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古城的历史与文化(6)

元亮

4、钟楼

钟楼坐位于榆林古城大街中段,南与新明楼毗邻,北与凯歌楼相望。2000年钟楼被公布为市(榆阳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钟楼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的基址原是清康熙年间,为纪念远征缅甸阵亡的云南总兵段腾龙而建的一座四柱三门木牌楼,民国十年(1921)牌楼被火焚毁后,榆林士绅白伯英、郭维藩等商议决定,在原牌楼旧址为陕北镇守使井岳秀修建“井公祠”。同年7月破土动工,次年(1922)7月落成,取名“长春楼”。楼内原拟放井之铜像,此事被陕北在京人士得知,在天津《益世报》上予以揭露。屈于社会舆论压力,设铜像事遂被取消,只在楼上置放大的井岳秀照片,下设供器,命名“钟楼”。井去世后,每年春节和井的生日,国民党八十六师驻榆官兵齐集钟楼内向井遗像致祭,地方各界人士同去祭奠。1949年,榆林和平解放后,钟楼上井的挂像,牌位才被撤除。钟楼在“文革”期间还一度改叫“东方红楼”,并将外墙刷成了红色。解放后,榆林的第一个广播站,电台就设在钟楼。“文革”中改名为东方红楼。

楼的建筑形制为中西结合式,包括承台共分四层,通高22.1米,南北长20米,东西宽14.8米,占地面积296平方米。城台为青砖砌筑,南、北、东、西中部均有拱洞,南、北洞大于东、西洞,为通街之道。一层四面门洞上嵌石匾,均阴刻楷书四字,南面“南控乌延”,上款“民国十年建”。北面“北临雁塞”,下款“辛酉菊月创立”。东面“驼峰险峻”,西面“芹水流芬”。二、三层为仿西式建筑,内为梁架结构,西侧置木楼梯可通上下。楼南、北两面四角挺出成八字形墙面,各有4根水磨圆砖柱,楼面边饰贴塑砖雕花卉图案,四面均有欧式门窗。二层南北长16.9米,东西长14.3米,三层南北长15.2米,东西长13米。

南、北门外各有阅台一个。二层南北券窗砖匾刻两字,南面左“平边”,右“挹清”。北面左“颐芳”,右“拥翠”。三层南北门、券窗上砖匾刻两字及楹联一幅。南面门上砖匾“万流仰镜”,券窗上砖匾左“临风”,右“快雪”。楹联左“浩气长存河山真壮丽”,右“热心永在钟鼓多佳音”。北面门上砖匾“蜚英腾茂”,券窗上砖匾左“得月”,右“凌云”。楹联左“千里峰烟都从眼前过”,右“万家灯火尽在望中来”。楼上对联、匾额均系榆林著名书法家李棠,白介徵所书。四层建重檐八角亭,砖砌花栏墙,亭南北长5.93米,东西宽5.9米,内悬大铁钟一口,为城区报时之用,抗战期间又为民众报警、防日本飞机空袭。楼东侧设大门,有折转台阶与砖建拱桥可上楼。

钟楼曾供祀的井岳秀其人,1917年被黎元洪任命陕北镇守使,在其后近20年一直驻榆独掌陕北军政大权。他在政治上反对共产党,但在经办地方教育、工商事业等方面有一定建树。

5、凯歌楼

凯歌楼位于榆林古城大街北段,南与钟楼毗邻,北与鼓楼相望。2007年凯歌楼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凯歌楼原为二拓榆阳时的南门怀德门,明正德十年(1515)武宗帝来榆时曾住此楼,改称太乙神宫。明代正德年间,地处蒙汉交界的九边重镇的榆林,由于元蒙残余贵族势力经常南侵,所以战火不断。到了正德末年,当时的延绥巡抚姚鏌率领大军击败了入侵的蒙古军队凯旋而归,在怀德门前举行了盛大的祝捷仪式,便改怀德门为凯歌楼。以后在每一次边塞战争结束后,往往在这座楼前举行祝捷、献俘、庆功等活动。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榆林,将明朝抚边将军马应举杀掉后,把他的头颅悬挂在凯歌楼上示众。凯歌楼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为重檐歇山式两滴水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基层楼台高7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28.1米,承台设券洞贯通南北,中间为通南北街道的砖拱楼洞,洞北左右手连建窑洞2孔,洞南东侧连建窑洞2孔,洞南建贴墙牌楼一座。西基台内设砖砌踏步可达台面,其上建有重檐楼阁一座,琉璃瓦歇山顶,南北各出卷棚顶抱厦三间与主体勾连相搭混为一体,二层东西侧各建厢房,分成南北两院,南院竖立木牌楼l座,楼院四角建钟、鼓亭,东西相对。凯歌楼各建筑雕梁画栋,:五脊六兽筒瓦布顶,富丽堂皇,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原楼南洞口上刻有“古怀德门”四字。“文革”中改名为团结楼,惜于1975被拆毁。2005年复建。

6、鼓楼

鼓楼位于城中大街与人民路交汇处,其南凯歌楼。明成化年后期创建,清康熙年(1671)维修。2007年鼓楼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平时用来向城区报时,每遇战事,又击之报警。此楼造型奇特,国内罕见。为重檐歇山式两滴水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南北长22米、东西宽21.8米、通高18.5米。十字拱券洞承台,承台上正中建歇山式二层砖木结构楼阁,东西四角各建有二间配殿,南北廊道相连。南院木牌楼一座。台基东、南、西、北居中有四门洞开,洞顶砖拱平行,弯度一致,不留棱角,中央部位用四块大砖扯连封顶,为国内外古建筑专家所称奇,门洞上方均有匾额镶嵌,东为“驼峰”,南为“谯楼”,西为“芹水”,北为“更声”。台基之上建有二层庑殿顶大木楼,各层四面出明廊,斗栱举檐,楼顶为十字歇山,四角攒顶向正中收脊。木楼东西两侧建有卷棚顶式厢房配殿,分南北两院。南院有精美四柱三门木牌楼一座,正中门额南刻“千古无双”,北刻“裕国富民”。大楼一层祀3米高铜铸武财神像,楼西南有暗洞设木梯可达二层,遇有边警和匪患时木梯被抽;二层祀铜铸速报神,南檐中部悬有“永镇北方”大木匾。“文革”中改名为人民楼,1975年因嫌鼓楼影响交通而被拆除,2005年复建。

7、梅花楼

梅花楼位于榆林城内普惠泉西南的山丘上,为明代寿宁寺的藏经阁。据清《榆林府志》记载,寿宁寺原为唐、宋时的天界寺。又明馬希龍《延绥镇志》榆林重修壽寧寺碑記:“粵壽寧寺,自唐人筑受降城,收復河南地,乃榆中與麟、宥諸州皆封屬也,寺於時建焉,歷宋抵金、元,皆没於虜。”(附二碑刻史料11)寿宁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据院内乾隆十年(1745)碑刻《修筑西崖碑记》“是寺也,创自先朝,代有修建。乾隆三年,忽然地震,西崖崩塌南北数十丈,上下几十尺。住持僧园训及德至、宗桂记率许久,设法调处,持薄匍匐,□吁有众,随念施舍,数月而告竣,兹当勒石,以志不忘。”

现寺内仅存明代梅花楼一院,由梅花楼及东、西厢房组成。梅花楼坐北向南,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砖木结构建筑,一层主体建筑为一孔三间砖砌枕头窑(原为十八罗汉殿)。东西山墙各设耳室一间,东山墙后部开门内设砖砌踏步通达二层。通面阔17.32米,通进深12.2米,高4.5米,建筑面积422.61平方米。檐柱围廊,明、次间雕花雀替,12根廊柱各柱距3米,石质鼓形柱础,屋檐为绿琉璃剪边。二层为三间砖木结构建筑(原为藏经阁),歇山顶,琉璃剪边屋面,有悬鱼。后墙、两山砖砌,明间四扇门,檐柱围廊、设有围栏,东西10.24米,南北5米,廊深2.8米,18根立柱环列。民间传说在梅花楼下有朱砂洞,其深莫测,直通榆林城北红石峡,宋与西夏战争时期,为西夏国的转兵洞。1984年维修红石峡时,在门楼北20米处的石崖下,有一石洞通向东南,不知其有多深,后洞口用块石封堵。二者有无联系,待后者探寻。2004年由笔者负责对梅花楼进行了维修,掲瓦亮椽,更换糟朽,挖补砖墙,按照原来琉璃脊兽定制烧成,恢复屋面。2006年翻修两厢,油漆彩画,在山崖处填置石栏杆,使这一古迹又放异彩。1985年梅花楼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梅花楼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梅花楼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凌霄塔

凌霄塔位于榆林城南榆阳桥东山埠上,为延绥镇布政使陈性学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原属榆阳寺中之塔,寺毁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唯塔独存。1982年凌霄塔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凌霄塔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凌霄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为楼阁式八角形砖石结构,共13层,通高29.3米,底座边长4.2米,周长33.6米。一层下砌条石,西北面、东面各设一拱形门,八面额上均有石质阴刻横匾,“乾清”、“坎曰”、“艮止”、“震发”、“巽顺”、“离明”、“坤宁”、“兑悦”。1-5层砖雕仿木斗拱,平身科两朵,角科砖雕挑木飞椽,悬铜风铃;二层以上每层开4个券洞窗口,层层错位;从一层登砖砌台阶可达第三层,以上设木楼梯达顶层。顶覆琉璃瓦,上置琉璃莲花宝顶。故有“南塔凌霄”之称,为榆林“八景”之一。

从榆林的风水角度上讲,镇北台是龙首,榆林城是龙身,凌霄塔是龙尾,凌霄塔也是榆林城的镇城之塔。从军事角度上讲,它又是榆林城南的制高点。1947年下半年,为调动国民党胡宗南集团主力北上,将敌牵制在陕北地区,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集中我军第一、二、三纵队及新四旅、教导旅等部,第一次攻打榆林,8月7日除凌霄塔外,敌人都被扫清。10月27日,我军一纵358团、独一旅、六纵第771团第二次攻打榆林,凌霄塔为敌86师第257团团长高凌云负责防守。31日攻克凌霄塔区,战斗异常激烈。2004年由笔者负责维修该塔时,发现塔南面有大量子弹孔,孔内有许多弹头,五、六层窗口被炮弹炸成大豁口,还在墙体坍塌处清理出一枚未爆炸的炮弹。近年榆林信士、群众集资恢复了塔内佛祖、观音菩萨像,为塔又增加了一大景观。2011年3月8日,我们一行3人调查该塔时,看门老刘说凌霄塔上空经常出现七彩光。中午近12点,晴空万里,无风少云,只见凌霄塔上空的太阳周围出现七彩光芒,奇异后用照片记录。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元亮
  • 趣闻 普花
  • 趣闻 红颜悴
  • 趣闻 凝残月
  • 趣闻 子璐酱
  • 趣闻 令雪桑
  • 趣闻 杏儿酱
  • 趣闻 夕颜落
  • 趣闻 君博
  • 趣闻 盼南君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