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正月十五元宵节习俗(2)

尘暮夕

社火

安阳灯节期间是民间歌舞最活跃的日子,有狮子、高跷,大鼓、高台、竹马、早船;龙灯、耍大头和尚,扑蝴蝶和吹奏乐等等,它们由民间的文化组织-—‘社’、‘会”组办,俗称“社火’。灯节演出称‘兴社火’“赛社火’。灯节社火旧时许多地方从正月初七便已开始训练,直到正月十三。从十四日请神开始‘亮相’或称‘预演’,活跃演出连续三天,热闹非凡。

闹社火的来历 ,民间这样传说:

一年四季的节日这么多,为啥只有在正月十五才热热闹闹地耍社火呢?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早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没有房子住,不是住在树林子里,就是挤在山洞里。那时候,大山里,平川上,天天都有凶恶的野兽猛禽出来吃人。人们躲又没处躲,打又打不过,天天都有很多人被野兽吃了。特别是进入冬季逢年过节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山上没了小动物,地里没了庄稼,那些野兽就更凶啦,见着人就吃。

安阳正月十五元宵节习俗

为了过上太平日子,人们就凑在一块儿出主意想办法,慢慢地发现,那些凶猛的野兽也有强弱之分,也有内部争斗。为了争夺地盘,抢夺食物,经常互相残杀,今天你吃掉我,明天我吃掉你。只要狮子、老虎,豹子一吼,别的野兽就吓得四处乱跑;凤凰一叫,所有的鸟就像吓破胆似的,连翅膀也张不开了。

于是,人们就开始模仿狮子的吼声造了一个锣,模仿老虎的啸声造了一个镲,模仿豹子的叫声造了一个鼓,模仿凤凰的鸣声造了一个笛子。每当逢年过节,飞禽走兽蜂拥而来的时候,大家就拿出锣、镲、鼓、笛子来,吹吹打打,又蹦又跳,一直闹到天亮。飞禽走兽远远一听,认为自己又闯入了狮子、老虎、豹子和风凰的地盘,无不吓得狼狈逃窜。后来,一代代传下来,就成了一种习俗,这就是正月十五闹社火。

安阳,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还有正月十六的

安阳桥庙会

安阳桥村共有三个庙会,分别是农历正月十六的安阳桥庙会、农历五月二十三麦奶奶生日庙会和农历九月十三关爷生日庙会。

安阳正月十五元宵节习俗

关于安阳桥庙会的起源,《安阳市北关区志》有如下记载,“关帝庙建于明朝洪武年”,又根据安阳桥村村民的口传,“建庙即起会”,那么安阳桥庙会即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安阳桥庙会的兴盛与明朝经济的繁荣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安阳桥一带漕运的兴起,造就了安阳桥一带商业的繁荣。并且在安阳桥庙会的发展过程中,庙会所围绕的中心( 庙宇)也在发生着变化。原来安阳桥南端有一座大王庙,每到正月十六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集聚到这里烧香磕头,伴随有些小摊贩,卖些小孩杂耍。安阳桥村村民说,安阳桥村正月十六庙会是由叩头敬神演变而来的。由此看来安阳桥庙会最初是为祭祀“大王”而兴起的庙会。

安阳正月十五元宵节习俗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安阳桥庙会移到了安阳桥东北边河岸上的关帝庙。当时关帝被人们供奉为财神,商户及财主为保护自己的事业兴旺,集资在关帝庙前建了安阳最大的戏楼,每逢农历正月十六和农历五月二十三两个庙会,村民都要请戏班在戏楼唱戏,老百姓则在河坡看戏。

解放后,关帝庙前的戏台被拆毁,安阳桥村委会又在村北的南顶老爷庙上新建戏台。安阳桥庙会又移到了南顶老爷庙附近。庙会时唱戏一天。南顶老爷庙东为牲畜、农具交易市场,西为生活日杂交易和小吃市场。庙会越来越大,正月十六庙会期间,各街、村出民间艺术节目,庆祝一番并祝福来年事业兴旺、五谷丰登。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玉轩
  • 趣闻 未了情
  • 趣闻 凌熙
  • 趣闻 润杰
  • 趣闻 子惠氏
  • 趣闻 感情骗子
  • 趣闻 松申君
  • 趣闻 月悦
  • 趣闻 陌の路
  • 趣闻 惆怅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