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俗谚说解(12)

冰冰郎

灶背鸡

语意:比喻做人过于安分,没有出息。

喜欢躲在厨房啄食人们不小心撒落的几粒米,而不愿到外面觅食的鸡,俗称“灶背鸡”,也作“灶下鸡”。

客语俗称厨房作“灶前”,灶台称“灶头”、“灶脑”,灶台后面称“灶背”,灶堂旁边称“灶下”。

一般人都以为鸡偏好米谷,其实不然。鸡最爱捕捉各类昆虫作为自己的佳肴,此外翠绿的青菜、鲜嫩的树叶、碧绿的青草,都是鸡爱吃的“零食”,上述这些都难以在灶背、灶下享用到。

有些鸡懒于走出灶背、灶下,或许与雏鸡时候多被主人保护在灶背、灶下有关。小鸡有怕冷的习性,雏鸡的正常体温比成鸡体温低3℃左右,且保温能力很弱,因而总是“打堆”取暖。到了夜间,主妇们通常将雏鸡放置厨房以保温。

随着小鸡的成长,体温日趋上升和稳定,厚密的羽毛披满全身又无汗腺,故成鸡怕热亦天性使然。加之成鸡容易受惊吓,抗敌害能力差,所以大都喜欢呆在安静的饲养环境里。

生于安乐的人,缺乏创业精神,事事安分,目光短浅。有家业可守者,多贪图享受,不善经营,更有随心所欲挥霍无度者,偌大的祖业三两年便所剩无几了。

就客家人所处的生存环境而言,几乎都是山地,地处山区,背靠山,面对山,视野狭窄。过去由于客家地区的交通十分不便,人际交往的范围非常有限,接触外界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见过大世面的人就变得凤毛麟角了。多数客家人心理内向,眼界不开,缺乏气量,不善交际,正是世代居山所形成的族群性格。

尽管如此,客家人还是少有甘愿做灶背鸡、灶下鸡的。客家人最怕别人评说自己没出息,爱护自己的名誉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因此远走他乡务工或从事手艺、担盐、贩牛者,络绎不绝。旧时,赣南客家人90%都是上广东、过福建谋生,粤东地区梅州、潮州、河源、惠州等地客家则多选择“过番”,到南洋各国去开辟新的天地。赣南采茶戏《上广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客家人外出闯荡的酸甜苦辣。

客家人素以“男人志在四方”激励自己走出大山,勇闯世界。客家男儿开拓进取的另一条通道便是读书进士,整个客家社会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客家人耕读传家、尊师重教、崇尚文化的良好风尚,更成为客家族群的主要标志。客家地区山多田少,人多地少,生存环境极为严酷,向外发展极受羁绊。科举时代,他们唯有发奋读书,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男儿的出息,莫过于金榜题名。

即使今天,客家人仍将“捏泥卵”(务农)、留守家园看作最没出息之辈,一概以“灶背鸡”、“灶下鸡”名之。

客家俗语“缸下拐”(围着水缸转的青蛙)、“缩窿拐”(躲在洞内不出的青蛙)与“灶背鸡”、“灶下鸡”语意相同。

斧头打凿凿打木

语意:借喻做事情层层落实。形容执行力到位,也指借势压人。

又作“锤打凿凿打木”。

客家人尤其善于木器制作,各地客家现存祠堂中精美绝伦的木质浮雕足以说明。作为粤赣闽客家源流区土著民族之一,亦即客家先民之一的“木客”,自春秋时期开始直至明代,均以工于做器、木艺精巧而著名。

斧头、锤子、凿子都是木匠常用的砍削工具,将木料做榫眼、穿孔、挖槽、铲削等工艺处理。木匠用斧头击打凿子,凿子受力后再将作用力形成于木头、木器上面。斧头打凿,凿又打木,承受力量的最终是木。

事情的完成、执行,除了上行下效之外,最讲究分工协作,层层负责,层层落实。一个组织的经营目标逐层分解为每个团队、每个人的工作计划后,通过人人的实施便有了工作成果,再逐级回报给上司,执行力便越发加强了,其中的偏差也当然就始终把握在可控状态之中。

如果事情办砸了,或者任务没有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那么就难免要追究起责任来。董事长追究老总,老总追究经理,经理追究主管,主管追究员工。

另一方面,把一个木器的孔位挖偏了,表面看来是凿子直接作用力之下造成的,可是再仔细一想,凿子的力来自于斧头,斧头之力又来自于木匠。由此不难看出,导致错误的首先是木匠。

此外,借势压人不应该,仗势欺人则更不可。须知一物降一物,即使厉害的“斧头”也完全被“木匠”所操纵。

打眼拐

语意:即暗送秋波,抛媚眼,眉目传情。

又作“打眼界”、“打眼色”。

拐,拐弯,改变方向的转动,在此指眼珠碌碌转。“打眼拐”本义为互相以眼神示意,引申为暗送秋波,眉目传情。比如讲“涯年轻介阵时,一看到靓妹就尽打眼拐,搞到经常心中冇安落。”

客家人向来有情有意。男欢女爱,行为上遵从约束,内心里却崇尚自由。

喜欢上谁便打个眼拐,用眼神探探对方心意如何。当彼此有意了,便频频打眼拐互抛媚眼,通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柔情目光诉说自己的衷肠。更有甚者,夫妻之间也常在他人面前打眼拐,一来表明自己夫妻恩爱,二来打消他人对自己伴侣的非分之想。现存客家山歌中,描述打眼拐传情的作品甚是丰富,今抄录数首如下:

赣南崇义县客家山歌:“同妹做工上下丘,眼拐打来丢是丢,保护龙天落大水,水打田坎作一丘。”

梅州五华县客家山歌:“客家妹子惜老公,好比红花恋蜜蜂;绑紧衫尾打眼拐,三步不离双打双。”“新做凉帽笃里穿,蓝布安唇挑带安;凉帽肚里打眼拐,眼拐打来割心肝。”

河源客家山歌:“对面妹子好长相,会打眼拐会偷郎。”

湖南炎陵县客家山歌:“莳秧莳了五条岗,郎莳田来妹提秧;妹子提秧打眼拐,郎哥牵边打杂行。”

粤西南阳东县客家山歌:“妹子头发长又多,又会打扮又会梳;又会春腰打眼界,又会偷偷来看哥。”

阎王毋着裤,鬼就会笑死

意:比喻喜欢看别人出洋相。

汉代以前,中国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概念和信仰。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中文“阎王”是梵语“汇阎魔罗阇”音译的简称,本义是“捆绑”,具体指捆绑有罪的人。阎王信仰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阎王观念,即十殿阎罗,也叫阎罗王、阎王、阎王爷。

四川大足石窟石箓山第九龛有北宋十殿阎王像,如一殿阎王秦广王豹眼狮鼻,络缌长须,头戴方冠,右手持笏于胸前;六殿阎王卞成王竖眉张口,头顶战盔,身着铅甲,束腰勒带,足踏革靴,双手于胸前拱揖;九殿阎王对等王老者形象,连鬃长髯,头戴方冠,身着长袍;双手握于袖中,怀中抱笛板……足见阎王们无不正经危坐,神情严肃。

鬼类们时刻被阎王统管着、惩处着,周身的不自在。“阎王好见,小鬼难当”,难缠的鬼类总想阎王们一个一个“出差”去,以便趁机胡闹一把。然而阎王总是恪尽职守,从不擅自串岗、离岗,让企图为非作歹的鬼类们一个比一个沉闷。

偶尔,丢三落四的阎王爷还没穿好裤子,便匆匆忙忙上班去了,鬼类们不笑死才怪呢。

眼瞅着上司、同事、亲友、尊长出洋相,不仅不难为情,反而跟着瞎起哄,这种心态实质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阿Q精神,一种精神胜利法。

当然,上行下效,还是请“阎王”们穿好“裤子”才坐堂。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冰冰郎
  • 趣闻 璇娟子
  • 趣闻 曼寒子
  • 趣闻 若雁君
  • 趣闻 和悦
  • 趣闻 思莲
  • 趣闻 小尼和小玛
  • 趣闻 旭昇子
  • 趣闻 春景氏
  • 趣闻 燕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