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客家民俗 三月三 放风筝

寻芹

瑞金客家民俗 三月三 放风筝

清光绪元年《瑞金县志》载曰:“(清明日)儿童放纸鸢,北方在灯节,闽广在重阳,瑞俗在清明,盖各处风俗不同也。”

又俗谚云:“二月二,搓麻绳;三月三,放风筝。”“杨柳生,放风筝。”

据《韩非子》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里的“木鸢”就是薄木片做成的鸢鸟。宋高承《事物纪录》则云:“纸鸢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做。高祖之征陈希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之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也。”五代后汉的李邺,受口吹竹笛可以发出响声的启示,在纸鸢前端缚上竹哨,纸鸢升上空中,受到风吹,便发出像古筝一样悦耳的声响,故纸鸢又称“风筝”。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到了唐朝时,风筝不仅装有弦和笛,而且还有人在风筝上安装灯笼或小灯。夜晚风筝升空,华光点点。明清时放风筝已十分盛行。《北京竹枝词》再现当年的情景:“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试立御河桥上望,纸鸢无数夕阳中”。

放风筝是一项极富情趣的娱乐活动。南宋时杭州就曾流行过“斗风筝”的游戏。每逢清明时节男女老少便手持风筝,争相逼攀,空中筝鸣,半月不绝,盛况空前。明清两代放风筝也盛极一时,清代诗人高鼎《村居》诗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更是一幅精美的村童嬉戏施放风筝图。

放风筝有利于身心健康。《燕京岁时记》云:“放风筝,最能清目”。《续博物志》又云:“放风筝时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近年来,放风筝的医疗保健作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国外成立了多家风筝医院和疗养院,采用“风筝疗法”治疗神经衰弱、抑郁症、视力减弱、少儿弱智等症状,疗效显著。对于时下青少年沉湎网络、缺少运动、体质偏弱的普遍现象,春天外出放风筝无疑是一项集休闲、娱乐、有益身心于一体的健康户外运动。

风筝在中国有北鸢、南鹞之分。传统样式有串型风筝(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蜻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串类风筝是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像穿糖葫芦似的拴在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这类风筝升力强劲,气势恢宏,具有生动活泼、龙活活现的艺术表现力。代表作品有龙头蜈蚣风筝,一字大鹰风筝等。板子风筝即平面风筝,它的升力片是主体,无凸出部分,风筝四边有竹条文撑,如民间广泛流行的脸谱风筝、双鱼风筝、青蛙风筝等。这类风筝扎制容易,飞升性能好,适合表现多种题材,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一种。为了便于起飞,这些风筝一般都挂着一条长长的“鸢尾”或穗子,以求平衡,八卦风筝、龙凤风筝是这类风筝的代表。硬翅风筝是用上下两根横竹做成翅膀的骨架,中间竖长方形竹条固定两翼,糊上面料,形成三角风兜,有较好的起飞性能和稳定的放飞效果。硬翅风筝的硬翅是固定形式,而硬翅范围以外的造型与骨架结构则随内容题杉的不同而变化。软翅风筝的升力片(翅)由一根主竹条构成,翅膀的后半部是软性的,没有竹条依附。它的结构,不同于硬翅风筝,主体骨架多数做成浮雕式,骨架有单层、双层和多层。这类风筝可以表现的主题范围很广,种类较多,题材有禽鸟、昆虫、金鱼等,制作时大都模仿其形,手法高妙,能给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感觉。

风筝制作工艺考究,集扎、糊、绘于一体,其骨架结构、系线的位置、线的长短和根数、迎风的角度和力度,都很有讲究,否则就飞不高、飞不稳。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如“扎”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风、线、放、调、收。

内容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