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川土族的“纳顿节”

笑容郎

青海三川土族的“纳顿节”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是三川土族为所信奉的“二郎神”和“地方神”而举行的祭祀盛会,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国泰民安。

“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有学者认为,从纳顿节中傩舞傩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考证,纳顿节当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一直延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结束,历时63天。

纳顿节分三个阶段进行。

首先是筹备,从清明节开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庙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选出当年七月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和“小牌头”,他们在节前负责筹集经费,维持本村社会秩序,协调生产管理(如田间用水顺序)等,节日期间则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其次是小会,节前,村民在会场搭建大型帐篷,以供安放神像和进行祭奠。节前一日大小牌头敲锣打鼓,进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动。

然后便是纳顿节的正会,它由跳会手、跳面具舞(傩戏)、跳“法拉”(巫)三部分组成。

纳顿会前一天下午要举行迎请“二郎神”的仪式,即把二郎神从庙内请进神轿中,由4人抬轿,1人鸣罗开道,沿途焚香化表,燃放鞭炮,把二郎神迎请到会场。善男信女牵羊抱鸡敬献在二郎神香案前,当牲祭摇头摆尾时,表示神将受用,随即宰杀并分给众人享用。当天下午举行的仪式称为“小会”,第二天的仪式为“正会”。

正会的会场一般设在村庄的广场或打麦场上。会场要扎一顶坐北朝南可容纳百人左右的白布帐篷,场地四角按金、木、水、火方位各立一根幡杆,场地中央为土,立一根最高的幡杆,每根杆顶系黄白两色纸做的长幡,中间那根幡杆顶部用红布条系着一个直径约50公分的大馒头,馒头下面系着很多很长的各色纸幡。至此,便拉开了“纳顿”盛会的序幕。

“纳顿”是由“跳会手”、“跳面具舞”、“跳法拉”等内容组成的民间祭祀仪式和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会手”队伍由上百人至数百人组成,队伍前导为十几至几十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最前面的几位老人手持箫管,随后数十位老人分别手执三角旗和古代兵器,最后是按辈份、年龄、军中品级排列的旗手及头戴红缨帽的锣手。会手们在锣鼓伴奏下,踏着舞步缓缓向前行进。

会手队伍每到路口或桥梁处要狂欢一番,意为“过关”。当主队与客队汇合时,锣鼓齐奏,鞭炮齐鸣,两队相互用大碗敬酒,人们高呼:“大好!大呀好!”此时称为“合会”。合会之后要“摆阵法”,如:“龙门阵”、“八卦阵”等。挥阵后举行“搭头”、“报喜”、“打杠子”等仪式。“搭头”主要是向神禀报参加“纳顿”的村庄、人数及办会的目的;“报喜”是向神报告今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也是纳顿会的开始仪式。

从各乡镇“纳顿”会演出的节目看,多以《会手》、《庄稼其》、《五将》、《三将》、《杀虎将》五个节目为主,除《会手》外,均为面具舞蹈。而面具舞蹈中最重要的是《庄稼其》和《杀虎将》,这两个舞蹈一为开场,一为最后压轴。

《庄稼其》是表演农夫教育儿子专心务农生产的情景,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体现出土族人勤劳、朴实正直的品格。《杀虎将》表演的是神通广大的“山王”战胜群妖、为民除害的传说,是风格粗犷的面具舞蹈。该舞蹈源自民间祭祀动物图腾时的拟兽舞,从中可看出,土族先民早期崇拜动物图腾的原始宗教信仰。

“纳顿”节的最后仪式是“跳法拉”。“法拉”意为神汉,是人与神的中介。神附体后,法拉代表神说话、下圣意;跳神以驱鬼逐疫、祈福纳吉。三川土族“跳法拉”是萨满教的遗绪,它保留了古东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遗风。

土族纳顿节特点十分鲜明,它是一种乡人傩民俗活动,以民间信仰为连接村落的纽带,流传历史久远,每次活动延续时间长,参与广泛等。纳顿节具有严格的组织和程序,其活动与乡村管理和生产时序紧密结合,有明显的社会调适功能。

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地方特色。特别是其中的傩戏傩舞,保存着北方民族萨满文化的残影,同时又吸收了二郎神、关公崇拜等汉文化的内容,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谐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仪礼等都富于特色。

纳顿节是人们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它所蕴涵的丰富文化信息,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源泉。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笑容郎
  • 趣闻 东洲
  • 趣闻 如曼酱
  • 趣闻 寻蓉
  • 趣闻 耀兴郎
  • 趣闻 温柔虐
  • 趣闻 语香君
  • 趣闻 年堇
  • 趣闻 涵兰
  • 趣闻 秋柳子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