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即墨柳腔
瑞丽桑
柳腔是山东省青岛地区的汉族地方戏剧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因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四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哨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
柳腔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语言上,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柳腔的流传区域是以即墨市为中心,延伸到今平度市及莱阳市、莱西市、海阳市、胶州市邻即墨一带和青岛市区。
音乐方面,柳腔采用民乐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由弦乐和管乐组成,弦乐主要乐器有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扬琴等。管乐有笙、唢呐、笛子等。管乐主要是用以吹奏过门、曲牌,起过度和创造气氛作用。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吊钹、小钹、哑钹、碰钟、大小堂鼓等,用于打击伴奏。乐谱和鼓点多借用于柳子和京剧的套数。柳腔的曲牌包括演唱曲牌、弦乐伴奏曲牌和吹打乐曲牌,大部分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来,也有一部分是由其他剧种移植来的。常用的曲牌有《四不象》《悲垛子》《花垛子》《句句双》《豆叶青》《朝天子》《登天梯》《愁中闷》《芙蓉花》∠锣》《大锯缸》等近50个。
唱腔方面,柳腔的唱腔形成经历了一个由无伴奏自由演唱到有伴奏定调演唱的发展过程。柳腔的前身“本肘鼓”的基本唱腔是“哦嗬唵”,它的起调和尾音是一唱众合,齐声帮唱,或以唢呐、手鼓代替和声。“哦嗬唵”是行腔中的垫音字,无有释义。柳腔的唱腔从音乐风格上,分有悲调亦称“悲宫”或“悲工”、花调、生调、反调及借鉴其他剧种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基本唱腔,被称为“母曲”。从板式或节奏上分有大慢板、慢板、原板、尖板、散板、哭头、二六、流水、快板、垛板等。花调的末句尾音则吹奏唢呐曲牌“垛子”过渡,继承和发展了“哦嗬唵”的唱法。
表演方面,柳腔的表演亦经历了一个由粗糙到细腻的发展过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转化到“手、眼、身、发、步”的基本1运用上,使唱、念、做、打、舞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表演艺术。柳腔以演出剧情曲折的唱工戏为主,包括悲剧、喜剧、闹剧等。20世纪20年代开始,柳腔受其他剧种影响,与当地民间武术结合,也开始演武戏,出现了刀马旦、武生等行当,逐步形成了程式化的武打套路。其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与其他剧种基本相同。生行分为大生、小生、老生、娃娃生等,均用本嗓演唱。旦行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尾音多用假嗓演唱。净行俗称花脸,文武戏兼唱。末行专演中老年角色,现在其特色已不明显,基本并入了生行。丑行多扮演反面、滑稽或憨呆的角色。
柳腔剧目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故事,对白运用即墨方言,曲调有欢调、悲调、垛板、慢板、数板、南锣、娃娃腔等板式。唱腔委婉细腻,优美流畅,语言风趣生动,表演朴实无华,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在“四弦胡琴儿”悠扬悦耳曲调的伴奏下,加上柳腔特有的向上翻高8度或6度的尾音“勾勾腔”,听起来余音袅袅、绕梁三匝。
柳腔的传统剧目有上百出,以“四京”“八记”为主。“四京”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记"是《罗衫记》《玉环记》《火龙记》《绣鞋记》《钥匙记》《金簪记》《风筝记》《丝兰记》。反映家庭伦理道德的剧目不少,如《七人贤》、《双拐》《马寡妇开店》《小姑贤》《打城隍》《拾麦子》等。他们还创作演出了《春暖花开》《两亲家》等一大批现代戏。
新中国成立以后,柳腔艺术全面提高和拓展,不仅能演出传统剧目,还能演出现代剧目,而且还能演出武戏。其传播地域也不断扩大,不仅在胶东半岛而且还到了河北、江苏、东北地区,为更广泛的观众所了解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