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 谜一样的民族(16)
嘉美子
三个教派的人虽都认为自己是犹太人,但在对待“谁是犹太人”问题上有不同的理解。正统派坚决主张固守犹太教法典中的“哈拉卡”规定,而开明派则普遍赞同参照公民鉴别标准并结合教义来给犹太人下定义。
今天的“犹太人”(Jew)一词是由希腊语通过拉丁语(Judaeus)转译到英语的。它溯源于希伯来语“耶胡迪”(yehu山)。此词原指以色列12个支派中犹大支派的全体成员。公元前722年,北方的以色列王国被灭后,仅存犹大王国。由于犹大王国保存着原先的民族特征,因此“耶胡迪”一词用来称南部王国的所有居民,后来又泛指所有12个支派的成员。“犹太人”主要在以色列本土以外的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中,以及在希伯来语以外的语言中使用,而以色列本土上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则称自己是“以色列人”(yisrael)。严格的犹太人定义是,由犹太父母或皈依犹太教的人所生的孩子是犹太人,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后所生的孩子应按其母亲来确定。《塔木德》规定:“以色列妇女所生子女为犹太人,异教妇女所生子女不是犹太人”。这一规定称“哈拉卡”规定。因此广个由非犹太母亲生的孩子尽管其父亲是地道的犹太人,必须通过改宗仪式后才能被算作犹太人。但是改宗仪式需要改宗者承认犹太教教义,严格遵守所有戒律(有613条之多),而对这些戒律绝大多数真正的犹太人也没有能完全做到。
以色列建国后,随着大批移民的来到,犹太人定义问题突出出来了。1958年曾因身份证上“民族”一栏的登记问题引发了一场内阁危机。关于民族识别问题,以色列宗教党派要求必须按照“哈拉卡”准则。但是世俗政党坚持认为只要确定其本人与犹太民族有一定联系就应该登记为犹太人,也就是说,与犹太人命运的一致性应该成为证明其犹太身份的足够理由。因为在二次大战的大屠杀期间,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遭到杀害,纳粹并没有按“哈拉卡”规定来认定谁是犹太人。《回归法》规定:“凡犹太人均有移居以色列之权利,但原为犹太人而今已自愿皈依另一宗教者除外”。1970年的修正案对什么样的人是犹太人再次作出解释:母亲是犹太人或已经皈依(犹太教)而不属于另一宗教的人.,,都被认为是犹太人。由此可见,识别犹太人的一个最主要的前提是宗教信仰。因此在以色列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一个按“哈拉卡”规定属于犹太人但改奉了其他宗教的人的问题,曾经有过一个名叫奥斯华尔德·鲁凡森的人,他的母亲是地道的犹太人,但他本人却改信了天主教。如按“哈拉卡?’规定,他是犹太人,但按《回归法》修正案,却遭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