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艺苑奇葩 大本曲(2)
绍博氏
3、大本曲传统曲本及发展前景
大本曲在大理地区流传,最低也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传统演唱的曲本相当丰富,不少优秀作品经过千百年的演化锤炼而成为经典,口耳相传,至今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关于民间流传的大本曲演唱本子,有人说三十六种,七十二记,共一百零八本。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理县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作广泛调查,发现总数已达到一百一十六本之多。
这一百一十六个曲本,良莠皆有,差参不齐,有精华,也有糟粕。当然能够流传至今,无论从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有值得保留的地方。千百年来,白族人民用大本曲来歌唱自己的生产生活,爱情和苦情,揭露旧社会的黑暗,歌颂本民族的英雄,它凝结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感情。所以大本曲在白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本曲在解放前,一直没有专业班社组织,始终保持了群众自演、自唱、自乐的方式。解放后,大本曲才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和保护。五十多年来,党的文艺政策,才使大本曲这株古老的民族文艺之花,老树发新芽,开出绚丽夺目的花朵。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大理州、大理县党委和政府,先后举办过多次大本曲民间艺人培训班、讲习班。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大本曲民间艺人,还组织一些艺人开展大本曲创作,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大本曲,配合各个时期政治形势进行宣传演唱,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为推动大本曲的迅速发展,于上个世纪在一些老艺人和文艺团体的探索下,大本曲从一人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的简单曲艺,逐步发展成戏曲。产生了有深远影响的大本曲剧。如《上关花》、《杜朝选》、《窦义下科》、《夫妻竞赛》等剧目的产生,使大本曲迅速发展成有说有唱,有戏有舞的戏剧。此后大本曲与吹吹腔结合,于1960年被省州正式命名为“白剧”,同时州里也成立了白剧团,一个新兴剧种由此而诞生。在今后的几十年中,白剧团编导演出的《红色三弦》、《望夫云》、《苍山红梅》、《阿盖公主》、《苍山会盟》、《白洁圣妃》等白剧,多次上北京演出,获得多种全国性大奖。其中《望夫云》还被拍成电视在全国播放,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深信大本曲这朵祖国民族艺苑中的奇葩,将以强大的生命力,不断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