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瑶族百地风情

我是疯的

都安瑶族百地风情

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百地村是壮族的聚居地,这里有丰富、优美、奇特的风土民情。

割草练歌 百地村在每年春末夏初,逢上闲日的早上,凡是十一、二岁的男女少年都要带着镰刀、挑上泥箕跟随一两名歌师过坳上山割牛草,而后练唱山歌。

练的方法一是反复练歌喉,使声音动听圆滑,能在山谷间久久回响为优美;二要背熟五、七言歌八、九百首,三要记牢勒脚(押韵)的奥秘。经过两三年的训练,方可以放心去赶歌圩对歌。

每年练歌结束,还要进行评比。只有爱劳动、守纪律的少年才能继续参加练歌。因此,百地村的山歌手人才辈出,闻名遐迩。敬老缸家中老人六十大寿,家里的年青人便高兴地选购一只能装八九斤米的陶瓷缸回来,选择晴天丽日,举行隆重的安放仪式。请老人在厅堂正中的靠背椅上坐定后,鞭炮轰鸣,长子率领亲人依次走到老人面前致祝词:“梦卜佬康良(壮话:祝您老人家身体健康)!”而后,大媳妇献上一碗鸡汤。随着,长子搀扶老人到床上休息。这时,已出嫁的大女儿将盘散老缸”安放在老人床脚边,亲人们不论大小争先恐后献“寿米”——各人将事先用手巾包好的约二三两重大米倒进缸里,意味着给老人补粮,壮身。接着,大女婿将毛笔书写的“多福多寿”的红纸贴在缸边,仪式便算结束。安完缸,全家为老人举行丰盛的鸡晏。席间,亲人们争着给老人添酒祝寿。安“敬老缸”时,各家各户都派青年“代表”前来祝寿,他们在鸡宴结束后才进门,并倾听老人讲述有关“尊敬老人”的故事。

此后,老人如有不适的感觉,媳妇便用“敬老缸”里的米,熬成为香甜可口的肉粥,给老人吃,或待候老人请医问药加以治疗,直到康复为止。

每月初一、十五,村上的青年人走家串户,查看“敬老缸”,把粮食装满。“满”,表示“健康长寿”。起名字婴孩出生两个月,开始起乳名,男的,乳名为“当”,叫“特当”;女的,乳名为“珠”,叫“达珠”,一直称呼到六七岁。

入学读书,要另起书名,一般男的要含有“大智大勇、兴旺发达”的意思;女的要包括“贤能乖巧、如花似玉”的内容。男的书名格式是“姓加辈次加名”,如叫“黄瑞旭”的,“黄”是姓,“瑞”是辈次,“旭”是书名。女的不论辈次,只有姓和书名。婚后,当了父亲的称“卜”,当了母亲的称“密”,并在后面加上儿女的乳名,如“卜特江”、“密达灵”。

有了书名后,不能再叫乳名,否则等于骂人,是要受到众人谴责的。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我是疯的
  • 趣闻 韶敏
  • 趣闻 浓绮
  • 趣闻 永安
  • 趣闻 易真郎
  • 趣闻 理全
  • 趣闻 清馨郎
  • 趣闻 空袭的梦
  • 趣闻 浩轩氏
  • 趣闻 悦畅君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