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 谜一样的民族(2)
嘉美子
钱,也是上帝
大流散后,犹太人客居他乡,势单力薄。为了生存,必须从事小商小贩、放债入利等一些低贱的职业,因此在居住国形成低人一等的形象。而同时作为“有钱人”形象的崛起,又必然引起居住国居民的妒忌和掠夺的野心,这是犹太人不断遭受迫害的又一个原因。再加上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的误导,犹太人则历来被取笑糟蹋,成为贪婪、吝啬,最善于“巧取豪夺”的投机商人的化身。
一个经历磨难的民族在消费时难免节约,但这和“吝啬”是万万不同的。事实上犹太人以金钱为真正的上帝,面临文化同化,他们都以对钱的信念而不是宗教信仰作为犹太“血”的界定。因为流散世界的犹太人为了生存,必须珍视钱,加之他们没有土地和固定资产,这就养成了他们长期经商的传统,钱是犹太人逃亡时最便于携带的东西,也是他们赢得生存权的保障。因此,“赚很多钱”就成了犹太人的安全保障和寻求在受压迫时心理平衡以及征服对手的有力手段。
正因为钱的“准神圣性”,犹太人对钱非常珍爱,却决不做守财奴。犹太人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慈善与施舍不仅是他们的义务,更是他们的责任。犹太社团专门设有“吃饭日”制度,穷困的犹太学生可以分别到不同的犹太人家中去吃饭。也因此,犹太乞丐承袭了一身傲骨。就连在犹太餐馆里工作的侍者,脸上也透着傲气。一则犹太笑话中调侃道:有个犹太乞丐来到一座大都市,他摁响了一个富裕犹太人家的门铃,恳求得到些施舍。开门的女主人很尴尬地说家中没有现钱,并建议乞丐第二天再来。“不用了”,乞丐答道,“因为延期信贷,我已错过了一个发财时机。”除了犹太人的乞丐,恐怕再没有哪个民族的乞讨者会如此理直气壮、挑三拣四了。
血液里的信仰
在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犹太商人夏洛克对反犹主义者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他(安东尼)曾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元的生意,讥笑我的亏蚀,挖苦我的盈余,侮辱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应该怎样?报仇呀。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报仇呀。你们已把残虐的手段教给我,我一定会照你们的教导实行,而且还要加倍奉还哩。”犹太人于是成了睚眦必报的小人。
犹太教没有基督教的“原罪”观念,但《塔木德》认为,与幸福相比,人在苦难时更应该欢欣。因为,如果一个人终生幸福,说明也许他犯过的罪尚未被宽恕,但是通过受难,人所犯的罪便被宽恕了。灾难是好事。因此,每一个靠着对上帝的忠贞,在流散中不被异族同化的犹太人都相信,一切苦难都是上帝为惩罚他们的罪行而特意安排的,届时救世主自会拯救他们脱离苦海。流散的苦难生活,正是上帝对他们所犯罪孽的惩罚,他们只有忏悔和改过,上帝才会宽恕他们。显然犹太人是懂得忏悔的,每一次磨难来临,他们依赖着对上帝的敬畏,才顽强地生存下来,从来没有抱怨和放弃,更不会因自己遭受的苦难而迁怒于其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