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的过年习俗(2)

修竹

三、年三十(白天)

到了年三十,大人先对孩子说:今天不许说废话,不许大声说话,然后发几个零爆竹到街上去玩。过年应该说是从下午就开始,在外的人都要赶在这个点回家,先拜拄子,再拜父母,开始打糨糊贴对子挂福字。

这挂福字是个讲究的事儿,不能随便乱挂,什么地方该挂什么样的福字,都必须要讲究,否则就是贴了白贴,还不如不贴。福字一般分“到福”,取一个谐音叫做福“到”了;正福,大福字小福字,该贴哪儿的就得贴哪儿,千万不可不懂装懂胡贴乱贴,套句话说,叫把吉利搞得不吉利。

“到福”一般是斗方,一个福字倒过来贴,这不不能搞错了位置,我曾经看过在自家的照壁上贴倒福的,那可真叫青岛人说话——混逡!“到福”的位置必须要坐北向南贴在室内,过去一般都是中堂的位置,意思是福到了屋内,而如果是坐南朝北呢?意思就完全反了;其次,“到福”不可贴于门外,只能在室内而且一家只能贴一个“到福”,切不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到福”,切忌随便乱贴。

斗方正福要坐西面东,讲究的是福如东海。斗方正福也是仅限一个,不可多贴。起他的福字,一般二号福字要挂粮仓和厨房(灶间),出门要挂抬头福,门侧要挂招财福,牲口圈兴旺福,都非常讲究。

对联贴在大门外,什么样的家庭要贴什么样的对联,不能先生家贴幅生意对联,这让人耻笑没有文化。

女人们从下午开始准备年夜饭,剁馅子、醒面,绑“赶草”,准备过年。

四、年三十(夜)

年三十的下午饭一般吃的比较早,通常在4点到5点左右就要吃,不论贫贱,基本上都是猪肉白菜豆腐炖粉条,敞开吃,主食是新馒头、“棋溜”。富裕人家再加上两个菜。菜不是用盘子盛,而是用一个大盆。有点经验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吃饱,因为收拾下去之后,从8点左右就要开始吃年夜饭了。 吃完了下午饭,大人就会撵孩子们去睡觉,准备晚上守岁。大人就开始忙活准备晚上的年饭了。

吃年夜饭前,家里的次子就要开始把已经梳理好的“赶草”铺到地上,从灶间一直到正厅,长子要带着长孙去请神回来过年,带着纸钱和水,到土地庙去烧,要先在地上划一个圈,在正北的位置上留出门,把纸钱放在圈里店着,嘴里还得叫着先人的名字,回家过年。纸钱烧完了,在纸灰上洒上点水,然后就往家走,路上不能说话,要一直把先人的“灵魂”带到“拄子”前,叫做先人到位了。西镇的土地庙在老八院那里,东镇的在今天的延安路上,过去叫天门路。

这一切准备停当,就要准备接年。由次子挑鞭,长子点火,在自家的院子或门前放一挂鞭,然后男爷们就坐在炕上开始喝酒,年过16岁的长孙也在其行列,女人不能上桌,婆婆带着几个媳妇和孩子在灶间开伙。

到11点左右,年夜饭吃完,桌子不能撤,开始下饺子。下饺子的活是由婆婆或者是由婆婆选定的儿媳妇来下锅掌勺,哪个媳妇被婆婆选定为掌勺,哪个媳妇的奖赏肯定就多,所以过去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媳妇都会拼命的去巴结婆婆。 第一锅饺子出锅之后,却不能吃。饺子一出锅,还是和小年夜一样,先得摆供台,按照天地神的次序来依次摆放,天井的是供天,灶间供得是地,正堂供得是先人,每台三个碗,每碗三个饺子,每台少9刀纸。与此同时,由长房长孙挑鞭,次子点火,在自家的大门外燃放爆竹。

一挂鞭放完,全家进门,按照大小依次给长辈磕头,然后开始吃饺子。吃饺子的时候不许说话,不许矗筷子,即使自己已经吃完了也不能随便站起来离开。饺子里面一般都包着钱、年糕和枣。按照人口来计算,家里有几个人,就在饺子里包几个钱和年糕、枣。谁吃出了钱,说明新年有财运,年糕是步步高升,枣是甜甜蜜蜜。饺子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反正要拣好听的说。

和前面一样,女人孩子不能上桌,在灶间单独吃。饺子吃完了,女人就要进来把剩下的饺子在架上笼屉倒回到锅里,这叫做“压锅”,同时压锅的,还要有豆腐、鱼花、盘虫。这个时候不能扫地和洗碗。

把桌子收拾完毕以后,家里年龄最长者要去放置“拦门棍”,拦门棍必须要用柳木做成,放到大门的门槛下面,以防穷神饿鬼趁黑进来争夺“财气”。收拾停当,回屋里坐下,上茶加水肴,开始发压岁钱,先由当家人也就是长辈来发,每人一份,不准说少。最后由婆婆来做一年的“总结”,每个媳妇一份,互相不许打听谁多谁少。从这一点来看,在国外看似比较先进的“薪筹奖励制度”,实际上还是借鉴了我们青岛老祖宗的管理方式。 这样就过了年三十。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月倾影
  • 趣闻 博涉酱
  • 趣闻 彩虹控
  • 趣闻 溢洋桑
  • 趣闻 雪风酱
  • 趣闻 自由者
  • 趣闻 如仪桑
  • 趣闻 宛儿君
  • 趣闻 慧巧
  • 趣闻 赴情深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