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丰县、沛县丧葬风俗
温柔虐
徐州是古九州之一,位于中国南北交界之处,踞苏鲁豫皖四省,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水系发达,堪称五省通衢、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徐州各个区县都是四方来客的聚居之地,尤其是丰沛之地,多是唐宋时期由山东迁居而来所形成的本地居民和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的老移民;而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在安徽砀山县蟠龙集决口,来自古齐国、鲁国、楚国等地的人们向丰沛诸地迁徙,并在微山湖沿岸定居下来,成为了居住边外的新移民。
丰县、沛县是汉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鲁文化、楚文化等几大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交流贯通,形成了多元的丰富的文化基础。徐州地区更是受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影响深远,老子在沛县隐居10年,孔子多次来沛拜访,求学问道。
在此民族、文化、地域、宗教交错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下,苏北、皖北、鲁西南地区的丧葬习俗大同小异、别树一帜,而论其中表达形式、内容、内涵的丰富性,更以丰县、沛县为代表。此文实为丰县沛县、苏北地区乃至苏鲁豫皖交界之处最为典型的殡葬风俗。
1、送终
苏北地区的老人去世了,不能说死了,这是对死者的不尊敬,要讳言说“老了”、“走了”、“成仙”、“仙逝”、“作古”等。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旧时交通闭塞,人口流动极为缓慢,乡人大都寿终或病死,弥留之际,亲人们依依不舍,将亡人牵挂亲人。儿女们日夜侍奉,不离左右,同时给在外的子女捎话传信,催其速返。在接到此类通知后,子女一般都日夜兼程,力争与亲人生见上最后一面,若见不上面,则老人死不瞑目,儿女遗憾终生,还会被指为不孝。
当事人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通常情况下会强忍住最后一口气,会出现所谓的“回光返照”,一方面想见儿女们最后一面,另一方面要当着众人交待一下身后事,叫“托家事”。在亲属的守护下,度过弥留的时刻,这叫挺丧,亦叫做“送终”,老人也是难得的善终,这也是人们通常盼望“五福临门”中的“五福”之一。爷死舅家大,娘亡娘家大,病危之际,男的要请舅家人来探望,女的要请娘家人来问病,万一病故,好让他们知道人是怎样死的。
2、置办寿衣、棺材
在老人临终前,儿女要为老人置办好寿衣、寿帽、寿靴,俗称“送老衣”。一般由女儿置办,没有女儿的由儿子置办,有的要求寿衣要在闰年闰月缝制,取“功德润泽后人”之意;选择闰月的时候做寿衣,因为闰月的时间不多,哪年哪月也轮不到用上,间接寓意长寿,也是图个吉利。头上有帽,上衣一般为棉袄或夹衣,不能穿褂子,因褂子与“挂子”谐音,免得将儿子挂去阴间;下衣为棉裤或单裤,脚上穿靴子或鞋子。女性头戴凤冠,穿掩襟上衣。
在寿衣颜色上,大都选红、青、蓝等色,寿衣里子多选用红色,意味着后辈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忌用黑色;在寿衣长度上,寿衣袖子要能遮住手梢,忌讳袖短露手,否则,意味着后辈儿孙会衣不蔽体、伸手讨饭;在寿衣件数上,要穿单不穿双,以避免凶事成双;在寿衣纹理上,要穿平纹布,忌穿斜纹布,寓意为后辈人不搞邪门歪道;在寿衣材质上,寿衣要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可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不吉利;在寿衣穿着上,忌给死者穿皮衣皮鞋,因为皮子是畜皮,穿了怕来世变成畜生;在寿衣缝制上,寿衣不能用纽子(扣子),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只钉布带子,取“带子——后继有人”之意,如果有纽子,一定要摘下,但不能用剪刀等铁器剪掉。
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为最好,楠木为上,次用杂木、楸、椿、榆等,禁用槐木。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最孬的棺材叫“狗碰头”,指的是一种粗劣的薄板棺材,意思是野狗用头就可以撞破。
3、穿寿衣
死者断气前,家人就要帮其穿上寿衣,一则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二则说是人死了再穿,就意味着光着身子走了,到了阴间还是无衣,会沦落为孤魂野鬼。为亡人穿衣时孝子不能哭,怕泪洒尸体,引起走尸、僵尸;一说眼泪滴在尸体上,死者会留恋而不走,且不得超生。
死者临终时,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净身、整容,由死者直系子女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给死者擦净躯体,通常以“三袱子”为限,即抹拭时将布帕浸水拧干三遭,称“三把”,亦称“洗丧”:一把抹头脸;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脚腿。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4、移床
老人临终时,要将老人放在一张下面铺满秸秆的草席垫子床(灵床)上,一起移至正厅内,农村称“堂屋当门”,搬出正厅内所有家具装饰,只留下这张床,床顶后墙。老人的头朝门、脚朝里,在老人临终的最后时刻口,将床前移,称为移床。移床的目的是让老人故去后能顺利走出家门,灵魂早日到冥府安息,免得滞留家中不得安宁。等成殓完毕、将死者放进棺材后,灵床就要被翻过来丢弃在外边,活着的人不再在这张床上睡觉,民俗认为不祥。
5、指路
指路,俗称喊路,也叫喊魂,这个风俗只有边外有,意为让亡魂升入仙界,也是告知乡里亲邻老人去世消息的方法。老人死亡后(丰县、边里俗称“倒头”,边外俗称“咽气”。),死者的长子(长子不在由长子孙,长子、长子孙都没有,由其它儿子或女儿)手持一称杆,站在门右侧,指向西南方向,边喊三声“爹(娘),您顺着大路向西南!”本地风俗只要死者还有一丝气,绝对是不能动哭声的,认为哭不吉利,只能在尸体摆放停当后,全家举哀,放声恸哭,用瓦盆作纸盆,于死者头部的供桌前面烧上第一把纸,许多地方叫烧“引路纸”,本地俗称“倒头纸”。人们认为烧纸就是给死者送钱,以此祈使死者带够买路的银两“盘缠”,好顺利去西天成仙。
为什么人死后往西南而不是往东南、东北、西北等其他地方呢?因为天地的四面八方分为四道,东南为禽道,西南为神道,西北为兽道,东北为鬼道。祖辈相传,西南是佛祖居住的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唐僧不辞千辛万苦往西南方向的天竺(今印度)求取真经,其原因也正在此。凡人死后,人们普遍的愿望是死者能“回老家”、“上天堂”,由此人们便盼望故去的至亲之人奔向圣地,并尽力为故者指引通往圣地之路。
6、小殓
死者是男子,把灵床停于正寝;死者是女子,则把灵床停于内寝(即室内冲门或偏右之地)。人死后,要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裱纸或白纸把脸盖上,俗叫“苫脸纸”。一说是因为人死后脸色会变得难看,怕亲人伤感或害怕,用“苫脸纸”遮住;一说是观察死者是否假死,若是假死,气出纸动,还可抢救复生;还有让死者安息之意。只有死人才能用纸把脸盖上,因此,人们非常忌讳活人用纸盖脸,怕惹来不祥。
人死后含物的礼俗古已有之,古人曰:“以玉实死者口谓之含”,《后汉书·礼仪志》载:“帝崩,口含以珠”,历代帝王、贵族均用此礼。当然,中国礼仪有不能过格的传统,非帝王将相不能越礼,这是封建等级观念。人刚咽气,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人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人死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或挂在耳朵上(男左女右),防止溜入腹内,待盛殓时揪掉红线。这种做法一是钱为宝,叫“口中含宝”;二是辛劳一生,最后带走点“落头”;三是投胎脱生,有了“噙口钱”则来世不受穷。有的地方是用一块银质的小鱼,叫做“噙口鱼”,意为“含人”(人与银谐音)。
尸体停灵时,要用苘绳缚住死者的双足腕,俗叫“绊脚绳”。传说,“停尸”期间,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死人会突然站起来,碰上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放手,叫做“死不丢手”,非常吓人。所以,要用苘绳绊上死者的脚,到大殓盖棺时再解去,不然亡人在阴间就不能走路。
亡人已逝,要包一包麸子放在死者左手中,把一串用线串起来的小面饼塞在死者右手里,曰“打狗饼”,小饼个数与死者年岁相等,同时念歌:“走到蚂蚁山,麸子撒两边。走到恶狗山,饼子撒两边。”使死者在去阴司的路上一路平安,不被蚂蚁啃噬尸体和被恶狗咬。还有的地方在死者手里要攥块馍馍,意思是在黄泉路上有饭吃,来世不缺口粮。
在灵床前放一张四方桌作为供桌,桌子内靠死者头部右侧放谷草(隐身草)一束,谷草的根数跟死者的寿数相等。过去传说,人死后“魂”就离开了身体,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只觉得很轻松,就到处游玩,为了使他玩得愉快,暂时不让他看到自己的遗体,就用这些谷草隐藏起来;另一种说法是,人死后两天以内鬼魂还不让进“阴曹地府”,在阴间也不能胡游乱逛,又不能附体,所以要铺上“隐身草”让他暂时藏身。
在供桌上要放上供品食物、弓、箭、瓦、三个用面捏的小鸟、燃香烛及一盏小油灯(长明灯),供品食物是给勾魂使者黑白无常打尖用的和给死者走在黄泉路上享用的,弓、箭、瓦、三个面小鸟的用处在发丧一段中另有叙述,灯是为死者去阴曹地府路上照明用的。
在供桌底下放一个瓦盆,盆底居中钻孔,死者有几个儿子就穿几个孔,称为“牢盆”,临发丧的时候由长子摔碎。另在牢盆内放一个小陶罐瓶子(蜂蜜罐、倒头罐),内装煮熟的面条,瓶口用三张小烙馍覆在一起正好盖住,插筷子一双,名为“阴阳瓶”。因为死人和活人不一样,活人用筷子进食很方便,而死人已脱离躯壳,只有灵魂飘游在冥界,不再能自如地使用筷子,所以,只有祭品的碗盆上面才竖插筷子,本地吃面条最忌讳筷子插在碗正中。
尤为注意的是,派人购置牢盆、油灯、倒头罐时不能讲价格,卖主要多少钱,丧家就付多少钱。
7、启丧
一旦亲人逝世,会请派几位在村上有威望、有能力的人担任大老执,丧葬之事由他料理,帮忙者由他分配指挥,负责葬礼期间的各项具体大小事宜。再指定个账房先生,租借灵棚、圆桌子、板凳,买火纸、白麻布;全村的妇女们帮忙做孝服、,请人扎纸扎、找掌勺主厨的大师傅、买菜买酒水等。俗语谓“孝子头,满街流。”此时重孝子请人操办丧事都要先给人磕头,被请的人到家后,全家人都要磕头,然后才能商量事情,主要是商定发丧的时间。
首先在大门外放一纸胡同,即一根玉米秸棒上部夹系着一摞火纸,火纸的张数与死者年龄相同,其位置是男放左侧、女放右侧。若两位尚有一位健在,要用长裱寸纸条在两个门扇上一左一右对贴成“/ ”形(死者为男)或“ /”形(死者为女),若两位均已去世,要贴成两个“×”形,俗称“封门”。
再在死者灵前搭丧棚,上有起脊棚顶;棚与堂屋门之间挂一秫秸箔隔开,秫秸箔两边悬挂着用白纸黑字书写“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等样式对联,横批一般是“当大事”或“祭之以礼”;秫秸箔正前方放灵桌,以便放置神位和祭品;两面围成墙形,晚辈亲属在两旁跪棚谢客。当今照相技术普及后,灵桌上又放死者放大照片。
子孙满堂、寿终正寝的,徐州人称作“喜丧”,在扬幡动乐、披麻戴孝的仪式中,确也升扬着一种隆重与庄严的气氛。是否动乐,视情而定,如是喜丧,便要花钱请喇叭乐手和戏班子。所奏曲目多为《四平调》、《到春来》等。如果同时一地有两户办丧事,又相隔不远,两个喇叭班子便比着吹,比着唱,总想比对方演奏得好。
8、破孝
老人去世后,直系亲属要立即换穿孝褂子,主要参加丧礼的人,即五服以里的人,均需按亲疏远近分送相应的孝服,本地俗称“撕孝帽子”。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大户人家,按全额分给,如服齐缞的,必须按齐缞用布分给所有服齐缞的人,但农村平民百姓没有这种能力,只给至亲如闺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侄子等分孝服,其他人只给一顶“孝帽”,这就是“撕孝帽”的由来。
披麻戴孝的孝帽孝褂子是按身份做的,孝褂子不可随意穿戴,必须按约定俗成的规矩穿戴,如果穿戴错了,会遭到亲朋的强烈指责,甚至会引发矛盾纠纷。死者的儿子、儿媳和女儿头戴口袋式束顶孝帽,用白绳系住,帽侧用线钉着一撮棉花,男左女右,俗称“棉花羽”,意思是堵耳眼,不闻他事,专心守丧;脑后垂有约1.5米的孝布,俗称“孝袜子”;身穿孝袍子,即掩襟白色大褂,长及膝下;腰束孝绳,左侧有一茼绳吊着拖到地上,谓之“拦腰绳”,俗称“搭拉绳”;脚穿孝鞋,即穿全白素鞋或用白布把脚包起来,用苘绳在脚腕处系住。孙子辈的男性戴个白孝帽子,重孙辈的男性在白孝帽子顶角上再钉两块红布条,玄孙辈的男性帽角红绿布条都钉;女性晚辈则统一用一块白布包头,俗谓“孝手巾”。死者亲侄儿的孝褂子钉蓝色带子,死者亲外孙的孝褂子钉黄色带子,死者亲孙子的孝褂子钉红色带子。