油光纸裁成宽约四寸,长约六寸的纸页,然后用波纹状的钢錾在中间錾出三四行波纹状的曲线,小孩一张张往墓上压,五色斑斓的纸钱,使人远远看去宛如盛开的花朵,使平时荒凉的坟山,突然红绿纷披,平添一片艳丽景象。
献纸事毕,儿孙们便在祖先墓前跪拜行礼,既尽子孙孝道,也祈求祖先保庇今后平安如意。
侨乡深沪清明节有哭墓之俗,妇女们衣着素洁,伏在坟头边哭边诉,凄楚动人,甚至有一定的节奏及和谐的音调,是特色独具的风俗。
献纸、跪拜及哭墓诸事既毕,即烧金纸和燃放鞭炮,热烈的鞭炮声响彻整个坟山,扫墓的人群踏着暮色,一群群一阵阵回家而来。
虽说清明节期间是十日前八日后,但一般都争取在当日扫墓,即使在外地者也尽量赶回家乡来扫墓。闽南侨乡之俗,当天敬奉祖先之后,便相率带果合金香及纸钱,到坟山祭扫祖先坟墓,各地如此,大同小异,惟独侨乡深沪之扫墓仪俗,另具特色。
深沪为一半岛,与永宁隔海相望,其坟山集中于东海之滨的高阜上,冢堆累累,不计其数,清明节日,各家妇女,素雅打扮,携带供品及纸钱,到各自家族的坟上,祭献之后,便开声而哭,她们嘤嘤泣诉,有如吟诗,颇似歌唱,莺声婉转,表情真挚,哭调有高有低,有节有奏,既含悲伤之惰,又具歌唱之美,特别是年青少妇,量然哭的是翁姑或伯叔,但亦凄楚动人,富有音乐之美,故而每到此日,经常有附近乡里的好事青年,三五成群,特地相邀到深沪坟场,以观深沪女哭墓之习俗以及诸多深沪女之风采。
深沪女之清明哭墓,亦侨乡风俗之奇特者,而其源出何典,亦有考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