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客家民俗 三月三 放风筝(2)

寻芹

很多人一边放风筝,一边还要对风筝进行改进或调整。风筝的题材丰富多彩,造型夸张,绘制精细,并充满着美好的理想与寄托,如蝴蝶、燕子表示春天的到来,荷花、鸳鸯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蝙蝠、仙鹤童子寓意福寿,龙与凤表示欢乐吉祥、国泰民安。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月三上巳或清明节期间赛纸鸢、放风筝民俗,起源于民间“断鹞放灾”信仰。初时,人们将所有的灾病写在纸鸢上,待风筝高飞之际,剪断风筝线,当纸鸢随风飘逝之时,也象征着所有的灾病都随风筝一一消逝。藏族老人放风筝,至今还在风筝和线的接头处,插上一柱香,风筝飞到一定高度时,香火将线烧断,风筝便随风飘去,飘得越远,说明自己越健康长寿。另一方面,农家更希望那些在田亩上空的纸鹞能驱走畦间的恶鸟、害虫,以祈得一年五谷丰登。

以瑞金为代表的赣南客家多三月三放纸鸢,而以惠州为代表的粤东、粤北客家则在九月九放风筝。

惠州风筝俗称“纸鹞”。俗谚云:“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海陆丰客家则俗谚曰:“九月九,风筝半天走。”

清代粤东、粤北客家地区地方志多有九九重阳放纸鸢民俗的记载。

清乾隆四十八年《归善县志》(今惠州惠阳县)载曰:“(重阳)童子放纸鸢。”

清乾隆二十八年《博罗县志》载曰:“(重阳)童子放纸鸢为戏。”

清同治十三年《河源县志》载曰:“(重阳)儿童放风筝为乐。”

清嘉庆二十三年《龙川县志》载曰:“重阳登高,儿童多放纸鸢。”

民国《长乐县志》(今梅州五华县)载曰:“(重阳)儿童以放纸鸢为乐。”

民国十八年《兴宁县志》载曰:“九月九日,士民携酒登高,祀石古神。小儿做打小纸鸢斗胜。”

民国二十年《海丰县志》载曰:“(九月)儿童多放纸鸢,其能鸣者,名‘响弓鹞’。迨重阳,登高坡岭,附城毕集,风筝之韵上彻云霄。”

清乾隆十年《普宁县志》载曰:“(重阳)文人墨客或携酒入山寺游玩为乐,小而咸于高处竞放风筝。”

清康熙二年《乳源县志》载曰:“九月九日登高,饮茱萸、菊酒。儿童竞放风鸢,或以红绿纸做风车,乘风团转为戏。”

民国二十六年《清远县志》载曰:“重阳登高,放风鸢。”

民国二十三年《仁化县志》载曰:“重阳,携肴酒登高山,饮酒宴会。各儿童放风筝。”

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曲江县志》载曰:“重阳上墓,仍登高饮茱萸酒,儿童竞放风筝。”

清同治十三年《韶州府志》载曰:“重阳上墓,仍登高饮茱萸酒,儿童竞放风筝。”

各地客家民间的纸鸢、纸鹞、风筝,多为四方平面或三角平面,带一长长尾条表示“鸢尾”。风筝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吉祥年画、天地诸神神像相似,总体上属于吉祥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筝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条,调整好绳线,即可在空阔、高岭处放飞。有一种不带尾条、四方状纸稍大的风筝,俗称“阿婆鹞”,即板子风筝之一种,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内容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