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版年画综述(7)

北忆

(二)世俗生活画

世俗生活画是漳州木版年画一大特色,几乎涉及到了风俗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此类年画采用民间传说、民众喜闻乐见、闽南逢年过节习俗所需而设计刻制。如故事连环画的《说唐》《反唐》《孟姜女》《双凤奇缘》《封神演义》《二十四孝》《陈三五娘》等等;风俗年画的《老鼠嫁女》《九流图》《端午节庆》《大圣练兵》等等;娱乐玩意的《葫芦苯》(分海、陆两种)。故事连环画尺寸一般为30×40厘米左右,采用连环画形式,分前后本二张,每张以8-9回目反映小说、戏曲精彩重要情节,分割铺陈,一目一回次第推进,成为长辈对儿孙“讲古”的辅助画面,既情景交融其间,教化谕训其里,又保存了地方戏曲之特色。风俗年画《老鼠嫁女》是漳州风俗年画的代表作,表现了百姓畏鼠恨鼠的心理,又表现民众祈福的愿望,故事具有一定讽喻性。这一年画在越南民间年画就与漳州题材相仿佛,在苏联民间木刻版画中,也曾不止一幅地出现。《九流图》《端午节庆》等年画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场景,各种人物跃然纸上,是当时世俗生活的生动写照。特别年画中那些打拳卖膏药、剃头师等行商小贩,现在生活中都不见了,只有在年画中留下了古代世态之遗痕。娱乐玩意的《葫芦笨》是闽南一带流传百年之久的一种古老游戏,它既有娱乐功能,也有识字的功用。在逢年过节和农闲时作为消遣玩具,颇受民众欢迎,如今在漳、厦一些地方仍存在,且规则、口诀不变,流传至今。

代表作之一《老鼠嫁女》(28×44cm·清代雕版)

老鼠嫁女是我国年画中的常见题材,闽南民间以农历正月廿五日为“填仓节”,当晚有奉老鼠为“谷神”,不许点灯,好让老鼠娶亲的习俗。此幅画中老鼠抬花轿,敲锣打鼓,红灯高照,热热闹闹,前导以蟾蜍为坐骑,更添几分神秘气氛,但右上方的新郎——猫,却一口把敲锣的老鼠吃掉。这年画表现了老百姓畏鼠恨鼠的心理,所以在画中表现了老鼠偷吃鸡、偷吃鱼场面,但在锣上书写“金”字;红灯上书写“状元及第”,又表现了民众祈福的愿望,所以嫁鼠包含有把老鼠逐出家门的意思,嫁鼠于猫更包含了杜绝鼠患的愿望。此幅为漳州年画代表作。

代表作之二《九流图》(清代雕版)

所谓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到后来“九流”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其中“九流”又分为三等。“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道、僧。“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释(释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盗、窃、娼。此幅“九流图”描绘了清代漳州社会各阶层人物,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此为漳州年画代表作。

代表作之三《二十四孝》(26×42cm×2·清代雕版)

孝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之一,也是长期以来人们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据。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孝子二十四人,作为封建社会孝道的典型,名为《孝顺图》,通称“二十四孝”。分为九类:有孝帝、孝贤、孝子、孝妇、苦孝、仕孝、顺孝、殁孝、病孝等。据《福建通志》等文献的记载,该书“摭虞舜而下二十四人孝行之概,系以诗,用训童蒙”,是专门用来教育儿童的启蒙读物。《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弃官寻母、涤亲溺器。漳州年画中的二十四孝名称有数项与此略有不同,如戏彩娱亲为菜子娱亲;百里负米为子路负米;啮指痛心为曾参痛心;埋儿奉母为郭巨埋儿等等。此二幅年画极为细腻的线条,把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情节中的动态,表情刻画得真实生动,风格古朴,绘刻俱佳。此年画现仅存黑线版。

代表作之四《双凤奇缘前、后本》(30cm×43cm×2·清代雕版)

《双凤奇缘》是根据民间珍稀秘本《双凤奇缘》改编而成,因故事中有昭君和其妹赛昭君,故称双凤。《双凤奇缘》讲述王昭君与毛延寿结仇,后毛逃番邦,将昭君画像献番王,番王发兵强索昭君,汉帝无力御敌,只好送昭君和番。后番邦依仗番僧妖法屡犯雁门关。时汉朝屈辱于番邦,忠臣李陵等战死,苏武被流放不还,昭君又死于塞北,赛昭君得九姑仙女授法,毅然北云报仇,大破番僧,最后让番王献表归顺汉朝。

代表作之五《说唐前、后本》(33cm×44cm×2·清代雕版)

《说唐全传》(又分前传、后传)是一部流传广远,深入民间的通俗小说,年画中的《说唐》主要根据后传的《说唐薛家府传》改编,讲述薛仁贵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征辽时战功卓著,被皇帝张士贵冒领,尉迟恭鞭打士贵,审出真情,才得重用,救驾平辽,被唐太宗封为平辽王的故事。年画选取了十八个关键情节加以表现,画面生动有趣。

代表作之六《孟姜女前、后本》(30cm×40cm×2·清代雕版)

此年画是根据民间通俗小说《孟姜女》改编。故事叙述秦始皇抽民丁筑长城,范郎也被抽丁,后逃走遇到孟姜女,与其成亲。新婚不久,范郎被蒙恬找到捉去修长城。孟姜女为范郎赶制寒衣亲自送去,一路历尽坎坷,得悉范郎被斩杀,遂跪地哭倒长城,在太白神仙指引下为范郎收拾骨骸。蒙恬抓住孟姜女送与秦皇,秦皇见她貌美,要册立她为皇后。孟姜女提出三个条件:一建庙安灵,二斩杀蒙恬,三搭建祭坛,秦皇戴孝祭范郎。秦皇一一依从。在三件事都做完后,孟姜女大骂秦皇无道。这时范郎云中现身,接引孟姜女,夫妻双双成仙。

代表作之七《荔枝记》(30cm×41cm×2·清代雕版)

《荔枝记》又名《荔镜记》《陈三五娘》,明传奇作品。它是以流传于闽南粤东的陈三与黄五娘爱情故事改编而来,是闽南梨园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戏中的传统剧目。故事讲述泉州人陈三送兄赴广南任所,路经潮州,正月十五夜观灯与五娘邂逅,互相爱慕。豪富林大鼻上门提亲。黄父贪财应允,五娘誓死不从。次日陈三路过黄家,五娘将帕包荔枝从楼上抛下,为陈所得。黄家要磨镜,陈三乔装前往,故意打碎宝镜,卖身黄家为仆。在婢女益春促使下两人终成连理,并相约私奔。林家得知告官,官受贿,判陈发配。陈三兄为都御史,外出查勘时遇陈三,询知始末,上奏皇上,皇上下旨将林发配,贪官革职,令陈三五娘完婚。此剧带有鲜明反封建礼教的叛逆色彩,讴歌男女自由婚姻,在民间非常流行,却为封建卫道者所不容。此剧在明、清两代一再遭到禁演。

代表作之八《三国前、后本》(清代雕版)

著名历史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历史历程近百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流传甚广,影响极大,以致在民间亦大量出现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年画。漳州木版年画由于篇幅条件的限制,仅选取从“三分”鼎足局势形成到刘禅继位、诸葛辅政其间十八个回目故事加以表现。

代表作之九《雷峰塔前、后本》(32cm×49cm×2·清代雕版)

此年画根据《雷峰塔传奇》小说改编,讲述四川青城山白蛇(白素贞)不耐山中寂寞,思凡下山。在杭州收小青(青蛇)为婢。闲游西湖时遇许仙,白爱许忠厚,托小青为媒,结为夫妇。法海禅师以白、青为妖,几次从中破坏,终借佛法,在其子许梦蛟满月时,将白蛇收镇于雷峰塔下。廿年后,许梦蛟得中状元,奉旨回乡祭亲完娶的故事。漳州年画选取了民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十八个回目予以表现。

代表作之十《端午节庆》(32×44cm·清代雕版)

漳州地区将端午节俗称为五月节,民间在五月节举行龙舟竞渡,俗称“扒龙船”,已有百余年历史,各村、社都在预定日期举行。年画包括有竞渡、社戏、拜神、捕鱼、游船、问卜、杂耍等各项活动,描绘了清代民众习俗场景。此幅年画现缺黄色版。

代表作之十一《大圣练兵》(26×42cm·民国雕版)

以猴子来作讽喻的年画在各地屡见不鲜,且为民众喜闻乐见,此幅年画即属此类。年画中描绘了一群猴子在齐天大圣指挥下进行操练的场景,猴子穿着清军服饰,有持刀执盾的,有扛火枪的,有射弓箭的,有吹号角打鼓的,有站队列的,有骑马的,还有一个扛举五色旗的,一个不听话的猴子还被按倒地上打板子。画面颇为诙谐生动,令人发笑。此幅今存黑线版和二个色版。

代表作之十二《葫芦笨》(34×40cm·清代雕版)

“葫芦笨”是闽南一带流传数百年之久的一种古老游戏。在逢年过节和农闲时作为消遣玩具,颇受民众欢迎。如今在漳、厦一些地方仍存在,且规则不变,延续至今。葫芦笨为陆、海两种,此幅为陆葫芦苯,画中有八仙、流畅公、龟、马、驴、象、鸡、玉兔、虎、葫芦、刘海、金钟、古钱、鸟、菜、龙、梅花等组成,终点为南极仙翁。版图外方内圆,成旋转形。古时民间博弈掷骰子总要吆三喝五,口中念念有词,于是就有很多游戏时吆喝的顺口溜流传至今。葫芦苯游戏时需两人以上,用两粒骰子摇出点数,按顺口溜口诀:“二驴、三芦、四乞、五鸡、六虎、七宾,八鱼、九肥、十姆、十一剪、十二芦”。“花五花,马五马,宾幺幺变肥,鱼半斤到顶,姆六横铜钟,虎七贯钟,宾八入龙,鱼九龙升天,扫九兔走,扫八都是钱,扫七拐脚,肥十一步颠,肥九落延肠,肥八飞龙”等等来游戏。按骰子点数多少,与顺口溜中走法来分胜负,与现代的“飞行棋”类似。此幅陆葫芦笨,因销售量较大,故雕版磨损较严重。

内容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