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云坞古村 下樟村

梦碎了

龙泉云坞古村 下樟村

下樟村位于丽水龙泉市西北部,距龙泉城区6公里,史称“云坞古村”,是一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村落。村中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雕梁画栋,错落有致,至今保存完整,形成一定规模的古代建筑群。

宋时龙泉管师复隐居于村后白云崖,管师复广种樟树以驱毒虫,然后附近有吴氏等山民迁入。明末清初郑承恩从福建荣阳迁徙下樟(郑氏系郑成功后裔),并形成村落。因村水口有一千年古樟,故得名“下樟村”。古村四周绿树成荫,森林茂密,云雾缭绕,幽若仙境。

古村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村四周山高涧深,森林茂密、石奇瀑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其展示得淋漓尽致,村内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鹅卵石铺就的古道,与自然生态浑然一体。

村中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雕梁画栋,错落有致,至今保存完整,形成一定规模的古代建筑群。从群体布局看,古民居高高低低坐落在狭长的坡地上,因势而造,随周边山势的走向而变化朝向。村内现有龙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郑玉奎烈士故居,古建筑云坞书院、郑氏祠堂等。

村落内建筑大多为几百年历史的古民宅,极具明清建筑特色。民居多为三合院,建筑主体多坐西朝东,两侧为厢房或辅房,因地势起伏较大,建筑前后间距极小,且不设院墙。建筑内部门、窗开启一律面向各自院内,有精致的雕刻和绘画;建筑材料为山里的原木、夯土及少量的砖和白灰,保持着天然的本色。建筑基部多为石块,自下而上由大变小,最上部与墙体交界处还有一排卵石横向铺砌、十分平整;上部为夯土墙体,屋顶为小青瓦。

村子中央,流水潺潺的小溪将整个村落一分为二,踩着光洁圆润的鹅卵石铺小径走进村子。三四米高的古老外墙让村间小道显得越发静寂幽长。叩开“云坞书院”的大门,喑哑的门轴声,让在天井小憩的小猫被骤然惊醒。房子是泥木结构,窗棂、木柱等处均精雕细琢,花鸟鱼虫惟妙惟肖,闲置于天井一角的一张石桌基座上已长起青苔。

村貌古朴如旧,村居错落有致,民风善良好客,农家菜别有风味,济公岩栩栩如生,阡陌风光理为独特。顶平宽阔,梯田层层,清代古民居下樟村雄踞中央,因其村口上首有千年古樟而得名。游客到此还可以到村中古庙欣赏百年野灵芝,到云坞书院参观诗书画展,到皖南事变烈士郑玉奎故居瞻仰革命先贤的光辉业绩。村内的农家客栈别具风格,是游人休闲好住处。

古村的由来

“满屋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这是宋代名士管师复描述下樟村的诗句。据说当年,管师复隐居于下樟村所在的白云岩山上,终日于山林间读书,一个人吟诗练字。一天,他从白云岩上来到半山腰的一处峡谷,见这里地势开阔,树林苍翠。峡谷中间还有山溪流过,并有一处瀑布倾泻,有山有水有地,是一个居住的好地方。

然而这得天独厚的宝地,却时常有蛇虫猛兽出没,因而附近的山民不敢于此聚居。管师复于书中读得,樟树可驱邪、杀百虫。于是,他发动山民到此处开辟荒地,清除蛇窝兽巢,并亲自在瀑布口上种了一株樟树。山民们按照管师复的安排,在这里栽下了几十株樟树,樟树特殊的气味,赶走了蛇虫走兽,山民们陆续来到这里,种植庄稼,栽桃梨、种菜花、养猪牛,安居乐业。

不久之后,管师复得知峡谷已经变成了村庄,村民们生活幸福,他兴冲冲地要赶去看一看。半路上,村民看到了他,恭敬地问他要往何处去,“去下樟。”而管师复这随口一答,便被村民传开了,“下樟、下樟。”村子自此有了自己的名字。

然而,很多人却向往云坞这个名字,因为一想起这个名字,仿佛满眼都是云雾缭绕的青山,而在雾气间又能隐隐约约见到村庄的一角,仿若仙境。若是在雨后入山寻访下樟,很可能有幸见到这样的美景。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笑到痛
  • 趣闻 兴云酱
  • 趣闻 第六感
  • 趣闻 烟花巷陌
  • 趣闻 乐家酱
  • 趣闻 华奥子
  • 趣闻 素年凉音
  • 趣闻 含兰
  • 趣闻 建柏
  • 趣闻 泛白的记忆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