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陆丰东海镇古村落 洪家围

沛蓝

广东陆丰东海镇古村落 洪家围

日前,汕尾市陆丰市东海镇洪家围被认定为第六批广东省古村落,据了解,洪家先祖于清朝雍正年间自海丰迁居至陆丰东海滘(今东海镇),在洪家围置业建寨居住,历时近300年。洪家围建筑风格独特,其中“五马拖车”“三街六巷”“文畔柴门斗,武畔石门斗”等特色的建筑风格,最让周边居民津津乐道。寨内民居屋檐、斗拱风格古朴,诉说着数百年历史的风风雨雨。

洪家围的总体结构是五马拖车加三街六巷,占地面积10500平方米,兴盛时期,围内既有大宅、祠堂、花园、戏台、楼台亭阁,甚至有重兴庵等,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洪家围始建于雍正八年,即陆丰建县的前一年,沧海桑田,如今围内具有五马拖车格局的永思堂祖祠、“文畔柴门斗,武畔石门斗”等特色建筑保存较为完整,重修后的重兴庵也依然在。围内民居屋檐、斗拱风格古朴,多口古井在街巷之中散落有致,门楼脚下古朴的石门斗“斑曲”纹理清晰可辨。

广东陆丰东海镇古村落 洪家围

颇具神秘色彩的围寨

说起洪家围的兴建,颇具神秘色彩。

洪氏先祖系普宁县人氏,长年在江浙一带收集丝绸销往海外,于明代迁居海城。到了雍正年间,洪家主事人洪宝楼经营有方,积累了丰厚的资金。当时的人都比较迷信,为了好上加好,洪宝楼请了一位堪舆先生,在海城四处看地,准备建造一幢能够安身立命、传之后世的大宅。

堪舆先生喜食红膏蟹及乌耳鳗,每餐必备。洪宝楼专门在鱼肆定购,并预付长年押金。这一天,前往鱼肆提货的家奴空手回来,身旁跟着鼻青脸肿的鱼老板向洪宝楼禀报,今天的红膏蟹及乌耳鳗让一个恶霸强买了,鱼老板不肯,还挨了一顿打。洪宝楼强忍怒气安慰了鱼老板,并让家奴拿钱给鱼老板,让他再去进货。不过,事后,他越想越气,将这事说与堪舆先生听,堪舆先生见洪宝楼发火时满面红光,又知道他系虎年虎月虎日虎时出生,料他将来必富甲一方,于是劝他强龙不压地头蛇,世上佳地很多、不必局限于海城。

洪宝楼请教堪舆先生,是否心中另有佳地?堪舆先生带着洪宝楼来到海城东面约100里的东海滘,这天,两人登上龙山顶,看到一片荒埔,堪舆先生十分兴奋,指点荒埔:这是个虎地,何处为头,何处为尾,正适合建造大宅。最妙的是,还有一个码头(在今鲤鱼潭村前的池塘,原本与海相连。),当时与海外通商主要靠船只,这对经营海外丝绸生意的洪家来说,颇有特别意义。

洪宝楼听从堪舆先生的意见,大兴土木。据说从奠基到落成,足足花了十八年的时间,有一位泥水师傅,奠基时刚刚生下儿子,到落成时,其儿子十八岁,也参与建设了。期间,洪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据说其财产超过了陆丰巨富陈天尹。

坊间流传,洪宝楼迅速成为陆丰首富,是“仙人送宝”的结果:据说洪家围在兴建时,有一天门外来了十八个大汉,这群不速之客个个挑着沉重的担子。领头的身穿唐装,戴着金边眼镜,手执一把扇子,温文儒雅,这人自我介绍是海上行商,这次因船只出了点事故,造成人货滞留。恰好从贵地经过,特借宿一夜。洪宝楼原本是好客之辈,加上来的是同行,因此备酒备饭热情招待……次日,天蒙蒙亮,仆人请客人早餐,不料,不速之客已无踪影,十八担担却原地不动。洪宝楼忙让仆人把门锁好,待客人回来时交还。谁知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客人始终没有出现。有一天,洪宝楼好奇地打开担子一看,却原来装着一个个金元宝。

广东陆丰东海镇古村落 洪家围

围寨的显赫过往

老洪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陆丰首富。

关于洪家富甲陆丰的说法很多,比如当年富甲一方的陈天尹的女儿,还嫁给洪宝楼当二房夫人;比如陆丰建县后,陆丰大户给玄武山元山寺赠匾的共十八块,洪家围占了十四块,可惜这些匾额均毁于文革;比如当时陆丰大户在龙山顶商量修桥造路的公益事业,洪家没有参与,被推为首富者从龙山顶望见洪家围的深宅大院,自愿让出:“我们这些人财产合不起都不如洪家多。”于是洪家主事人被邀请坐了头把交椅。

洪家围内不单住了洪氏子孙,还住了姓沈和姓连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洪宝楼是一个重情义且慷慨的人。当年洪宝楼生下十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怕女儿远嫁,于是在围内指定一处房屋给姓沈的女婿居住,当时坊间流传的“嫁仔娶心哺”(嫁女儿同时也等同于娶媳妇)的故事即指此。至于连家则是洪宝楼的表亲,洪宝楼也在围内指定一处房屋供其居住。

洪家围落成后,洪家多有读书的子弟,不少人取得贡生、庠生等功名,也做过官。不过取得功名最高的却是洪宝楼的外孙沈肇邦,黄墨园《陆丰乡土志》载“沈肇邦奋学”条:沈肇邦,县城新圩人,自少奋学诗文,雄胆有魄力。尝肄业龙山,家贫饔飧不给,妻洪氏少有贤德,私自忍饥推食之。邦恒在龙山遥望其家炊烟起,始归而食,否则奋学不辍,晏而(如)也。故常自号龙山为望烟台云。其胸怀诚超然远矣。嗣嘉庆中举于乡,任直隶沙河县令,甚有能声。从这则记载看,沈家在洪家围居住,却颇能奋志自立。而连家也人才辈出,据说是占了围内的文曲星地。

有清一代,洪家围一直是海陆丰大户人家的代名词。

据传在民国时代,陆丰的县长还曾到洪家围避难,因其门户众多,便于躲藏出入。

进入新时代,洪家围早已被并入东海镇区。无论洪家、沈家、连家,都涌现了众多人才,三家的后裔也大都搬出围外另建新屋。其显赫的过往已沉淀为坊间一个豪华故事。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沛蓝
  • 趣闻 莺莺子
  • 趣闻 润兴郎
  • 趣闻 月悦
  • 趣闻 惟美伤
  • 趣闻 平青桑
  • 趣闻 玉翠子
  • 趣闻 觅雁子
  • 趣闻 虹影
  • 趣闻 逸致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