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民俗文化(3)
艺硕子
丧葬
旧时,民间把丧葬和婚嫁并列一起,称谓“红白喜事”,因此十分重视,丧葬仪式名目繁多。死者弥留之际,亲人将其移至正房,死后烧“落 气纸”,净身更衣“入殓”。随后将死者铺草,衣物送野外“十”字路口焚化,谓“烧舖”。灵枢安放灵堂,灵柩前桌上摆祭品,焚化纸钱,并讣告亲朋前往祭奠,谓“吊孝”。富家还请道士、僧人 、礼生做道场,贫家请人唱孝歌。另外,请阴阳先生看风水择坟地。
遗体一般停放3天,孝子贤孙们的头上要戴孝,来人吊丧时,唢呐响手鸣奏,放鞭炮出迎,长子要跪地磕头“谢孝”。女儿回娘家吊孝,要请唢呐响手班子,并抬猪头豇,供香馍,家人要带唢呐响手班子,到街口或村头相迎。
出殡俗称“出棺”,一般于三天的清早,最迟不过中午。出殡前先将棺盖打开,让亲友瞻仰遗容,然后取出死者口中的钱币,扔到房顶上,解开脚上用麻绳捆住 的“绊马绳”,让其“走得顺当”。钉棺盖时,每敲打一下,亲人便哭喊“XX躲钉”:“起棺时,鞭炮齐鸣,由长子先甩“老盆”(化纸钱的瓦盆)。踢倒支棺的板凳。长子要在棺材头前“背棺”,送葬路上,唢呐响手吹个不停,沿路放鞭炮,撒纸钱。在乡间,还有“拦棺”的习俗,让孝子孝婿 们三步或二步跪地叩首。
安葬后,死者亲属到坟上烧纸焚草,谓“捂火”,又称“暖坟”。三天后家人到坟上添土“圆坟”。以后从一“七”到五“七”,“百日”,“头周年”和“三年满服”等 ,死者亲人都要到坟前祭奠。
建国后,农村一般丧葬习俗是:人死后,亲人围哭、入棺;亲人送花圈、招幛以表悼念;择日安葬,或到火葬场火化,多以戴黑纱致哀。“捂火”、烧“七”、周年祭等大体如旧时,阴阳先生看风水择墓地边远农村尚保留此旧习。
生活习惯
饮食
枣阳素有九十九条岗之称,除枣南部分水稻产区外,其他多岗田薄土,干旱少雨,产量不高,农民生活水平较差,过去曾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有女不嫁七方岗,红薯疙瘩小米汤。”
日餐习惯
枣阳习惯日进三餐(农民冬春两季节多为两餐)。一般是中午一餐较丰,早晚两餐较俭,农忙较丰,农闲较俭的习惯。枣南产水稻,习惯吃米饭;枣北产小麦、杂粮、红薯等,习惯吃面食加杂粮和红薯;枣中小麦、水稻均产,习惯米面兼食。建国后,由于大量兴修水利工程,枣北水稻迅速得到发展。民间也习惯米面兼食,杂 粮、红薯已不再作为主食。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杂粮、红薯制作的食品深受人们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喜爱。因此,杂粮身价已高于细米白面。
酒菜
枣阳民间热情好客。饮酒之风更为盛行。建国前,平时待客,多饮自家高梁酿制小曲酒和用糯米酿制的黄酒。婚丧宴请较讲究,席间除饮自酿小曲酒或黄酒,还饮大曲酒。建国后,多饮大曲酒。近年来除饮中性名酒外,啤酒、葡萄酒更为盛行。菜食,平时不少于4盘,少于4盘视为不礼貌,一般均是6至8盘,多以豆腐、豆皮、鸡蛋以及其他蔬菜下酒,讲究的还有荤菜。喜庆宴席,民间有传统的“干十碗”、“四大头”、“三滴水”有荤有素,有煎有炒,有炸有蒸,有热有凉,有干有稀。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喜庆宴请 ,除猪、牛、羊、鸡、鱼外,还有海鲜、野味之类入席。
烟茶
建国前,除一些富户和头面人物喝茶、吸卷烟外,民众一般习惯喝竹叶、菊花之类,抽水烟、旱烟,讲究的吸烟丝,俭省的吸烟叶。建国后,城乡待客均用卷烟,但也有高低贵贱之分。除饮茶叶外,还有果汁、汽水、麦乳精、豆奶等。
住宅
旧时,起房盖屋是一个家庭中的大事,因此,在动工前,要请阴阳先生择地基,选座向,安排吉日动土。建国前,民间住宅一般习惯选正屋三间,两暗一明,一 般土墙瓦盖。枣南及枣中一带的土墙,多是在水田里用石磙碾压平整后,用利刀切出来的土坯垒砌成的,瓦直接盖在木椽子上,俗称“干缮瓦”;枣北一带的土墙,多是用泥土托成土坯,晒干后砌起来的,有条件的还在墙外夹一层砖,瓦铺在用麻杆在木椽上笈好的笆箔上,俗称“翻毛鸡”。
主屋选好后,一般都在两厢再选1至2间厢房,土墙瓦盖或草屋,用作厨房和牛屋。穷家多是2至3间矮小的土墙草屋,人畜同住。无论穷家或富家均无房后开窗的习惯。建国后,住房条件得到逐步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房质量越来越高。除边远山区条件较差外,一般都建造砖瓦房,条件较好的大都盖起了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