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中的鞋文化

玄黓君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中的鞋文化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包裹,夫妇交递之,名曰‘和谐’。”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中也有相同的记载,都是以鞋取“谐”的吉兆。传统婚俗中的婚鞋主要有三种:

一是黄道鞋。古时结婚要选黄道吉日,新娘在上轿时要穿着用黄布折成的鞋,叫“上轿鞋”,也叫“黄道鞋”,到夫家后再换红色婚鞋。

二是踩堂鞋。有些地方是指女子结婚拜堂时所穿的鞋,有些地方则指新娘从上头到开脸时所穿的鞋。开脸后,要另换新鞋,将踩堂鞋扔到床底最里面,让其烂在床底,不再见人,以示新娘此生不二次嫁人。另有一说,踩堂鞋早烂早生孩子。

三是睡鞋。睡鞋是旧时女子洞房上床时所穿的鞋,因为是一双又薄又轻的软底鞋,故又叫“软鞋子”,上床时需由新郎亲自脱下。富贵人家还在鞋内藏有以男女情事为内容的画,脱鞋上床后由新郎新娘同看。

鞋在婚俗中的意义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由于文化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地都存在着自己独特的婚俗。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婚俗也千姿百态,颇富情趣,中国不同的地域对鞋在婚俗中的运用也各不相同:

作为荆楚文化的中心湖北,传统婚俗重视用“鞋”。许多地方男方过礼时,会送上全家大小人等的鞋样,女方照鞋样做好,婚礼的时候用来“散喜鞋”,也有亲友邻里主动向新娘讨“喜鞋”的。湖北姑娘出嫁,一定要为自己准备一件压箱之宝——做工精美的“筒鞋”,即一男一女两双布鞋,其中女鞋大红绸缎面绣花,男鞋用青缎素面,花秀在鞋垫或鞋底上。出嫁时,将女鞋套在男鞋中带到婆家,作为嫁妆。因为在湖北方言中,将一物套在另一物中称“筒”,所以两双鞋套在一起,自然就称作“筒鞋”了。这正合了婚礼上的一句口头彩话——“同偕到老”,故被当作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象征物,足见“筒鞋”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湖北省各地新妇初次拜见公婆并进献见面礼的习俗叫“妇贽”,因旧时公婆亦称舅姑,新妇拜见公婆后还要依次拜见夫家大大小小亲友,故此礼又称“见舅姑”、“见大小”,它是传统婚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妇贽”的礼品除了食品外,还有针凿之物,有“履、枕履、巾履、履、袜履”之类。而这些大同小异的女红活计中,“履”是必不可少。履,即鞋子。新媳妇通常要亲自为公婆各做一双鞋子,也有为夫家公婆及族戚尊长各做一双的。如鄂西土家族地区“散喜鞋”仪式,在成亲的第二天早饭后,新郎、新娘要把新郎家所有的长辈亲友都请到堂屋依次坐定,敬烟敬茶。新娘随新郎口吻依次称呼各位,接着就散“喜鞋”。边散边谦言道:“毛脚毛手,做得太丑,老少面前,拿不出手。”老辈子领了“喜鞋”,给新娘递“打发钱”。边递边说吉利话:“花鞋做得妙,芙蓉出水水欢笑。红花并蒂日日红,好鸟双栖时时好……”新娘与新郎家人的关系,在以“履”为礼的仪式中,协调得如此融洽而和谐。

在安徽婚俗中,新人会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夫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同样是在安徽的徽州,进入洞房后,人们要取新娘嫁妆中的男、女新鞋各一双置放在床前,谐音“同鞋(行)到老”,因为在徽州方言中,“鞋”与“行”同音。

在丽江纳西族办喜事时,当男家把新娘迎进屋后,新娘先送给公婆各一双鞋。在人洞房时,女方送亲的人故意将新娘送给新郎的一双鞋丢到新床底深处,迫使新郎弯腰到床底取出,而后拉着穿起。此鞋称为“换脚鞋”,也取夫妻同偕之意。

在江苏海州地区,有解怀脱靴的婚俗。当夫妇进入洞房,送房人退出后,新郎替新娘解开一个衣扣,俗称“解怀”,寓意早开怀,早生子。解怀后,新郎坐在床沿,新娘替新郎脱鞋脱袜,俗称“脱靴”,以示对丈夫的尊敬,表示自己甘心情愿终身照料丈夫起居。

在壮族中,还有一种有趣的“筛鞋”婚俗。青年结婚,女方的众姐妹送新娘到男家,称为“送亲”。“拜堂”后,由送亲者唱“十说歌”,尔后,主人家在正厅里摆开筵席,举行“敬茶”、“敬酒”仪式,以后送亲人起身告辞,这时,一个男后生捧出竹筛,来到席上“筛鞋”,送亲人先要推托谦让,最后才把随身带的礼鞋献到米筛中来,表示礼轻情意重,作为留念。男方收到礼鞋后,把红纸封包放在米筛里,边旋着筛子,边递到送亲人面前,嘴里还唱着答谢歌,送亲人收下封包,才行告别。婚俗中的婚鞋,有的是请人制作的,也有自己做的。

在崇明岛上,当女子出嫁时,一定要穿一双虎头鞋,俗信借老虎的威势,过门可制服丈夫。

北方有些地区的汉族,在结亲时,男家必须向女家送丝麻鞋,鞋必须成双成对,取吉祥和谐、双双对对、永不分离之意。同时,亦含新妇穿丝麻鞋上轿,以丝麻之绵韧,谐“思妈”之意,喻新妇于归,不忘生母。所以作为婚姻礼物,鞋子也含吉祥和谐的意思。

在福建惠安县崇武半岛上的大乍村。那里住着惠安女,她们穿自制的绣花鞋,其形似拖鞋。鞋面用红布绣花而成。鞋底用旧布裱叠成约一寸厚,后来有人直接用旧鞋底内衬旧布而成。这种鞋因是以结婚时上轿必穿而得名,俗称“踏轿鞋”。以后逢喜事,如生子、娶儿媳、孙子满月时才穿。最后一直穿入棺中。就这样,形成“一又红鞋穿到死”的民俗。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玄黓君
  • 趣闻 半度微凉
  • 趣闻 梓敏
  • 趣闻 无言歌
  • 趣闻 渡余生
  • 趣闻 乃心
  • 趣闻 诗辰
  • 趣闻 觅风酱
  • 趣闻 奥维
  • 趣闻 访风子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