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节庆习俗(5)

凌剑天

聊城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境内居民多于是日晨喝“腊八粥”(此粥多以粘米、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喜庆丰登和预祝来年五谷丰收之意。此俗源于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天煮粥供佛,之后民间相沿成俗。

传统风俗把腊八这天作为济贫的日子,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这天不论贫富之家,只要乞丐上门,则有求必应。僧人、尼姑也于是日纷纷到各村化缘,该地村民非常乐于施舍钱米。这天也是为女孩穿耳孔、戴耳环的日子。

开国后,区内已无此俗。城乡居民喜于是日做腊八蒜,以备春节食用,即把去皮的生蒜浸在食醋里,到时雪白的蒜办已变得非常嫩绿,食之酸辣味浓,非常可口。

聊城辞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旧俗为送灶王爷上天禀报的日子,故称“辞灶”。又因时近春节,故又称“过小年”。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善恶的神,人们将其尊称为“东厨司令”、“灶君”、“灶王”或“灶王爷”。他于每年的这天,便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兰次,为此家家为他设祭饯行,谓之“祀灶”。

旧时,各家各户多买些麦芽糖果、大枣等物品,还要用秫秸篾扎纸马、叠元宝,于是日晚间供奉灶王,送灶王上天,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后把旧灶王爷揭下来,与纸马一起焚烧。尔后,全家分食供品糖果。目前区内祀灶之俗已除,买糖分食之俗仍然存在。

这天,除祀灶外,还有打扫卫生的风俗。全家人动手,把家具等全部搬到院子里完全清扫,以致锅碗瓢盆擦拭一新,各家各户窗明几净。此俗始于周代,历史悠久,相沿不衰。

聊城圣纪节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日而举行,故又称“圣忌节”。穆斯林习,顷将“圣纪”与“圣忌”合并纪念,俗称“圣会”。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聊城开斋节

按教义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斋戒期间,穆斯林只能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以后进餐,白天不准饮食,直到九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晚看到新月后第2天(教历十月一日)即为开斋节。这天,穆斯林沐浴更衣,喜气洋洋,走亲访友,互致“赛拉木”(问好的意思),并举行各式娱乐活动。

聊城古尔邦节

开斋节后七十天,即教历十二月十日。“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宰牲”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节日期间,穆斯林各家各户收拾得干干净净,宰羊屠牛,一部份献给清真寺,其余用来赠送亲友或款待客人。

此外尚有“盖德尔夜”。教历九月二十七日夜,也称“坐夜”或“守夜”。这天夜里,穆斯林家家门口、院中挂灯约3小时,意为照着古人(去世的先人)回家来看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节庆风俗持续改变。城镇居民比较正视“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元旦等国家法定节日,农历节日除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等很大传统节日外,过其他节日者较少。农村居民按古历过的传统节日在逐渐减少,诸如“鬼节”、“乞巧节、”、“过半年”、“辞灶”等节日大多废止不过,庆祝国家规定节日的则愈来愈多。

聊城市有“五一”、“十一”期间举办的“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秋露
  • 趣闻 青青
  • 趣闻 高杰氏
  • 趣闻 逸龙
  • 趣闻 捌月
  • 趣闻 南辞
  • 趣闻 如寒君
  • 趣闻 芷枫
  • 趣闻 曼语
  • 趣闻 柯豫桑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