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偃师唐恭陵太子弘墓及石刻
辛卯
唐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俗称“太子冢”、“孝敬皇帝陵”。走进占地500亩的陵区,沿着宽50米的神道前行,1对高高的望柱,1对威风的天马,3对严立的翁仲及石狮等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东排第一、第二翁仲之间,立有唐高宗亲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碑。碑高6、1米宽2.1米,厚0、4米,首身一体。碑文记述了丧葬,但回避了死因。
神道直通呈覆斗型,东西长163米,南北宽147米,残高22米。陵的四周原有神墙围护,神墙四角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部各置神门。如今神门、角楼等已不存,惟有土阙犹在。恭陵石刻雕琢精美,弥足珍贵,时代早于乾陵,是河南仅存的一组盛唐时代的陵墓雕刻。建此陵功费巨亿,奴役百姓无数,致使发生两次役夫逃亡事件。
从恭陵向东北50米,有李弘之妃哀皇后寝陵“娘娘冢”,呈锥型,底边各长40~50米,残高13米。
唐恭陵是洛阳唐代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葬。1985年国家拨专款对石刻做了扶正整修,使整个陵地面貌有所改观。
唐恭陵规模宏伟,布局完整,是我国唐代陵墓中保存较好的一座。其神道两侧石刻作工细腻,雕造精美,形象生动,翁仲均立于仰覆莲座之上,时代早于乾陵,是河南仅存的一组盛唐时代的陵墓雕刻。这组石刻充分体现了盛唐风格,开创了陵墓石雕仪卫的先河,是考察中国古代皇室墓葬重要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唐代皇陵规制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极好材料。
链接
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长子,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显庆元年(656年),高宗诏令废黜太子李忠,改立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李弘做太子期间以仁德著称。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内外赞誉,但却体弱多病,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谥号孝敬,庙号义宗,葬于唐恭陵。
人物生平
高宗元子
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将在感业寺为尼的武则天重召入宫,封为昭仪。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在宫中诞下长子李弘,是为高宗第五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子嗣,当时的太子是高宗的庶长子李忠。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弘由此成为高宗的元子(嫡长子)。同年,李弘与胞弟李贤被进封为亲王,李弘为代王。
显庆元年(656年),高宗诏令废黜太子李忠,改立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
仁孝太子
李弘幼为储君,深得父皇宠爱与重视。高宗曾对侍臣称赞太子:“十分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礼节,从不曾有过失。”李弘早年向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的故事时,忍不住掩书叹息:“这种事为臣子的不忍听闻,圣贤经典应该记载垂范后世的好事,为什么要记载这个?”郭瑜回答说:“孔子写《春秋》,善恶之事都加以记载,是为了褒扬善行以劝谏大众,贬斥恶行以告诫后世。书写芈商臣的恶行正是令其罪恶遗臭万年。”太子又说:“这种事情,不仅讲不出口,听闻也不忍心,请让我改学别的书。”郭瑜闻言称赞太子仁德,随即改授《礼记》。
李弘十分重视治学。龙朔元年(661年),李弘命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杨思俭等人收集古今文集,选录五百篇编集成《瑶山玉彩》,得到高宗赏赐绢帛三万段。总章元年(668年),李弘又请求追赠儒家先贤颜回为太子少师、曾参为太子少保。
李弘做太子期间以仁德著称。当时朝廷大量征兵,那些逃亡或者期限内没有报到的士兵会被处死,家人也要充官。李弘为此-进谏:“臣听说军队征兵,但凡没有及时报到的全家都会被牵连,有的甚至没被断罪就被囚禁,人数众多。但当中有因为疾病才逾期不到,或者途遇山贼、渡河遭难、畏惧逃亡、身负重伤等多种情形,军法却要连坐他们的亲属。(臣认为)军法该兼顾实情,如果不是战死就被定罪或者备注逃亡,并牵连他们的家属,实在(有冤)值得同情。臣希望可以修订法律,以后家中有士兵逃亡,也不用受连坐之罪。”高宗批准了请求。
咸亨二年(671年),高宗出行东都洛阳,命太子李弘监国。当时关中地区遭遇旱灾,闹起饥荒。李弘亲自巡视士兵的粮食,发现有吃榆皮、蓬实充饥的人,就命令家仆发放米粮以保证供给。当时李弘有两个异母姐姐,即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她们的母亲萧淑妃因得罪武则天而被废黜杀害。两位公主一直被幽禁宫中,年龄很大了也未结婚。李弘发现此事后十分震惊,-请求允许两位姐姐出嫁,并希望将沙苑之地分借给贫穷之人。高宗准许。
久病猝逝
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内外赞誉,但却体弱多病,后期监国政务多由东宫-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等人代为处理。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虚岁二十四)。高宗非常悲痛,破例追加太子李弘为皇帝,这是唐朝建国以来父亲追赠儿子为皇帝的先例,可见高宗对太子早逝的深深哀痛与惋惜。
上元二年(675年)五月,高宗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百官服丧三十六日。高宗还亲自书写《睿德记》缅怀李弘,碑石树立于陵墓之旁。
神位迁移
长寿初年(692年),因李弘无子嗣,武则天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继香火。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为李弘上庙号为唐义宗,神位祔于太庙祭祀。景云年间(710年),姚元之和宋璟-唐睿宗,称李弘未登帝位而与先皇同祔太庙不合礼仪,睿宗遂令迁出义宗神位,另行建庙祭祀。开元六年(718年),礼官-唐玄宗建议停用义宗庙号,玄宗准许,令撤销义宗庙号,复以孝敬谥号祭祀。
李弘怎么死的?
母后鸩杀说
《新唐书》和《唐会要》记载了李弘可能被武则天鸩杀的传言。后世持此观点者有如下理由:一,李弘深得父皇高宗宠爱,立为太子后仁孝谦谨,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后期高宗虑及身体不支,有提前禅位给太子之意。但当时的武则天政治得意,李弘因此成为了其掌权的障碍。二,李弘与武则天之间存在矛盾,主要反映在两件事上:第一件事发生在咸亨二年(671年),李弘留在长安监国,发现宫中幽禁着两位异母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俩人因母萧淑妃获罪,年龄很大了仍不能出嫁。李弘怀着悲悯之心奏请父皇恩准她们出嫁,却违背了武后旨意,由此失爱于母后。第二件事是太子选妃未能如愿。武则天最初选择的太子妃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但定下婚期后杨氏竟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婚事被破坏。客观上可能造成李弘同母后娘家人的宿怨和疏离。
久病猝死说
经史家考证,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李弘并不是武则天杀害的,而是死于肺结核病(古称痨瘵)。
根据是:一,关于鸩杀李弘的记载,以《唐会要》和《新唐书》最为肯定,但两书较《旧唐书》出书晚,采信了一些后世传言。宋朝史学家司马光即对此提出异议,称:“《实录》、《旧传》皆不言弘遇鸩。”可见“鸩杀说”值得怀疑。二,李弘奏请萧淑妃的女儿出嫁,尽管不合母意,但不至于因此结怨杀子。三,武则天自显庆年间(660)已参预政事,大权在握。太子李弘即使监国也达不到威胁武则天地位的地步。四,据史料记载,咸亨二年李弘就因痨瘵缠身而不能胜任监国重任。时隔四年后去世,高宗在《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中更直接提到:李弘自被立为太子后就染上痨瘵,又接受父君之命带病理政,以致操劳过度,使旧病加剧,最终病卒。可见官方认定李弘是因痨瘵恶化而死。
李弘死后,武则天曾用写经造功德的形式为他祈福,表达了内心的哀伤。
历史评价
唐高宗李治:“皇太子弘,生知诞质,惟几毓性。直城趋贺,肃敬著于三朝;中寝问安,仁孝闻于四海。自琰圭在手,沉瘵婴身,顾惟耀掌之珍,特切钟心之念,庶其痊复,以禅鸿名。及腠理微和,将逊于位,而弘天资仁厚,孝心纯确,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亿兆攸系,方崇下武之基;五福无徵,俄迁上宾之驾。昔周文至爱,遂延庆于九龄;朕之不慈,遽永诀于千古。天性之重,追怀哽咽,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夫谥者,行之迹也;号者,事之表也。慈惠爱亲曰‘孝’,死不忘君曰‘敬’,谥为孝敬皇帝。”
《旧唐书》:“弘仁孝,宾礼大臣,未尝有过。”
《孝敬皇帝挽歌》(唐朝刘祎之):“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