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独特的春节习俗
雨玉郎
竹溪县地处秦巴山区,城乡居民多为湖南、江西和湖北黄冈、黄陂等地移民后裔,久经历史流变,与本土及周边山民“入乡随俗”,既保留移民原有的优秀年俗文化遗风,又兼收并蓄地域特色年文化精华,因而形成了竹溪别具一格的年俗文化。
千家万户吃“打糖”
古往今来,竹溪人过大年的糕点,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首屈一指数“打糖”。每年进入农历腊月,农家巧妇们施展独门绝活,用包谷褪皮后的珍珠米浸泡,加上麦芽,石磨推成浆,大锅熬制糖稀。在簸箩里撒铺一层炒熟的玉米面粉,把糖稀倒进簸箩冷却,上面再撒一层熟玉米面粉,以防粘连。冷却的包谷麦芽糖硬似铁,需要用锤击棒敲才破碎,便于分而食之。因此,这种相当于玉米饴糖的原始甜食品,被山民称为“打糖”,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糖果点心,吃“打糖”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农家还用“打糖”化稀,作为爆米花、芝麻糖、红薯条糖团儿的粘合剂,制成系列产品。
民间歌舞“万民伞”
“万民伞”是表现竹溪地方风俗过年习惯的一种民间歌舞娱乐表演形式。伞用竹篾作骨架,比普通雨伞大三四倍。伞面由红黄色纱绸扎制,色彩搭配绚丽多彩,鲜艳夺目。伞盖按四方八卦缀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四季如意”、“五谷丰登”的图案,寓意太平盛世,万民喜乐,故称“万民伞”。“万民伞”制作讲究“配彩”,伞盖若是红色丝绸,就用金黄或粉绿丝穗滚边;若是黄色华盖,则周边滚绣火红或橙红丝穗,使人赏心悦目。
竹溪“万民伞”歌舞表演形式,据传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竹溪盛产贡米,百姓千里迢迢肩挑背驮将贡米运抵京都,不少挑夫累死病死他乡。当时在京都任兵部给事的一位竹溪籍官员,设巧计让皇帝赦免竹溪稻米纳贡,救乡亲于倒悬。百姓感恩戴德,送“万民伞”表谢忱。乡民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敬送“万民伞”。后来,“万民伞”演变成民间大型歌舞娱乐形式,传承了几百年。“万民伞”表演队伍人数不限,少则二三十人上台表演,多则百人左右游乡或场地演出。擎伞人是领队,转场游乡时,撑伞人走头阵边扭边舞边唱,表演队伍紧随其后,踏着“打长板”锣鼓点节拍,秧歌式边扭边走唱和声。场地表演时,手撑“万民伞”的人居场地中央,其余围圈牵手起舞,随着鼓乐“跑滩调”快节奏,跳跃起舞、热烈奔放,声势浩大,振奋人心,群情激昂。
正月十六“游百病”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竹溪县男女老少倾家出动,万人空巷,参与“游百病”文艺观赏活动,从古到今,习俗未改。游春游园游百病,看景看人看花灯,这项活动既是春节文艺活动的顶峰高潮,也是社火灯会闹新春煞尾和春耕大生产活动的正式开始。
这天,身着节日盛装的城乡居民,聚集县城广场,观赏闹花灯。全县各地的文艺宣传代表队赴会表演拿手戏,使出看家本领,舞龙灯、划彩船、平船、耍狮子、踩高跷、骑竹马、打莲湘、玩蚌壳、拉犟驴、老背少、板凳拳等民间歌舞荟萃,应接不暇。最多时,有170多只彩船、30多只狮子、513个表演节目。
汇演比赛结束,人山人海的观众随着各路人马开始“游百病”,穿越大街小巷,走马路田埂,赏风景野趣,看文艺表演,晚上观花灯,直到深夜“锣儿不响鼓不敲,火化龙灯卸戏袍”,才正式结束正月十六“游百病”。从此刻开始,一心开展春耕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