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古城的历史与文化(4)

元亮

7、常乐堡

常乐堡位于榆阳区牛家梁镇常乐堡村,北距大边长城1里,西南距榆林城30里。为明代延绥镇长城沿线三十六营堡之一,属中路榆林道管辖城堡。2008年常乐堡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清道光年《榆林府志·卷六》记载:“成化十一年巡抚余子俊修城堡十二,常乐系创。弘治二年(1489)巡抚卢祥因其地沙硕无水,徙于北二十里置今堡”。堡垣周长“三里零五十步,楼铺一十五座”。万历六年(1578)重修,高三丈五尺,边垣长一十八里有奇,墩台三十七座。万历二十四年(1596)八月,陕西领班营军士九十九名,自办料物修砌。明代常乐堡屯驻军丁及守瞭军士共648名,马、骡243匹。康熙年屯驻守兵110名,设守备1员统辖。

常乐堡建于平川内,因环境变迁,现处于沙漠当中。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城垣周长1680米,总占地面积约176400平方米。南城垣长414米,南墙上建二座马面。西城垣长416米,西墙上建马面二座,中部辟西门。北城垣长428米。北城墙外修建有房屋,100米处有原榆神(神木―榆林)公路通过。北墙上建马面二座。东城垣长422米,东墙上建有马面一座,中部辟东门。常乐堡设有东、西城门,均筑有瓮城。东门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0.6米,南北12.8米,通高9.1米。外壁包砖东面完好,其下包石7层;南门平面呈长方形,现存南北9.86米,东西9.6米,通高9.1米。南壁洞口上方嵌一石匾,上书“惠威”,铭文记载“乾隆三十六年……重修”。西门位于西墙中部,下部被流沙掩埋,现地面以上东面高6.6米,西面高9米,瓮城向南开门。

清初,常乐堡发生过激烈的战争。据曹颖僧《延绥揽胜》记载:“清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清遣靖远大将军英王将兵八万,从府谷渡河,克服绥德,肃攻延安,月余,自成兵溃,始移师至米脂。二年正月,伪将高一功与节度使周士奇等皆出走,由常乐堡拒战,不敌,退走响水、怀远,所过焚杀。”1986年,当地村民在常乐堡城西墙夯土层内,发现了一块30厘米见方铭文方砖。铭文楷书阴刻:“陕西领班营军士九十九名,自办料物修砌完成工一十七丈四尺,至北起迤西□敌台□一座止。陕西领班千总西安卫指挥同知王道诚…万历二十四年八月吉日同立。”

2011年3月,我们又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北垣西部有一段墙体及一个马面内用灰白色土质外用黄土夯筑,顶宽0.6-1.6米,墙外高1-4米,内高0.5-7米。灰白色土夯层厚16厘米,夯窝直径6.5、深1.5厘米。在其北500米处为长城,走向与城堡北垣一致,用土也为灰白色土质,夯层、夯窝相同。外层黄土夯筑,应为明代中期增筑而成,内所用灰白色土质与统万城、白城台相同。因无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证明其时代,但可以确定它们早于明代,也说明常乐堡城墙为两个时代,两次修筑。常乐堡破坏严重,城垣保存较差。但从已发现的铭文砖,可以了解城堡的修筑情况。特别是北垣西部用不同土质的夯筑,能确认它的时代,对研究陕北古代军事史、建筑史有着较大价值。

8、保宁堡

保宁堡位于榆阳区芹河乡新湾滩村南,在榆林城西30里,为明代延绥镇长城沿线三十六营堡之一,属中路榆林道管辖城堡。2008年保宁堡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道光年《榆林府志·卷六》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巡抚卢祥建。宏治二年()巡抚刘忠移筑今堡。嘉靖四十三年(1564)巡抚胡志夔增修。城在平川,周二里一百四十步,高一丈九尺,南门一,楼铺七座,系极冲卫下地”。万历六年(1578)重修,万历九年(1581)参将藏士贤增筑东关。明代保宁堡为分守中路参将驻地,屯驻军丁及守瞭军共1280名,配马、骡、驼675匹。设操守、坐堡、参将各1员,守瞭巡防大边长城二十里,墩台三十六座。清康熙年间驻守兵80名,设守备1员统辖。

保宁堡的自然形胜,十七世纪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梁份《秦边纪略》“保宁堡,古梁城也。波罗西接,榆溪东引,响水直其南,红山通于北。切近长城,自大川口,版筑虽坚,而风沙特甚”。保宁堡建在平地,因环境变迁,现处于沙海当中。城平面呈方形,城垣轮廓清楚,周长1424米,堡城占地面积约97400平方米。南城垣长412米,仅于西段部分140米墙体,墙体外壁残高2.7米,其余均被流沙掩埋。南墙中部建有祖师殿、观音庙。西城垣长266米,大部分被流沙掩埋,北段墙体在地面上保存较好的有72米。。北城垣长386米,多被流沙覆盖。北墙上建有马面2座。东城垣长260米,南段湮没于流沙当中,北段保存较好。东墙上建有马面1座。

现存西南角楼保存较差,东北角楼台体保存较好,东南角楼破坏严重。堡城西南角楼外侧259米处建有护城墩台1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7米,南北15米,高2.2米。南墙外祖师殿内有残碑一块,风化剥蚀严重,题名“三帝庙碑”,落款为“隆庆二年岁在戊辰”。保宁堡战略地位,梁份在《秦边纪略》又说“平地起堡,无险可守,本已于军不利,加之作为本来是水泽之区、牛羊衔尾的丰腆之地,由于沙漠南侵,以至于"游水渐涸",到了马无所饮的地步。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尚难,况屯兵乎?但其地理位置却很重要。因为它与常乐堡是控制归德、鱼河大川(无定河)的要冲,是整个雕阴上郡的屏障。”明朝万历年间,刘敏宽在其著名的军事策论《榆镇中路论》中说,它不但是榆林镇的近卫左椅角,其或守或失,关乎到整个“雕阴上郡”的安全。保宁堡虽建在平地,但其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明王朝对其修与废曽有过几次争论。保宁堡庙会秧歌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传统形式,成为榆林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9、归德堡

归德堡位于榆林城南40里的归德堡村,为明代延绥镇长城沿线三十六营堡之一,属中路榆林道管辖城堡。2011年归德堡古城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清道光年《榆林府志·卷六》记载:“明成化中巡抚余子俊建,在半山半川,周二里六十七步,南北门二,楼铺一十五座,系腹里中地。嘉靖十九年(1540)增筑西关,在居都伯言寨的基础上建堡,嘉靖年间筑关城,万历五、六年(1577、1578)重修,高三丈”。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县徐元弼请修。明代该堡屯驻军丁408名,配马、骡117匹,设操守、坐堡、把总各1员。清康熙年屯驻守兵50名,设把总1员统辖。

归德堡建在三面环沟,一面依水的独立山梁上,地势东高西低,呈半山半川分布,平面形似簸箕形,上小下大。其西临西包公路(西安―包头),再西为榆溪河。城垣轮廓清楚,周长1324米,面积约90000平方米。东城垣长184米,底宽4.5米,顶宽0.6-2米,墙体外高4.7-6.2米,内高1-5米,夯层厚7-15厘米。墙体外壁较为平整,内侧与城内地面成坡状,周围散见砖、瓦、石残块。东城墙中部设东门,外筑瓮城。东门仅存豁口,宽6.6米,南边残存三层包石,厚0.75。米。豁口两侧墙体高4.5米。瓮城东西15米,南北26米。墙体残存北墙、东墙,外侧残高5米。瓮城向南开门,城门及整道南墙均无存。北城垣长410米,东段180米呈直线分布,墙体保存较好,顶宽0.8-2米,墙外高1.5-5.6米。西段保存较差,断续残存,部分因村民取土而今余外包基石。北墙西端建有水门,保存完好。北墙东段建有马面一座。水门洞通长6.6米,砖砌二批二券券洞,厚0.8米。洞内壁下砌三层砂石块,高1.1米,上部砌砖,砖石风化剥蚀特别严重,洞口宽1.36米,高1.8米。水门洞顶部铺砌灰碴防水层。砖长38.5、宽16、厚9厘米。水门北边的排水坡宽2.6米。西城垣破坏不存。南城垣残长180米,西段破坏基本不存,东段180米保存较好。残存墙体底宽5米,顶宽0.5-2米,墙外高2-6米,内高1-2米,黄土夯筑。南墙上中部原建南门,外筑瓮城,现无存。

距城东南角101米处建有马面一座。归德堡城垣四角原建角台,现残存东北角和东南角台。东北角楼台体向东突出墙体7米,向北突出墙体5米,边长9米。顶部突出墙体4.3米,边长4.3米。东南角楼台底部向东突出墙体2米,向南突出墙体5米,东西边长8米,南北边长9米。顶部突出墙体3.米,东西边长4.8米。在城西南100米处建有护城楼,城外路西有一清代小庙,城内近年恢复了城隍庙、娘娘庙、戏台。城墙包砖在二十世纪70年代被拆,用于村民盖小房、院墙、猪圈。归德堡在明、清时期为榆林至西安的主要驿站,据清代《榆林府志•卷二十》驿传:“榆林县,常乐堡正站,牛角湾、建安、县城、归德四腰站。驿马八十三匹,岁支银二千五百三十九两零,外备银一百六十五两零,马夫四十一名。”明末的闯王李自成,青年时即为驿卒。

民国《延绥揽胜》记载,李自成“二十一岁应银川(米脂)驿马夫,因挟弓矢,习骑射,时供邮传”。归德堡扼榆溪河孔道,地理位置重要,在1949年初春为“红白拉锯”地带,从此地以北到三岔湾,是国民党军队防区(简称白区),当时驻守三岔湾的是杂牌军“别动队”,队长马维周(1949年后“镇反”时在西安处决),白天盘查行人,晚上深恐解放军偷袭,分散于三岔湾东边的大王庙沟、徐家洼、赵庄等地小村内,这就使夜逃归解放区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有了越境之机,当时想南逃的大都是关中道人。归德堡以南至鱼河堡是解放区(简称红区),有解放军小分队巡逻,因此归德堡成为两军往来的警戒线,解放区人民政府在这里设立一个查访站,查访过往行人的身份和动向,特别是从榆林城(白区)逃跑出来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只要过了归德堡就安全了,从这里护送到镇川,一路食宿由查访站工作人员负责。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元亮
  • 趣闻 普花
  • 趣闻 红颜悴
  • 趣闻 凝残月
  • 趣闻 子璐酱
  • 趣闻 令雪桑
  • 趣闻 杏儿酱
  • 趣闻 夕颜落
  • 趣闻 君博
  • 趣闻 盼南君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