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古城的历史与文化(2)
元亮
2、白城台
白城台位于榆阳区巴拉素镇西南3公里,白城台村东南约1公里处,西城墙外600米处为白城台河,城址东南距榆林城40公里。1992年白城台古城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城台原名代来城,又叫悦跋城,始建于东晋前凉太元初(324年)。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戴应新研究员考证,城乃赫连勃勃之父刘卫辰所兴筑,公元391年冬被魏太祖拓拔珪攻破,卫辰死,其子直立鞮亦被擒于木根山(今宁夏盐池北)。十二月拓拔珪进至盐池(今宁夏盐池县),诛刘卫辰余众五千人。卫辰第三子赫连勃勃穷级投奔薛干部。赫连勃勃,东晋十六国时期大夏的建国者,国都统万城(今靖边红墩界白城子)。西夏(1038~1227年)在与北宋的对峙中,利用这座废城驻屯军队,绥、米的战事一旦吃紧,夏军往往陈兵明堂川(榆溪河),该城是西夏左厢宥州的重要军事据点,从白城台到明堂川骑马仅半日路程,极为便捷。明代、清初,蒙古人在此驻牧,因此地有古城遗址,蒙民称之“巴拉素”,意为“有古城堡的地方”。清乾隆年间,榆林长城内赵姓等汉民迁居到“白城子”东北不到1公里的地方,与蒙民合伙垦种“伙盘地”。民国后期,仅有居民20多户。建国后设巴拉素乡(公社),其制所一直在赵家峁村。1984年改设巴拉素镇。
白城台城址略高于四周平地,轮廓清楚,平面略呈方形,北垣方向120度,城垣由粘度很强的白砂土逐层夯筑而成,收分明显,纵断面呈梯形,夯层厚8—13厘米,紧要处如城门、城角部夯层趋薄,仅有5厘米。由于强烈的西北风的侵蚀,以致东、西二垣有几处被切断成豁口,西垣北部北垣结合处的豁口最大,长达10米。城垣走向与靖边统万城基本相同,如东垣均为西南东北走向。
城内外遍布小沙丘,城垣基部被其壅淹,残高3—5米,厚12—15米,各垣长度分别为北垣465米,西垣480米,南垣470米,东垣最长为485米。
城设四门,其部位均在各垣的正中地段,各门都设瓮城,瓮城内径约20米见方,面积约400余平方米。北门内西侧50米处,有一座登城的斜坡马道,马道上端宽6米,下端宽10米。原城垣四角建有角楼,起着加强城防的作用,现仅存基台。城内被流沙覆压,故街巷、衙署和道路布局不明。城内外散落有西夏时期白釉瓷碗残片、宋代耀州瓷片、金、元黑瓷片等。2010年9~10月,省考古研究院对白城台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局部勘探,城垣走向及轮廓大致清楚,除西门外,其它三座城门已被沙漠覆盖。经钻探得知,白城台城垣为方形,四面各有一门,四门均位于城垣中部,城内地层已遭农田基建破坏,局部区域20厘米以下即为纯沙层。未发现外郭城、护城壕。白城台构筑材料、方式、形致、城垣走向与靖边统万城基本相同,它对研究我国的民族史、军事史和建筑史上都有着较大的意义。
3、榆林城
榆林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中部偏南,为榆林市政府所在地。古城东依驼峰,西临榆溪,南有榆阳河,北有红山,西有黑山,东依驼山,被誉为二水环绕、三山拱翠。榆林城在明洪武二年(1369)为榆林庄,属绥德卫屯所。正统二年(1437)为榆林堡,正统七年(1442)始为榆林城。据清道光二十一年《榆林府志•卷二十一》载:“孝宗弘治初总督都御史王越疏奏,国初洪武二年定陕西,设绥德卫,屯兵数万守之,拨绥德卫千户刘宠屯治榆林。”又“正统二年守将都督王祯始请榆林城堡。”又正统七年(1442)“六月用总兵巡抚议,依界石一带山势随其曲折产削如城,高二丈五尺。”明成化七年(1471)都御史王锐建置榆林卫,成化八年(1472)都御史余子俊于旧城北增筑城垣,置榆林卫指挥使司,成化九年(1473)将延绥镇治由绥德移驻于此,延绥镇因此也称“榆林镇”,榆林遂成为明朝九边重镇之一。
后因城区局促,前后经过三次大规模扩建,即“三拓榆阳”。第一次: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巡抚黄黻将原堡城向北展筑,城周约六里。北城上建有二层敌楼,叫镇榆楼,城下未开北门,东门叫威宁门,西门叫广榆门,这次展筑的城垣,俗称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巡抚熊绣将城垣由南门又向南扩展至凯歌楼,新扩城周约七里。凯歌楼为南门(原怀德门),增设西门叫威门,东门叫振武门,城周达十三里,这次展筑的城垣,俗称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延绥镇总制邓璋,因南关外人烟臻集,店铺栉比,奏筑南关外城,将南城推至榆阳河沿,新扩城周十三里。筑起南门,叫镇远门,并设西门二,北叫龙德门,南叫新乐门,这次展筑的城垣,俗称南城。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巡抚王遴筑南门逻城,始把南城墙推到现址。在此之前,城垣多为土筑,嘉靖、隆庆年间(公元1522年~1572年),巡抚张珩、邵光先,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19年)巡抚宋守约、王汝梅,总兵傅津、贾国忠等,相继以砖包砌,加固城壁。当时城内建有大楼15栋,腰铺47面,城门7座。城东西长约3250米,南北长约1212米,周长8924米,城垣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历代驻榆官员对榆林城垣屡加修筑,除增高加厚外,并相继完成全城墙外部的青砖包砌。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东城门两座,即威宁门、振武门;南城门一座,即镇远门;西城门四座,即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北城垣无城门;中部建有镇北楼,加上各城门楼,城墙四角楼及东城上的讯敌楼、观远楼,全城墙上共建有城楼14座。城门均为砖砌拱券式,门洞上额镶有门匾,顶部均建有二层敌楼,东门、南门有瓮城,并设千斤闸和呈“品”字形的投火器孔。东城墙上建有红砖砌筑的文昌楼,为全城的制高点。清代由于民族政策的改变,榆林城的军事作用逐步降低,城池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并由于沙漠南推的影响,城池北部进行了一定的收缩,最终形成当前的城池格局。这一阶段的修建活动主要集中在城楼建筑和城墙修葺。
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没,时值关中等地回民造反,道宪常瀚令弃北城,在广榆门东西缩筑北城墙,长438丈。其后同治六年(1867年)、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次较大规模地修整加固城垣。民国时期主要结合军事防御需要对城墙进行了一定的修补和改造。直到民国年间,榆林城墙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积2.01平方公里。
今年3月我们对榆林城进行了调查,榆林城池地处半山半川处,东高西低,平面呈刀币形。城墙外包砌砖石,内墙不包砖,上设垛堞,有望孔、射口、悬眼。城墙顶部为20多公分厚的灰渣垫层,上铺青砖海墁,内墙每隔数百米砖砌出水槽。城墙内夯黄土,夯层厚16—20厘米,外墙基础砌5层条石,其上大城砖用白灰砌筑,由下至上收分。
2003年,由我负责维修榆林西城墙中段外墙,发现数十块旧城砖,上有模印楷书阳文“北、城、流”等文字。城墙随地形修筑,城墙底宽15米,顶宽9米,高12米。尺寸与清谭吉璁《延绥镇志》的记载:“万历元年(1573)巡抚张守中修高筑厚,顶阔三丈,底阔五丈,高三丈六尺。”基本相同。原南城墙长1060.4米,西城墙长2124.5米,北城墙长1168.9米,东城墙长2435.5米,总长6789.3米。现存城墙总长5677.8米,城门四座:北门广榆门、南门镇远门、东门振武门、小西门新乐门(已残)。东南城角建二层高的魁星楼(已残)。筑城时随地形不同,加设马面,大小不等,相距不一,共有十二处。榆林城内建筑风格具有典型明清风格,两条主街道大街、二街从南至北直通全城,从明成化八年(1472)起,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到民国十年(1922),从南大街至北大街先后建有楼阁六处: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被誉为“六楼骑街”,构成主要街景。城东部至南向北建有佛寺、道观、宗祠,形成东山古建筑群。城内大街店铺林立,均排列南北大街东西两侧,多为硬山式砖木构架瓦房,单脊双坡,青砖山墙,檐下板扇门面,面阔3—5间。
外观一层.内分二层,上层一般为低矮木阁,仅存放货物,亦有少数双层双檐阁楼店铺。在城内有比较知名的老字号店铺100多家,分布在二十一个行业,主要有边商行的“天成永”,皮行的“福源长”,银匠炉的“万镒炉”,典当行的“广益当”、“大有当”,钱庄的“通元号”,官钱局的“富泰官钱局”。药行明代的“积善堂”,清代的广济堂”、“万全堂”,民国年的“育德药房”、“华康药房”。
饮食行的“珍味楼”、“鸿宾楼”、“异香楼”等,杂货行的“万盛永”、“永顺张(盐店)”,酿造行的“福泰祥”、“和顺长”及民国年“麟书酱菜园”等。城内有与大街、二街相垂直,贯通东西南北的巷道78条,巷道以人物命名的有李学士巷、吕二师巷;以古建筑命名的有万佛楼巷、新楼巷;以寺庙命名的有普济寺巷、三官会巷;以地貌命名的有水圪坨巷、沙沟巷;以植物命名的有芝圃巷、苇则巷;以市场命名的有挂面市巷、肉市巷;以商品命名的有豆腐巷、曹腊肉巷;以官署命名的有县官巷、镇署巷;以水泉命名的有普惠泉巷、水桥畔巷;以动物命名的有五虎庄、绣鸡巷等。
城内的四合院排列有序,均效仿北京古代建筑风格,有独式四合院、两院式四合院、穿院式四合院、毗连式四合院,现城内保存较完整有97处,列为重点保护的有8处。这些建筑讲究对称布局,房屋水磨砖墙,飞檐斗拱,雕梁画柱,五脊六兽,榆林城被誉为“小北京”。只流行于榆林城内的“榆林小曲”,是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由随军塞上的江南艺人传到榆林,再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而形成的一种俚曲,到现在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陕北民间音乐的一支奇葩。
1986年榆林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榆林城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榆林卫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