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陆河吃丁酒
锁上的光
吃丁酒是陆河民间习俗,在客家话里“灯”与“丁”是同音的,生了男孩谓之“舔丁”,所以吃“灯酒”可以理解“为添丁人家祝福”,为第二天的元宵节“灯会”准备。其实,食“灯酒”和食“灯茶”是在同一晚上进行的,故“食丁酒”也可以理解为“食丁茶”,虽有一字之差,意思谓之相同。
传统上是“食灯酒”在先,先在祠堂里面告知先祖,请来祖先保佑孩子聪明、健康、长命百岁,然后把马灯放到祠堂正中的桌上,象征“丁”,所谓“闹灯酒”,接下来就是“食灯茶”了。
“食灯茶”一般在第二年的正月十四夜吃完晚饭后进行,年前生有男孩的主人就会早早做好准备,并邀请村民、亲戚来吃茶,以示庆祝。每年的这一天,村民们都会讨论谁家今晚请丁酒,邻里之间相互告知致贺,讲好话,互祝吉祥如意,财丁两旺,充分体现了人们热情、友好、融洽的气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求和冀望。
在正月十四日夜里,主人会在吃完晚餐后拿出好茶、好酒、好菜到祠堂的桌子上放着招待全村的人(其他外地的人也可以)。
这个时候最热闹的莫过于祠堂里面了,因为这是公众场所,人们都喜欢把食物拿到这里摆放可以方便人们,于是,祠堂里面就会更加具有节日的气氛——男人们会大声地喝酒,高声地吆喝;妇女们会讨论自己的家事、别人的家事、畅谈今年的发展和去年的收入等,最开心的莫非过于是孩子们了,他们笑着、追逐着、围在糖果的桌子周围跑来跑去,吃着村民提供的免费糖果,谈论着谁家的糖准备得多且好吃。也有些妇女会在悄悄地议论着谁家的茶擂得好。
如果在祠堂里面吃得不过瘾,还可以到主人家里去,在主人的家里,主人会非常热情地接待你,茶点跟放到祠堂的一样,甚至会更加丰富些。不过在主人的家里面,一般是大人居多,都是些亲戚或者朋友,他们都是来分享主人家里添“丁”了。
在主人家里,主人邀请人喝的酒是黄酒,也有洋酒。盛酒的器皿一般都是碗。孩子也是可以随意进入主人家里随手拿起糖果或者喝几口茶或酒什么的,即使动作有些不雅,人们都不会怀疑这个孩子的教养问题。相反,主人还会很开心地对孩子们说:“拿多一些,拿多一些。”从主人的话里面可以真诚地感受到孩子拿多一些糖果于主人是一种吉利、一种光荣似的。
在下屯村,操作酒会的一般是年前村里第一个生儿子的家长称之为“丁头”,在正月十四日前召开本村民添丁家长,一起商讨举行酒会的情况,例如要买哪些菜、哪些糖果、需要多少钱,准备什么酒等有关事宜。
丁酒所用的调配据村里人介绍,都是以各种擂茶为基茶(也有用开水或鸡汤、猪骨汤的),加上肉食类:瘦猪肉、鲜虾、鲜鱼;蔬菜类:菠菜、芹菜、蒜、包菜及豆类;调味类:盐粉、胡椒、茴香、味精、脯类等,佐料各家不同。随着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佐料质优、品种多、可口,以及鲜、嫩、香为特色,突出地方风昧,而且利于脾胃,历来为外地人所赏识。
据“云屯祠”族谱记载,自一世 公开基为,到今天,下屯村已经有25代,按照25年为一代,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而村民说,这里的做“丁酒”历来就有。
陆河食丁酒的民俗除了上径外,还有河田镇河东村下半径、塘背、宝金村山口、铺上寨等地方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