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光饼及光饼文化(5)
爱太累
光饼的种种吃法
福清人吃光饼,花样百出。“肉搁饼”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在街边,常常有许多小挑担,挑担的一头是切开的光饼,另一头是热气腾腾的配料:用五香粉、八角香、味精、盐巴等加工成的五花肉或三层肉,蒜头酱,辣椒,炸豆腐等做成的配料。切开的光饼,夹上各种配料后,吃起来滋味无穷。据了解,街边一只“肉搁饼”价格一般为5角到一元。一个挑担生意好的时候会卖出200—300只“肉搁饼”,收入不菲。而“青提(海苔)饼”吃起来也别有感觉。“青提饼”分两种,一种纯粹只有“青提”加一些白糖,另外一种是“青提”中夹杂着细肉。两种口味有所不同。前一种价格为5角,后一种为1元。
如果将蛎饼夹在光饼里做成“蛎饼夹”,风味很独特。既有光饼的香酥,也有蛎饼的美味,民间形容“光饼夹蛎饼,咬掉嘴舌仔”。也有人喜欢用光饼夹小鱼干、虾米、猪油渣、白糖、花生等等,总之夹什么都可以,纯凭个人喜好,正所谓“光饼夹(鱼可)—— 一人一好(hào)”。光饼夹花生,吃起来味道很不一般,龙高人有“光饼配花生——鸡肉味”之说。福清另有将光饼油炸等吃法,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光饼最好趁热(鲜)就吃,否则不但光饼变得硬梆梆的,也影响了口味。尤其是“南风天”,光饼极易变软变韧。有人说,光饼很“热(燥)”,不能多吃,所以在福清民间,传闻只要将买回家的光饼放置米缸内,吃起来就不“热”了。
相信没有人喜欢吃“隔暝(过夜)饼”了,如果将“隔暝饼”放在微波炉中加热片刻,又会酥如当初。但你可别小看了“隔暝饼”,据说它可以治一些疾病,比如盗汗、胃病、腹泻、腹痛、流口水等。
据大北街73岁的林老伯介绍,光饼治盗汗的具体做法是:将一小撮五倍子研成粉末,边研边加口水,直到研成胶状。然后再将光饼切开,取有芝麻的一面,将胶状五倍子抹在饼肉里,敷在肚脐,只要连敷三个晚上,该疾就会痊愈,效果不错。
据小桥街的陈大娘介绍,光饼还能治疗小孩流口水。她说,在婴儿出生4个月后,只要喂几口光饼,以后就不会流口水了。由此便用“吃饼”这个词做为婴儿出生4个月的代名词。据宦街尾的武老伯说,焙焦的光饼配茶水,还能治“食积”呢!
咬光饼有一定的讲究。咬的时候,最好要将有芝麻的一面朝下,这样才不会伤着上颚。许多人由于不懂得这个诀窍,吃多了,往往把上颚弄出血来。
光饼的文化内涵
光饼让新一辈有机会了解传统小吃的光荣历程、深厚内涵和非凡意义,还给他们提供一个追根溯源的依据。不论哪个地方的传统小吃,都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延续,它甚至承载着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情。福清光饼同样也具备这种功能。
从表面上看,吃光饼只是一种生理需求,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独特的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光饼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有人说,“光饼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才能使它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保持不衰的生命力。这种观点值得探究。问题是,“光饼文化”支点是什么?因此,对“光饼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对福清饮食文化占据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光饼文化”反映了福清人民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具有不可磨灭的地域特点。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光饼虽质粗价贱,却寄托着福清人对先贤的崇敬情怀,更因其包含了一段历史文化掌故,而愈加显得富有内涵。光饼自从流入民间,就成为普遍百姓的家常便饭,而且每逢清明祭祖或祖宗先人冥诞之时,还成为祭祀神灵和祖先必备的供品。光饼虽质粗价贱,却寄托着福清人对先贤的崇敬情怀,更因其包含了一段历史文化掌故,而愈加显得富有内涵。
每年清明节那天,街边的光饼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面食了,而是蕴涵着一种特有的象征意味,因此,那天,人们不再计较光饼的大小与口感,而在乎它是否存在。那天的光饼虽然做得特小,但最终都成了人们最抢手的“珍品”,有时一只卖到5角、1元还供不应求。因为光饼在清明这天是祭奠祖宗先人必备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