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苍南百丈林氏古民居

博涉酱

浙江苍南百丈林氏古民居

一直以来,传统古民居是文化遗产的一大特色,以规模宏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闻名于世。苍南也有这么一处古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林氏古民居。

百丈林氏古民居,位于苍南县灵溪镇沪山办事处百丈村,民间称之为百丈“旗杆内古厝”。

“旗杆内古厝”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朝西,由台门、前厅、厢房、后厅等构成三进合院式木构建筑,另有一座护厝。后院原有规模较大的花园,现仅存遗址。外墙用乱石砌围,占地面积约二十亩。共有76间房子 (现存52间),9个厅,4个小门屋,1个大花园。西北边有一条十多米宽的河,从前面流过,风水学上称之为“玉带环腰”,环境十分优美。是苍南县城灵溪镇城区目前为数不多的古民居遗存。

据当地《林氏宗谱》载,该民居为乾隆年间庠生林遇厚所建。林遇厚(1749―1819),字圣载,“广置田园,家种二百余顷。”当时林氏家产丰厚,人丁兴旺,帮手众多,传说建造这座大型民居速度很快,三个门楼在三个时辰内就完成了上梁工序。现故居内尚存“林氏圣载公遗像”、“徐氏太婆”画像,另有康熙丁亥年(1707)林公墓志碑等,此墓为林遇厚前辈所葬。

建造这座民居有许多讲究:在起居、消防、交通、休闲、保洁、族事活动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三进四合院,坐东朝西,前有曲水,南凿三个“品”字水池。门前塘河自南流入经过西边,再从北边流向东,进入沪山斗门。河流从民宅门前流过成弓形,河上建一桥,前方又有一个天然大土墩在水中央,如圆月状。

“旗杆内古厝”的主体建筑分台门、前楼、后楼、后花园、北护厝等。台门前两侧各立一对清代的旗杆硖石。台门五间,悬山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建筑。通面阔18.50米,通进深7.70米。明间面阔4.10米,堂上依次挂“登科”、“荣登天府”“棣萼交辉”“德昭壸仪”等清代名人匾额。台门前两侧各立有一对清代旗杆石。民居内尚存“林氏圣载公遗像”“徐氏太婆”画像,另有康熙丁亥年(1707)林公墓志碑等。墙外当年还设有后花园、护厝等附属建筑,并有平面呈“品”字形布局的三处水池和祖先墓地,昔日规模宏大乃显而易见。

两边相接的是八字墙,台门两边各有八字形的修饰墙面,四方形的框子,上面饰有吉祥图案,但图案已被重新粉刷,不可辨认。墙高2.0米,宽0.5米,向两边伸展,围成了四合院。1.3米以上为青砖所砌,以下用乱石精砌。

台门与前厅间辟有天井,长9.10米,宽17.70米。地上铺设方砖,中间青石甬道,两边用砖砌成围墙。这道粉墙主要是间隔内外院。前厅为七开间悬山顶,中堂挂“棣芳文辉”匾,地面以砖砌。围墙南北各有侧室,其房也如前厅。

靠近前厅走廊处南北各设一门,旁也为八字墙装饰,北为花鹿卧息,南为鲤鱼凌波。墙的南北两侧为内院,其房与前厅相连,左右各8间。前也有庭院,南边长9.1米,宽28.0米。据林氏后裔介绍,北边有一座护厝,坐北朝南,共11间,护厝中间也有门厅,坐西朝东处有7间房子,为护厝东厢房。现已拆除。头进靠东侧南北两面各开小门屋,高2.1米,宽1.3米。

前厅后为天井,略呈正方形。正厅七开间,悬山顶,通面27.20米,通进深13.70米。前厅、正厅柱头栱均为重栱计心。正堂上悬挂“雁节松龄”、“德昭壶仪”两个清代匾。下有供祖宗牌位的几案,案面虽已老化,上以石灰重涂,但图案至今完好。正厅旁开两门通后。两侧厢房,为五开间二层,悬山顶,檐上滴水瓦保存完整。厢房后各有小天井,南边开一小门。

正厅后两侧有厢房,在南北两面,各3间,现已拆除。再后为一个大花园,现在花园的空地多为新建房子。后门在东南,有小门屋。

林氏古民居外砌围墙,墙趾阔0.60米,顶阔0.40―0.50米不等,外砌围墙残墙高约2米不等。现存有4座门台,分别为东、北两侧各1门,南侧有2门。

百丈林氏从宋代自林坳迁徙到百丈以来,人才辈出。相继出现了1位武状元,20多位文武进士。百丈林氏至今还保存着一本乾隆辛亥年(1791)版本的《林氏宗谱》,它不仅完整地记录着古民居林氏家族的繁衍情况,还记录着当地数百年前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当地的民俗风情等。它是研究地方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不但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博涉酱
  • 趣闻 彩虹控
  • 趣闻 溢洋桑
  • 趣闻 雪风酱
  • 趣闻 自由者
  • 趣闻 如仪桑
  • 趣闻 宛儿君
  • 趣闻 慧巧
  • 趣闻 赴情深
  • 趣闻 若芹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