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雨水节气民俗 撞拜寄 送雨水

心碎蓝

客家雨水节气民俗 撞拜寄 送雨水

每年公历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位置,为交“雨水”时刻。“雨水”作为节气有两重含义,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常见雪花纷飞,而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中国北部的日平均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下雪渐少而降雨渐多。可气候相对温暖的客家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并不罕见,下雪却反而成了一件稀罕事。

客家聚居地区雨水节气期间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已是桃李花开,草木争春,进入了真正气候上的春天。赣闽粤客家源流区以及台湾、广西、四川、湖南等客家地区,继冬季干燥之后,又经常遇到春旱,所以往往有“春雨贵如油”之说。期间,正处油菜抽苔开花之际,尤其需要充沛的水分供应。

雨水节气期间的客家民俗主要有占稻色、撞拜寄、送雨水。

占稻色

雨水节交雨水时刻是否下雨,往往成为一年是否风调雨顺的征兆。

宋代以前,中国农业甚至整个经济重心一直在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宋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部中国的稻作文化逐渐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主体。由宋至元再历经明清,客家近千年地传承着宋代特色的稻作文化习俗,雨水节爆糯谷花“占稻色”便是其中之一。

元代娄元礼《田家五行》记载了当时华南稻作地区“占稻色”的习俗:“雨水节,烧干镬,以糯稻爆之,谓之孛罗花,占稻色。”“孛罗”即“孛娄”,南宋范成大《吴郡志》提到:“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范成大《吴中节物诗》中也有“拈粉团栾意,熬稃腷膊声”一句,诗人自注云:“炒糯谷以卜,俗名孛罗,北人号糯米花。”

自宋代开始,吴、越民间便有正月十三日、十四日“卜谷”的习俗,将糯谷放到锅中爆炒,以谷米爆白多者为吉。

客家人雨水节“占稻色”与吴越民间正月十四“卜谷”,具有同样的民俗意义,甚至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形态。正月十四正值雨水节前后,时间上差距不是太远;爆谷所用材料、爆谷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测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稻获的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赣南寻乌客家还在雨水节前后的正月十六、十七日晚上,以晴、雨来占卜是年早稻的丰歉。谚云:“雨打残灯碗,早禾一把杆;雨打上元宵,早禾压断腰。”就是说,如果交雨水节时刻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则是年早稻一定丰收在望;如果在正月十六、十七交雨水并且下雨,则那一年的早稻收成一定很低,只见稻草(禾秆),不见稻穗。

后来爆糯谷占卜收成的习俗,在大多数地方开始渐渐淡化,因此演变成年底爆米花作煎堆馅习俗。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

爆米花即“炮谷”,赣南客家多称之为“米炮”,现在已是客家人过年必备的一种应节食物。这其中“花”与“发”语音相似,有发财的预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爆米花供奉天官玉帝与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心碎蓝
  • 趣闻 不离
  • 趣闻 傲蕊子
  • 趣闻 酒笙清栀
  • 趣闻 巟繆哋承喏
  • 趣闻 腾逸君
  • 趣闻 尛晴天
  • 趣闻 陪她闹
  • 趣闻 若灵
  • 趣闻 嘉慕氏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