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宗教信仰(2)
文豪氏
东巴教的发源地大致在云南省中甸县白地村一带,这是一种普遍流行的说法。那里不仅有据传说是该教始祖丁巴什罗修行处的白水台,有被认为是真正的传教者与集大成者阿明什罗藏经与修行的洞穴,而且还有许多世代传承、学问高深的大东巴。因此,“没有到过白地,不算真东巴”等俗谚口碑在纳西族民众中广为流传。每位当东巴者一生中最崇高的愿望,便是能亲自到白地去拜师朝圣,以增加学识并提高社会地位。但是,对于东巴教究竟起源于何时这一重大问题,则至今仍是众说纷纭的。著名的纳西族学者方国瑜,曾根据白地村白水台附近所发现的一方摩崖诗碑,推定早在公元11世纪宋神宗年间,就已有东巴教在白地一带传播了。
东巴教的宗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涉及到纳西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譬如:祭天、祭祖、祭各种神礻氏、婚嫁、丧葬、节庆、驱鬼、择吉、命名、超度、卜算以及治病等等。所以,东巴教对纳西人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各方面影响相当大。但是东巴教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作为一种"民间的"宗教流传在普通民众当中,似乎从未取得过“正统的”或“官方的”地位。
由于东巴经有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资料价值,在研究文字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纳西族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功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有不少中外文版的研究成果问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曾组织专人收集、翻译和整理东巴经籍。进入80年代以后,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等专门机构得以成立,极大地推进了这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纳西族民众正逐渐重新把东巴教认同为本民族的传统宗教,已开始热衷于将子女送去学习东巴经、东巴文化与艺术。尤其是在东巴教的发祥地云南省中甸县的白地村一带,所有节庆及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都少不了东巴的主持和参与;乡村政府曾应群众的强烈要求而开办了数期东巴讲习班,均因报名参加的人数太多而不得不采取按自然村分配名额的办法来解决。在滇、川交界的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中,流行着一种与东巴教大同小异的达巴教。达巴们虽使用一种叫“哥巴文”的标音文字书写经书,但其范围相当有限,更普遍使用的是全凭口传心授的口诵经。由于这一带地区藏传佛教(喇嘛教)传入较早,信徒日渐增多,形成了两教并驾齐驱的状况,有的节庆和婚丧嫁娶等活动中,还出现了达巴与喇嘛共同主持仪式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