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登山海关澄海楼
七玥
澄海楼位于山海关老龙头长城,始建于明末,为万里长城东端第一座城楼,亦是老龙头景区主要景点。
澄海楼前身为明初年修建的“观海亭”,明万历39年 兵部主事将观海亭扩建为澄海楼。“澄海”即“大海澄清 海不扬波”。是流传于世的一个典故,象征圣人治国天下太平,曾被称作“知圣楼”。
老龙头是明蓟镇长城的东端起点,北距"天下第一关"四公里,孤兀于海中,波摇涛撼。历来被称为长城风光中的一绝,而坐落于老龙头最高处的"澄海楼"又可谓绝中之绝。
澄海楼建于明代末年,高三丈,长二丈六尺,宽一丈八尺,楼上有一块匾额:"雄襟万里",为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题,另外还有两快匾额:"元气混茫"、""和一副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都是清代乾隆皇帝亲笔御题。两侧的墙壁上还镶有几块卧碑,上面镌着几位帝王学士的诗。
澄海楼是登临观海的绝佳处,在澄海楼上俯身下望,可见"入海石城"吞波吐浪,激起层层雪涛;极目远眺,海天一色。长风吹来,巨浪奔腾。这种气吞海岳的奇观,在他处难得一见。明清以来,历朝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常常云集于此,观海赋诗。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个皇帝,一共登临澄海楼九次,其中乾隆帝来得最多,四十年中,先后五登澄海楼。
乾隆五登澄海楼,时间都是在深秋或初冬时节。和清代的其他几位皇帝一样,乾隆也是到关外祭祀时路经此地才上的澄海楼观海的。
清朝初期几个皇帝常常要率领百官司到关外祭祀,以示不忘根本。他们出关祭祀有两个内容:拜谒祖陵,祭祀长白山。清朝的祖陵在关外共有三处:
一是承陵,在今天辽宁省新宾县城西北的启送山南麓,承陵为什么选在那儿呢?因为新宾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后的第一个都城,努尔哈赤的父亲及远祖都葬在这儿。
二是福陵,即今天沈阳的东陵。当年努尔哈赤在宁远城被明朝大将袁崇的红衣大炮击中,不治而死,就葬在了这里。
三是昭陵,即今天沈阳的北陵,葬着清朝第一帝皇太极。清入关后,又新选了两个皇陵,东陵和西陵,都在河北境内。清初诸帝出关,还要到长白山祭祀,因为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
乾隆第一次登临澄海楼,是在乾隆八年(1743年)十一月十六日。那一次他是从沈阳拜谒完祖陵之后,还京途中路过山海关的。他率领群臣来到老龙头,兴致勃勃的地登上了澄海楼。当时有个规矩,地方官每年都要定期修理打扫澄海楼,以备皇帝登临。乾隆等人来到澄海楼,楼里里外外早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乾隆登上澄海楼凭栏远望。正巧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雪,远山千峰皑皑,银光闪烁,与雪峰相辉映的是海波澄清,一碧万倾。乾隆见天海相容,浑然难辨,心中大悦,连连叫绝,称为"奇观"。他命人在澄海楼上大摆宴席,要与随从的大臣联句赋诗。当时跟在乾隆身边的大臣有张照、梁诗正等人。张照是康熙年间的进士,这个人精通音乐,尤其工于书法,很受乾隆赏识,每次出行,必随侍左右。梁诗正乾隆时期官至东阁大学士,朝廷中有什么重大的编撰工作,都由他亲自裁定,学识十分渊博。
乾隆一说联句赋诗,群臣自然纷纷应和。对着楼外的海色,乾隆突然又生出一个新点子。他对张照、梁诗正说,来到澄海楼必要吟咏大海,但吟咏大海不得言水,要仿照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咏雪禁体的样式,一律禁用水部的字入诗。
欧阳修在汝阴作地方官司的时候,曾在一个大雪天,邀集许多文人雅士到他的聚星堂中赋诗,但规定,凡是涉及到雪的地方却不能用雪字。许多宾客一听此令,大多都搁笔不敢写了。后来有人赋诗再用禁体,往往都取典于欧阳修的这段轶事。其实,禁体并非欧阳修所首创,最迟在唐代就已出现了。咏雪又不得言雪这种禁体,唐代的杜甫、韩愈等人都曾用过,在这方面,公推韩愈的两句诗写得最好:"随风且开叶,带雨不成花",写的是雪花,但又没有明说是雪花,可以说是够绝的。
乾隆皇帝当下与群臣用禁体联起诗来。他先起头,说了三句:"康回昔凭怒,使地东南倾。太始本无使……"大臣张照接下来说"常盈是不盈……"。君臣一递一接,联了大约七、八十句,兴犹未尽。不过,言水而不得用水字,自然是十分蹩脚,诗作得也就佶屈聱牙,晦涩难读。好在联诗是为了登临欢宴助兴,他们自己能懂也就行了。
乾隆皇帝第二次登临澄海楼是十一年以后的事儿了。那一年(1754年),乾隆是秋天从北京出来的。他先是到了吉林的长白山祭山,然后到了盛京(即今沈阳)拜谒了祖上的陵墓。初冬时节又来到了山海关。这一次,先到了老龙头西边的"龙王庙"、"天后宫",之后,再次登上了澄海楼上赐宴群臣。席间,乾隆命随从大臣汪由敦和刘纶还用上次来澄海楼中用的禁体联诗。君臣轮流联了起来,很快咏出了联句二十六韵。这些联句表达出了登临澄海楼眺望沧海的舒畅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一些人事沧桑、岁月如流的感慨。宴罢,乾隆命汪由敦将这些联句题到了澄海楼的墙壁上。这些题刻保存了近一百五十年,后来,八国联军占领老龙头,与澄海楼一起被毁掉了。
乾隆第三次来到山海关登临澄海楼是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秋天。过去乾隆每次出关祭祖,一般走的都是古北口、喜峰口等长城的关口,回来时才由山海关路过。这一次,他出入俱由山海关通过。一去时,虽说也路过了山海关,但他不敢在祭祖之先就游玩赏景,可能怕人说什么闲话吧,就没到澄海楼,回来时他可能觉得祭完了祖灵一身轻了,就率领随从的大臣们又登上了澄海楼。这一次没有什么新花样,只不过还是仿照旧例,用禁体与群臣联句赋诗而去。这些联句也和上两次的一样,看不出半点新意。乾隆第四次登临澄海楼是在第三次登临之后的第三年,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这一次乾隆登临澄海楼并没有与群臣联句赋诗,只是作了两首《澄海楼观海》诗,陈词滥调,用典很多,不见真情。不过,这次登临,乾隆倒是发现了一点问题。他向内阁发了一道诣谕说,大海是众水所朝拜归附的地方,最能显示明灵,一般临海的地方都有海神庙用于祭祀。乾隆着令在澄海楼一带滨海的地方建立一座海神庙,以便他亲自祭海。很快,这座海神庙便建成了,称为北海神庙,就在澄海楼的西边,乾隆亲自写了匾额:"汇溟宁宴",意即海平世安。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他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了澄海楼。这一次,他首先到了他亲自赐命修建的北海神庙,做了一番祭告,无非是保佑他的皇家长治久安等等,然后,他登上了澄海楼。这一年,乾隆已经七十二岁了。这位老皇帝抚今追昔,不胜感叹。自己第一次登临澄海楼时才三十多岁,正当身强力壮,而今却老态龙钟,步入古稀了。也有可能感到自己不会再来了,乾隆乃命随从大臣还是用禁体与他联名,奇怪的是,这一次联名,乾隆的诗中表现了一种少见的磊落雄放,时有壮语出现。也有可能这是一种回光反照的心态吧。
乾隆皇帝一生中喜好巡游,他每到一处都要大张宴席,赏景作诗,助长了一种奢侈铺张的风气,他五登澄海楼就是其中的一例,奢侈风气蔓延无阻,从而导致了全国的民心思变。果然就在他八十五岁刚刚将皇位让给嘉庆的那一年,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便爆发了。从乾隆以后,嘉庆、道光皇帝也登临过澄海楼,但次数、气势、规模却远逊于乾隆,恐怕这也是从乾隆的身上吸取了一些教训吧。
登上老龙头的澄海楼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气吞海岳,使人心襟大开,豪情满怀。更为奇特的是,有时海面上风号雷吼,浊浪排空,岸上风声阵阵,木摇草伏,而登上澄海楼观海的人却静寂不觉,这便是名闻古今的“海亭风静”胜景。
传说夜间登楼还有可能欣赏到“沧海明珠”的奇观。夜深风静之时,澄海楼面对的大海上,会忽然间群星璀璨,光芒四射,犹如出现了一个闪烁的灯市,五彩纷呈,令人陶醉。据说这是因为老龙头一带海里盛产大蚌,众多大一张嘴时露出腹中的珍珠,就形成了这种不可多见的奇景。
澄海楼前有一块古碑,高2.65米,宽0.7米,上面只有四个赫然大字:“天开海岳”,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这四个字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传说这是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年东征高丽时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