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弥井古村“达额勾”民俗

向景桑

剑川弥井古村“达额勾”民俗

2013年,剑川县弥沙乡弥井村被列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这是一个曾经因盐而生的古老山村获得的一大殊荣。在云南,因盐井或近盐井而形成的市集、小镇很多,诸如禄丰黑井,云龙诺邓,剑川沙溪……它们在历史上曾经因盐井而有过辉煌的岁月。剑川弥沙弥井村也不例外。

弥井位于剑川县弥沙乡的西南部,史志记载:“弥沙”为唐南诏时“傍弥潜井”、“沙追井”两地名之合称。剑川自唐代开展制盐业以来,弥沙就设盐井,称傍弥潜井。元末,弥沙以卤水煎盐,那时就已经设置了管理官吏(盐课司大使)。明永乐二十年(1422)后,乔后盐井开发,属弥沙盐井辖,食盐销至邓川、洱源、鹤庆、丽江等地。明正统十二年(1447),乔后井盐务、盐课统属弥沙井盐课司管办。清嘉庆年间,弥沙盐井年产量已达3.27万公斤,同时乔后盐矿进一步扩大生产。宣统三年(1911)以后,弥沙井归并乔后井,年产量30.4万公斤。弥沙井是当时滇西四大盐井(弥沙井、乔后井、诺邓井、啦鸡井)之一。

相传最初的弥沙井旁边没有人居住,人们居住在上方山腰的平地上。有个妇人的牛经常偷偷跑到盐泉边吃盐水,妇人找牛发现了秘密,弥沙井从此被发现,人们才开始了打井煮盐的生活。或许是为了纪念牛给人们带来的财富,每年的农历四月八,弥井村仍然保留着白语称之为“达额勾”的活动。

这天,人们扶老携幼,青年男女,络绎不绝。台上台下、各个角落都挤满了来看“达额勾”的四村八寨的村民,他们穿红着绿,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的站着,有的坐在地上,大人驮着小孩,喜气洋洋地在院子周围围成了一圈,中间留出一块表演用地,上面早已让人撒满了从山上采回来的新鲜松毛,越聚越多的人们都翘首期待“达额勾”开始。

“达额勾”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民间民俗,不需要任何的开场白,只听见院外传来了几挂鞭炮声,就见两头“牛”又踢又跳,朝院子中冲过来,犁田的人在后面追赶着、呼喊着。这时候,刚才拥挤的人群纷纷往后退,原来狭小、拥挤的院子又迅速留出了一大块开阔“地”,这是今天这对“耕牛”要犁的“田”。一对“耕牛”由四个壮年男子组合装扮,牛头为竹扎框架、纸糊而成,然后用毛笔粗略地画出眼睛、鼻子、嘴巴等,“牛身”用不同的毛毯或床垫披在身上即可,身后吊根草绳栓一截用青刺果枝条做的“尾巴”,一头牛就像模像样了。两位耕田的老人,手拿鞭子,肩扛木犁,脸上抹着锅底灰,一副滑稽样。

两头“牛”在“田”里狂奔乱跳,完全不听使唤,两位老人在“田”里追得“耕牛”绕圈,又“打”又“骂”,费了一番功夫才把两头“牛”赶在一起,系好木犁,开始犁田。本主庙里的老老少少,被两头“牛”和两位老人搞笑的表演逗得开怀大笑,往日庄严肃穆的本主庙,成了村民们快乐的海洋。两位老人赶着“牛”犁到了晌午,这时一位男扮女装的白族“妇女”提着篮子,背着稻草,给犁田的人和“牛”送来了午饭。夸张的打扮和步伐,幽默的语言,让众人笑得合不拢嘴。吃完午饭,两位老人就开始在田里撒种子,这时刚才那对野性十足的“牛”不再任性了,静静地卧在田头了。两位老人按东南西北中的顺序在田里撒种,边撒种边用白语唱一些祝词:“撒种撒朝东,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众人喝彩,老人将种子撒向人群。人们争抢着。撒种结束,最后两头“牛”在老人的驱赶下冲出了人群,至此“达额勾”表演全部结束。显然,这种“达额勾”表演是山民们在贫苦自然环境中自编自演的一种娱乐活动,虽说它带有明显的祭祀性质,但它不需要舞台、布景、戏幕,与观众面对面,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现在,剑川县已经将弥井古村列入“大沙溪”旅游开发当中,弥沙乡也投入资金恢复了弥沙井许多的历史遗迹,相信“达额勾”这种古老的民俗定会在弥沙河河畔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