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2)

燕桦子

公忠谋国,豁达大度

晏殊有长达五十年的仕宦生涯,其于政治历史却无足以彪炳史册的突出建树,故难以跻身历朝历代名相之列。晏殊的性格,中庸之气稍重,不是那种不避风险,敢于斗争的人,较之欧阳修的“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自有一定的差距。经多年宦海风波的历练,他养成了处事圆通的习惯。庆历新政时,他已是五十几的人了,面对汹涌而来的政潮,他的思维既不同于弄潮的同龄人范仲淹等,也不同于慷慨激进的晚辈欧阳修等人。他之采取折中乃至折节的态度,一方面是顾全大局,为国家保存元气,为友朋、为后生免遭更大祸患,同时也是为全身避祸,为自己从容进退留下余地。

总起来说,晏殊一生为官为人自有其特色,公忠谋国,豁达大度,待人以诚是他的主要方面,亦因此而受到当世后人的高度赞誉。他“遇人必以诚, ……得一善,称之如己出”,以至“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等,皆出其门。”尤其庆历三年初甫登相位,招贤进才、起用新人、改造中枢和谏院等重大举措,对促成彪炳青史的庆历新政的发生是有重大贡献的。

试想,如没有晏殊居于宰辅之位,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何能遽参机要? 范仲淹、富弼之《答手诏条陈十事》,那么庆历新政的施政纲领,焉能出台? 范镇挽辞有云:“平生欲报国,所得是知人。”可谓实评!

欧阳修《晏元献公挽辞三首》之一、二云: 接物襟怀旷,推贤品藻精。谋猷存二府,台阁遍诸生。常念功臣旧,恩隆衮服荣。春风绿野迥,千两送铭旌。四海名蕃忽十春,归来白首两朝臣。上心方喜亲耆德,物论尤期秉国钧。退食图书盈一室,开樽谈笑列嘉宾。昔人风采今人少,痛哭何由赎以身。情见乎辞,既可见出晏殊一生的德行操守,又可见出欧阳修本人对晏殊的整体评价和终生不能释怀的深厚感情。

晏殊在文坛上的成就远超政治,他是作为“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载入史册的,“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他尤擅作词,有“导宋词之先路”、“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并被戏称为中国唯一的“词人宰相”。晏殊小令语言婉丽,音韵和谐,温润秀洁,清新含蓄,多表现诗酒生活的悠闲情致,以及在这种生活中产生的感触和闲愁。代表作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来得却很偶然。据说,《浣溪沙》晏殊写了好几年才写成,相传晏殊在写到“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一句时便写不下去了,只好搁笔。几年之后,晏殊赴杭州做官,途经扬州时住在大明寺,他看到墙上有许多题诗,就叫侍者诵读,但不许念诗的作者姓名,让他先体味诗意再说。侍者诵读了一首诗: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春。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晏殊听到后连忙:“别念了,作者是谁?”侍者说:“江都县尉王琪。”“快请他来吃饭,我要向他请教。”

王琪来了,在吃饭中俩人谈得很投机。晏殊决心向他请教,说:“我的小词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但对句却写不出来了,几年来可谓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王琪道:“何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拍手叫绝,说道:“我写完‘无可奈何花落去’时进入了死胡同,那叫‘山重水复疑无路’,现在你帮我写出后续句,我眼前一片光明,这叫‘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是晏殊的豁达与谦虚,加之为人作文严谨,才有他词坛不可忽略的地位。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燕桦子
  • 趣闻 旭明郎
  • 趣闻 天涯海
  • 趣闻 紫筠
  • 趣闻 森丽桑
  • 趣闻 桐华君
  • 趣闻 天心氏
  • 趣闻 别搅
  • 趣闻 空心
  • 趣闻 犇羴骉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