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饮食习俗(9)
凌夜鸟
饮酒之俗
古代泉港人常饮家酿醇酒,粮食花果皆供糟汤。有常见的米酒、地瓜酒和荔枝酒等。酒用酒糟蒸造者,为烧酒;用白曲蒸造者,为甜酒;取白甜酒和烧酒煮成者,为蜜林擒。古来以喝烧酒居多,至今泉港人还称饮酒为“喝烧酒”。民国年间,渐有北高粱、国光酒、绍兴酒等外来酒。80年代以来,盛行啤酒或低度白酒,马爹利、威士忌、人头马等进口洋酒也出现在宴饮桌上。
家常品饮,重酒不重菜,小菜一碟,或花生数颗,也无碍饮兴。逢上冬至、清明、除夕等节令,合家聚餐,则必以酒相敬,即使不敢喝的,也要将酒掺到汤食中,如排骨汤、鸭汤,一并喝下。款待客人,即使满桌佳肴,如无酒下菜,主人也会自愧不成敬意。酬酢宴会,更离不开酒,主人常以有高档名酒请客而自豪。许多人家自己买来中药,浸于酒中,每晚一小杯,长年饮用,健补身体。产妇一般喝老酒,即糯米酒,此酒度数底,营养高,含糖分,易入口,坐月子时一天至少要喝两次。
酒席之上,除了相互敬酒干杯,也常猜拳助兴,拳令都用闽南方言。出拳有一条“拳不离拇”的规矩,除非你不出指,出指则必须出大拇指。再则如果喊“八”,只出二指,那就犯规了,因为与对方的五个指头加起来也只有“七”,如此出手叫着“出土拳”,有时要罚酒。酒令也不能喊“五”,喊“五”被称作“女人拳”,按科学计算,“五”的命中率较高,不禁会造成竞相喊的局面。
旧时峰尾渔人常自湄洲湾扬帆至浙江,因此取福建至浙江带有数字的水中岛屿礁石和岸边山谷的名字,创出一套独特的拳令自娱。根据峰尾人刘大庆搜集,这种拳令的具体内容为:“一江(一江山),二钱(钱屿),三山(山名),四屿(群岛名),五虎(五虎山),六耳(海礁名),七星(海礁名),八亩(海礁名),九山(山名),十浦(即石浦)。”渔人在工闲之时,设酒消遣,以自创的拳令助兴,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一种酒俗。
泉港人具有热情待客之禀性,以往甚至出现多方劝酒和强行敬酒的现象,许多不善饮者遇到这种局面颇觉尴尬。近年以来,泉港的酒场风气趋于温和,强人所难的劝酒现象基本消失,低度酒和啤酒渐趋流行,果汁、饮料、茶水、矿泉水也纷纷摆上宴席,可以充作酒来相敬,席上彼此尊重,愿喝什么就喝什么,使宴席更加轻松愉快、科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