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惊蛰民俗 祭雷神
黠心明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惟一涉及动物物候的节气。其直接含意是指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虫类动物开始惊醒,要出土活动了。“蛰”是指动物冬眠时候,潜伏在泥土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为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其实这个说法不太适合长江以北地区,因为这时候北方几乎是不可能出现雷鸣的。
春雷乍动,百虫始出,这时泥土的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各客家聚居区,除了四川西部客家要到清明时节才能听到春雷之外,均在雨水、惊蛰期间就可闻春雷初鸣。宋代诗人张元干《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诗云:“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惊蛰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春雷乍动,始有雷声。
人类先民缺乏对大自然的完全理解,认为“雷”乃由雷神、雷公、雷祖等主宰,因此惊蛰节必定要祭雷神,伴随而来的信仰就是风神、电母。其实昆虫们是听不到雷声的,惊蛰时节,大地回春,由于泥土气温的上升使得昆虫们的身体变暖,因而结束冬眠,“惊而出走”。
惊蛰期间(一般在公历三月五日至三月十九日),日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太稳定,气温上下波动甚大。
此时,客家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油菜,农家在繁忙犁田之余,应防止倒春寒。
客家人非常重视惊蛰节气,认为惊蛰闻雷则年岁丰稔,反之,如惊蛰不闻雷声,就意味着是年要歉收。对于农耕为主的客家人来说,惊蛰闻雷即意味着春耕开始繁忙,没有停歇。诚如唐代诗人韦应物诗《观田家》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俗谚云:“过了惊蛰节,春耕冇停歇”。如果惊蛰有雨,则整个二月都多阴雨,温暖而潮湿。客家俗语曰:“惊蛰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在北部中国,惊蛰前后有“二月二,龙抬头”之俗。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载曰:“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二是主观云雨的龙神抬头之日,从此以后雨水增多,旱季彻底结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代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二月春回大地,正是农事之始,人们祈望丰收。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疠丛生之时,人们祈望龙出镇住毒虫,故有“龙抬头”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