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俗谚说解(5)

冰冰郎

请神容易送神难

语意:借喻骑虎难下。事情进行到中途时,往往变得很难办,但迫于形势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客家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族群,民间传统信仰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既有日月、风雨、雷电、山川、土地、水火、城隍等自然神,也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兵天将、八仙等人格神;既有君、亲为代表的祖宗神灵系统,也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神灵系统,以及圣贤、英雄为代表的乡土保护神;既有佛家的菩萨也有道家的天师、真人,还有巫术、风水、八字等等。

多神便多祭祀,多请神、送神之礼仪。但凡请神,总是祭品繁多,而且丰盛,三叩九拜,几经祷祝,念念有词,又佐以音乐、歌舞,各路神明自然欢娱、赏心,于是纷至沓来。请神仪式虽然繁琐,却也邀之即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客家人俗称“小年”。是日除了祭灶以外,还有送神仪式。除了家中长年供奉的神明外,门神、井神等“家堂神”也都一并送上天。

小年日一大早,家家户户备牲礼、果品,焚香并烧金纸及甲马,送诸神上天。这一天最好是有风,以便神明乘着烟火,早刻升天去,因而又有“送神风,接神雨”的说法。

神明上天述职,禀报人间善恶。年初四为“接神日”、“请神日”,人们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

俗谚云:“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要在下午四点钟左右,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金纸、放鞭炮以示恭迎。

“请神容易送神难”所言之神,既非至高无上的观音娘娘、玉皇大帝,也不是平凡普通的紫姑神(厕神)、土地神,而是人见人怕、人见人恨的“穷神”。

“穷神”总是不请自到,更难恭送。此公既不喜欢美味佳肴,也不中意锦衣绣裳,更不偏好高屋大厦、美女佳人,甚至连好听的恭维话、奉承话也不愿听,如何敬之送之,实在是天下第一难事。

年初三俗称“三重日”,是客家“送穷”的日子。“三重日”即“生虫日”的讹音。这一天,赣南、闽西客家不进菜园摘菜,也不作其他任何采集农活,以免农作物“生虫”。

每到年初三,家家户户清扫垃圾,并焚香烧纸将其送出屋外,放在路旁,意味着“穷去富来”。赣南崇义客家称初三为“穷鬼日”,这天相互不做客,各家各户不请酒。赣南南康客家俗称年初三送穷作“送穷鬼”。清同治十一年《南康县志》载曰:“三日,净扫秽屑,盛以土畚,用香烛楮钱之属送郊野焚之,谓之‘送穷鬼’。”粤东梅州、潮州地区客家也是年初三送穷。民国二十八年《兴宁县志》载曰:“初三日,家扫尘土,盛以箕,焚香送郭外,谓之送穷。”

非客家地区的送穷日大多都在正月初六,也有正月二十九日、正月三十日的。各地送穷日虽然不尽相同,但送穷风俗的具休仪式却基本一致。

《明史·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老虎生性凶残,没有几分法力和勇气,是不可能骑上去的。一旦骑上去了,而又不能驾驭,一心想要下来,这事情就更加棘手了。

事情往往开始容易,却由于形势的转变、因素的变化,到了中途难以继续。因为无法放弃,所以只有迎头而上,以非把穷神送出去不可的精神,去排除万难,那么最后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早起三朝当一工

语意:早起多有收获。劝人惜时,鼓励勤奋。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秋当一冬。”早起三个早晨就相当于多做了一天,早起三个秋季就等于多做了一个冬天。话说一日之际在于晨,客家长者最恨儿孙晚辈“懒尸晏起”(懒惰晚起床),劝诫早睡早起之类的俗谚颇多。如“捡狗粪也要起得早”;“天下有落也要起得早”;“不怕穷,只怕朝朝睡到日头红”;“早睡早起,存谷堆米;晚睡晚起,锅头吊起”。

通过世世代代客家人的勤劳耕作,原本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的赣粤闽边区,到处是层层梯田,重重稻浪,袅袅炊烟。一个处处茅草丛生的山地,成为了客家族群的大本营。

“毋怕事难,就怕人懒”;“人勤地献宝,人懒地生草”;“勤俭粮满仓,懒惰空米缸”。客家人充满生活智慧,从众多俗语中便可轻易得到深层的参悟。

随着客家地区迅速由“地广人稀”变为“地窄人稠”,走出苍茫山地,外出谋生、创业,成为一代又一代客家人没有选择的选择。读书是另一条出路,尽管科举时代能进士及第者凤毛麟角,但饱读诗书以后,要谋得一份衙差、账房之类的活计还是不难。因此,客家人鼓励勤奋读书的谚语也不少。如“捡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天光毋起误一日,少年毋学误一生”;“读书肯用功,茅寮出相公”。

毋怕人穷,就怕志短。有志者珍惜时光,勤勉读书耕种,总是一日当成两工用。毫无理想者却得过且过,长恨时间太多,毋得天光毋得夜,日日游手好闲,最终一事无成。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冰冰郎
  • 趣闻 璇娟子
  • 趣闻 曼寒子
  • 趣闻 若雁君
  • 趣闻 和悦
  • 趣闻 思莲
  • 趣闻 小尼和小玛
  • 趣闻 旭昇子
  • 趣闻 春景氏
  • 趣闻 燕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